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752 浏览:143279
论文导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几千年来沉淀的精华即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成教材。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理由,亟须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理由入手,多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现实作用,最后阐述了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1674-4810(2014)23-0032-02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等条件下人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民族风貌的华夏民族文化。其中,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包含许多有价值的内容。随着世界经济化、全球化以及政治化步伐的加快,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理由,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因此加强高校优秀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由

1.教育内容空泛,过于注重形式化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是在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无法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一直被灌输思想、知识,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和吸收,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表面的形式化。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激发学生兴趣以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内容,导致了教育的空洞性以及形式化。关于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活动,教育者只是要求学生上交思想汇报即可,并没有深入考察学生的真正体会以及活动的价值实现与否,导致许多学生为了应付需要上交的作业上网搜集思想汇报内容,使政治教育成为一种形式。

2.认知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知行统一”,儒家文化的代表人孔子不仅重视知识的来源与探究,同样重视知识的行的价值,强调学与行的统一。在中国古代的《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所重视的笃行精神。而现在高校只是开展理论知识的基本教学,忽视了实践的价值。导致当前大学存活在诸多方面的理由,如大学生考试、论文抄袭、虚报贫困证明等。其中所折射的诚信理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所一直贯穿讲解的内容,“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然而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目前状况呢?中国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然而为了应试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内化为本人内在的品质。

3.西方化、全球化冲击严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逐渐加大。有些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大时,就会出现一些诚信缺失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弄虚理由,如伪造学位证、大学英语四六级证等。随着全球化的加快,世界正在朝一个相互联系的方向发展,中国政治、文化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政治与文化的强烈冲击,导致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价值取向发生重大的转变。重利轻义、利益为上的经济化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道德品质恶劣、急功近利。西方的政治化思想也影响着中国的大学生,导致中国部分大学生政治思想不坚定,根基不稳固,容易发生思想动摇。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现实作用

1.丰富、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及理论性知识只会让学生无法把内容内化为个人的品质。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所沉淀出来的精华,包含着各种内容,这些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道德观,同时指导着学生摆脱迷茫,重拾斗志。如爱国主义是中国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爱国主义有关的名人事例和诗词,如岳飞的精忠爱国事迹和他的《满江红》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人士奋勇向前、不畏困苦。反映为人处世的传统文化,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等,对现在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来讲都非常有教育价值。在孔子《论语·为政》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然而,今天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而大学生如果不讲诚信,那么不仅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同时也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2.有利于大学校园与社会的衔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

当前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而素质绝不仅仅是技能、知识,同样需要良好的道德品质、诚信品德以及高尚的人格情操。传统文化中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以及如何适应环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百善孝为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告诫我们为人处世之哲理,同时也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高校在培养专业性人才时,如果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内化为学生的个人品质,那么不论是找工作,还是进入社会后的接人待物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礼”,“克己复礼”“礼尚往来”等都为从校园步入社会奠定了处世之哲理。

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由于受到当今社会各种诱惑以及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以及媒体不负责任的广告,导致许多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着变化。在当前社会各种诱惑以及各种观点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大学生网络成瘾、享乐主义以及唯利益主义至上等现象,心理上同时也出现各种不正确的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三十而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都是激发人们奋勇向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人生态度,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ywhlw/lw36452.html上一论文:简论印第安文化在杂糅空间中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