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效性路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036 浏览:146216
论文导读: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实践者、创造者。二、实现传播内容通俗化要让人民群众成为主动地传播者,就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让人民群众喜欢听、看的懂、用的上的理论。这也就是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化什么”的理由,也就是传播视域下的传播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过程中,依赖于传播内容的通俗化。传
摘 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终目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本文沿着“谁化”、“化什么”、“怎么化”、“给谁化”这一思路,就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效性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 实效性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战略任务之后,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断向大众传播普及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在推进马克思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化”的过程,也就是“谁化”、“化什么”、“怎么化”、“给谁化”这四个步骤,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传播客体。在当前,由于对这四个环节没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未彻底普及。因此,有必要对传播过程中这四个环节进行层层改革,优化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程度。

一、实现传播主体“主体间性”

“马克思大众化”要想说“大众话”,首先就是要搞清楚是谁要说“大众话”,也就是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主要以党政机关的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和专家学者,由于这些传播主体受知识水平、个人素质等方面条件的影响,大众化程度不够。因此,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传播主体就必须实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传播主体不仅依靠专家,更依靠普通群众。通过确立人格平等的人民群众传播主体地位,调动基层群众学习积极性,让人民群众不但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学习者,更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实践者、创造者。

二、实现传播内容通俗化

要让人民群众成为主动地传播者,就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让人民群众喜欢听、看的懂、用的上的理论。这也就是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化什么”的理由,也就是传播视域下的传播内容。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过程中,依赖于传播内容的通俗化。传播内容的通俗化就是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以大众化的表现形式,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实例,使理论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要、变死板为生动,使之适合人民大众的口味。比如在革命时期,用“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打土豪,分田地”阐述了中国革命道路;在改革开放之后,提出的“小康社会”,到“三个代表”,再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直到现在的“中国梦”。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12字方针“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等这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通俗化,也就是传播内容的通俗化。

三、实现传播媒介多元化

媒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主客体之间交流互动的桥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与深度。
当前,传播载体不仅包括报纸、电视、杂志、广播、书籍、电台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而且还包括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与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迎合大众的接受口味,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把马克思主义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中。比如通过艺术形象传递价值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高质量的文学艺术作品、电影和电视剧中,使大众在欣赏这些作品时潜移默化地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策略。

四、传播客体层次化

所谓传播客体也就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大众化理论传播的目标之所在,是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和实现的前提条件,离开了传播客体,传播活动也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
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充分尊重受众的发展需要,注重受众的主体选择,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比如在延安时期,针对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和战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从启蒙教育抓起。在各村、各乡小学校内或小学外,建立民革室、救亡室、俱乐部等一类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心。而对于“文化人群体”,主要是通过参加革命实践和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开展整风运动进行思想改造。新时期,我们同样也可以对传播客体进行分层次教育。对青年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相结合;对于老人而言,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直观、实时地报道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传播的实效性。
在新形势下,多元意识形态的激烈冲击,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与挑战,这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理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持续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认知水平,真切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拥护党的领导,支持和谐社会建设,这对稳定国内环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2].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wlllw/lw34124.html上一论文:阐述新媒体图像社交平台的社会传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