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电影文化口述历史理由探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727 浏览:157333
论文导读:

在全新的社会历史形态下,口述史研究和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电影这种特殊的文化产业而言,口述史工作的开展和研究必须要保证的便是被采访对象与电影内容经历者、资深电影从业者之间的同一性。
从历史的纵深来看,电影艺术蕴含了从其诞生、发展、传承、创新、繁荣直到如今的百年历史沉淀。通过口述历史的策略对电影艺术进行历时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呈现电影发展变迁过程中的内在缘由和当今发展形势下的历史渊源;而通过对电影的共时的研究,我们则可以获悉其电影艺术在当今社会意识形态下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关系构成。因此,笔者认为:运用口述的策略对中国电影文化形态的历史研究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下的共性和统一。

“口头传统(oraltradition)”长久以来都是电影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1]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不论是西方还是国内的史学界都对口述史的民间性有着普遍认同。汤普逊说:“口述史使英雄不仅来自于赫赫有名的领袖,也可以来自默默无闻的平民;它把历史引入群体,同时也把群体引入历史。同时,口述史也向某些历史的假设和公断发出挑战,对曾经被忽视的实质性群体重新认识”。[2]箐舜于1986年在《西北大学学报》第3期刊文介绍了汤普森“人民的历史”的口述史观点,强调“自下而上”的史学观念,构建“人民的历史”。[3]1987年5月6日,杨立文刊文指出,应当沿着“人民史观”来提倡口述史学,认为提倡口述史学以推动史学的变革是世界之大势。[4]因此,笔者认为:民间化和大众化应当是文化产业风生水起的今天口述史研究的显著特点。而这里的民间化和大众化指的是人民大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艺术的自觉传承与发展,从主体到过程都强调“非英雄主义”的平民阶层。
文献资料可以记述电影发展的脉络,可以塑造电影中的文学形象,甚至描绘影片场景。但是,这些文献资料并不能十分完全的表达、展现一门艺术,尤其是电影这种视肢体语言为生命的艺术形式的全貌。有时卷帙浩繁洋洋洒洒数万字,尚不及几分钟的录音亦或是录像给人的直观感觉来得更加真切。“它赋予历史学一个不在与书面文献的文化作用相联系的未来。它也将历史学家自己技艺中最古老的技巧交回到他们手中”。[5]正如荣维木所说的,口述史学“能够生动地再现历史”、“能够弥补史书记载的不足并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启迪”和“生动的表现出社会心理的发展过程。”[6]正因如此,史学界应当扛起口述历史的大旗,投身于电影文化的历史研究工作当中,以期通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电影人、亲历者的人生轨迹来追本溯源,窥探历史之一

二、力图借此来弄清电影“人生经历背后的思想动机以及人们历史意识的变迁过程”。[7]


历史学本身就是一门从发现、考据、理解再到进一步解释和推断的过程,其本身就具有“诠释”的特点。[8]伽达默尔曾说:“对于历史科学来说,其实并不存在任何历史的终结和任何超出历史之外的东西。因此,对于世界史全部历程的理解只能从历史流传物本身才能获得。……本文的作用由本文本身才能理解。所以历史学的基础就是诠释学”。[9]口述历史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它当然具有历史学所共有的“诠释”的基本特征,而且口述历史更加侧重的是将历史学的诠释学的基本特征的实践化。因此,笔者还认为:口述历史是一种凌驾于历史学理论与诠释学实践的过渡性学科。采访者运用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学基本常识以及开展口述历史工作前的计划安排对被采访者提出理由,进行有益的引导,这本生就是采访者自身将历史学理论进行基本理解诠释后进行的实践过程;被采访者向采访者所表达出来的也同样是自己亲生经历的一种再反思、再认识、再诠释的实践过程。我们进行的电影文化的口述历史研究受访人必定具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和厚实的人生阅历,但他们不是历史研究者,他们在访谈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语不搭调,亦或是前后倒置、张冠李戴等理由,这些都需要研究者在将录音翻译成文字后进行进一步的诠释、整理,使之语句通畅、条理清晰而又不失受访者原义。陈三井先生曾说:“最麻烦的是事后整理访问稿的工作。这并不是受访人一边讲,访问人一边听写记录就行了。通常讲话是凌乱没有系统的,往往前后不连贯,甚至互有出入的。访问人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加以重组、归纳和编排,以去芜存普,遇有人名、地名、年代或事物方面的疑问,还必须翻阅各种工具书去查证补充,最后再做文字的整理和修饰工作,可见过程繁复,耗时费力,并不轻松。”[10]

论及对于电影艺术文化进行口述历史研究的作用,笔者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电影在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所向大众展现出来的是社会底层民众的呐喊和心声,是“人民的声音”,在这个舞台上所展现出来的东西,从人物、剧情、演员、观众到剧作者乃至导演,无不是电影从业者结合百年来的历史传承所发出的呐喊。它所向我们传达的是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的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渴求,它是一门人民的艺术。沈固朝说:“进入17世纪以后,西方历史著作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趋势逐渐明显,文字档案成为主要的史料,以后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历史学成了以杰出人物为中心,以国家政治生活为线索,以文字史料的批判和考证策略为主的职业活动。”[11]确实,以往的历史由于政治的因素,往往反映的是大地主、大者或者英雄人物事迹,翻开厚实中国古代的历史,俨然就是一部绵延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史、个人英雄史、战争灾难史,偶然间涉及到普通民众也必定是研究对象的衬托背景,一笔带过。而我们要做的口述史就是人民大众的历史,就是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历史。所幸,数百年来形形色色的社会百态并没有因为史家言官的轻视而消散,它们尽数通过电影等艺术再度复活,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电影行业者的口述将这一人民的艺术转化为人民的历史。
再者,社区史一直就是口述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社区,我们可以大致地定义为有共同身份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或居住在同一区域,或属同一种族,或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或同属有组织的无党派人士,或有相同的职业。[12]对于社区的口述历史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口述史学的文化内涵,而且可以为口述史学的推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群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ywhlw/lw47783.html上一论文:有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壮乡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