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浅谈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331 浏览:122502
论文导读: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政治教师和教导处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这支队伍的文化素养水平亟待提高。为此,我们采取培训加自学的方法,经过几年的努力,总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此外,我们还借助专业教师的力量,如安排语文教师、美术、音乐教师做传统文化学习的辅导答疑老师,既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又能充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最悠久的文化,它在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曾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起过重大的作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当我们进入新世纪时,由于“唯经济主义的价值取向”的泛滥成灾,迫使我们深入思考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理论和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借鉴,通过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传统资源,是实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境界

传统文化的根本精华之处是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放在一起综合平衡,也就是说要把和谐放在首位。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无为”、“忘我”,都强调把人的品性与天地合一,进而趋向于至善至美。正确理解传统文化思想,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从大处看,能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执行国家大政方针的自觉性;从创建和谐校园看,有利于改善同学、师生、软硬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自身修养看,有利于加深对和谐美的认识,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适应,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和缺憾。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和精神家园意识

文化生存不仅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首要前提条件,而且还蕴涵着它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深刻的民族自尊精神,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同仇敌忾精神,文天祥的“但令身后死,随力报乾坤”的爱国情怀等,都曾唤起一代又一代国人为了保卫祖国、捍卫主权而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诗篇。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对于西方发达国家鼓吹的“主权过时论”和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一定会论文大全www.7ctime.com
引起强烈的警觉。

3.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水平

在传统道德教育中,“仁者爱人”是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在“天人合一”、“仁者与万物同体”哲学思想下,形成了一套规范的道德体系,概括地讲就是忠、孝、仁、义。对此,要内化为人格修养的道德意识,外化为实践道德的行为。在“以德治国”旗帜下构建精神文明的今天,让学生受到这些优秀的传统道德的熏陶,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鼓励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1.用“人本”思想培育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包括物质、政治、业务、文化等各方面的保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公平和平等的条件下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得到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2.用“诚道”思想教育学生做人

不可否认,由于受社会上各种利己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很多不讲诚信的现象,如抄袭作业、考试、学生证买过后就以丢失为名申请补办等。有些企业也反映,近年来招聘的毕业生因诚信不足而导致再次失业的现象很多,这说明诚信教育亟待加强。因此,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品德修养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走向成才、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必须帮助学生把好这一关。

3.用“中庸”思想指导学生处世

中庸思想是指“过犹不及”、“无过无不及”,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中职学生来说,中庸之道不但适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对将来在社会上的为人处世都将大有益处。如在接人待物、文明礼仪方面会做得恰到好处,在遇到有不同意见时能求同存异,在困境中能坦然面对,在顺境中不盲目乐观,使轻狂者能变得稳重,悲观者能增强信心,使自己从容地面对学习、生活、现在和未来。

4.用“礼”规范学生的行为

“礼”是中国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等。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今天,我们强调学生以“礼”为规范的个人修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增进人际交往,营造和谐氛围,而且能促进社会整体文明水平的提高。

5.用“和”指导学生求同存异

要教育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用“和而不同”的原则对待和处理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各种矛盾,这不仅是创建传统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原则,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后正确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途径

1.在专题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意识

开展传统文化的专题教育,是提高学生认识的关键环节。近十年来,我们开展了《中职学生传统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素养》、《学习传统文化创建和谐校园》、《传统道德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修身养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等专题,对提高中职学生的自我修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2.创建传统文化氛围

为此,我们开展了读书、交流演讲和社团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四书五经》、《老子》、《孙子》等经典名著和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并以班级、小组等不同层级开展学习体会和有收获的交流活动,指导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活动,让学校出现了创建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

3.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政治教师和教导处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这支队伍的文化素养水平亟待提高。为此,我们采取培训加自学的方法,经过几年的努力,总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此外,我们还借助专业教师的力量,如安排语文教师、美术、音乐教师做传统文化学习的辅导答疑老师,既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共同推动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