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三个关键点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00 浏览:16091
论文导读:内生发展状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宗教传播模式;宗教式内化;公共空间[]A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理论,是一种精神武器,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物质武器,从而变成强
[摘要]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要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渠道,推进其传播,需要对传播理论和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而研究各种成功的传播模式,无疑是改进传播方法的一条捷径。研究同为精神信仰的宗教之有效传播模式,再反观我们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助于发现其中的短板与有待完善的环节。梳理宗教传播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宗教传播总是先通过提供物质和精神服务吸引人加入“组织”,再将其纳入小团体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宗教教诲,强化其宗教使命感,尤其注意将教义化为可感知的存在以便于人践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尽管我们不能把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传教布道相提并论,但同为精神传播,二者在传播特性上有某种相通之处,批判吸收宗教传播经验,时代对大众的神圣性精神引领是马克思主义成功传播的重要一环。汲取前辈成功经验,当前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三个关键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要有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即刻付诸实践并有望见到效果,因而愿意接受、真实通俗、鲜活管用、能吸引人的鲜明旗帜,实现理论创新,让人“信”;二是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掌握群众的教育方法,通过不断地精神内化使人自觉追求并为之奋斗,让人“仰”;三是要将理论变成物质力量,通过党员的示范作用、广泛的社会参与,以获取社会资本,与大众互动共进,在活动中让人“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入内生发展状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宗教传播模式;宗教式内化;公共空间
[]A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理论,是一种精神武器,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物质武器,从而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鉴于现有研究多是从理论创新、新闻宣传方法“三贴近”等角度切入,或停留于认识层面缺乏对有效传播路径的探讨,或就宣传说宣传缺乏系统性及思想深度。笔者认为,作为精神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得到进一步拓展,需要对传播理论和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而研究各种成功的传播模式,无疑是改进传播方法的一条捷径。研究同为精神信仰的宗教之有效传播模式,再反观我们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助于发现其中的短板与有待完善的环节。本文拟通过梳理宗教传播方法给出其模式框架,以我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为佐证,说明可以从信仰特性角度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并据此找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键环节,提出对策建议。

一、宗教传播模式研究

目前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宗教信徒,他们分布在全球各地。宗教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并对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基督教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最多的宗教,在科技经济发达的多族裔移民国家美国大行其道,美国人都以基督教教义作为自己和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成了其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对美国及其建国之前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宗教传播活动予以解析,可以发现宗教传播的许多规律。
我国著名宗教与法治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澎在《宗教与美国市民社会》《美国宗教团体的社会资本》等著述中对美国基督教传播进行了多角度解析,系统梳理其相关文献可以概括出如图1所示的宗教传播基本模式。

1.成为社会资本基地

(1)社会服务中心。在美国,许多民众走近宗教组织、参与宗教活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会作为社会资本的最大占有者和重要的社会网络中心,有着社交技巧和规则之孵化器的作用,是获取社会资源的最佳途径。在宗教活动中人们可以学习演讲、组织活动、协调关系和承担责任,有助于其扩大社会交往范围,以获得更广泛的非正式社会关系与更多的工作机会。
(2)宗教服务的精神中心。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教会组织很是关注人本身,关注人的生存与处境,注重从精神感情上满足人们的交往需求、尊重需求与认同需求,缓释其精神压力,增强社会联系。其重要方式是让具有相似背景和兴趣的人们借助教会相识进而组成各种小团体,定期聚会,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讨论他们的价值观,传递爱心论文导读:
,使他们不会因与朋友熟人相隔绝而感到孤独,进而对这种关系密切、充满热情的社会小团体产生依赖。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加入教会就能把自己同社会联系起来,从而得到温暖和帮助。

2.构建市民社会

人人享有“上帝赋予的不可剥夺的自由和权利”,是各派教会争夺信徒、争取自由发展的共识,而各派教会的竞争发展又使之得到广泛传播。这为市民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教会通过在内部发展管理制度以及成功地组织宗教活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演习和培养了市民社会的要素,塑造并发展了市民社会的思想观念,构建了市民社会的雏形。
一是教会通过各种委员会和工作组开展社会救助、举办宗教讲习班等社会服务,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使其成员得以控制和影响自己所生活的小环境,同时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7ctime.com
扩大教会在社区中的影响力。二是教会鼓励人们在对信仰和价值观的传播中表达自己的宗教虔诚,这样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三是宗教提倡行善,那些经常参与宗教活动的人往往很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感。在美国,宗教组织是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发展的基础,也是美国市民社会稳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具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组织。

3.进行公民教育

美国政治学家肯尼思·沃尔德在谈到宗教对美国民众的道德影响时说,“教堂是公民美德的孵化器”。长期以来,宗教作为公共生活中的声音,在塑造个人品格和美德、为大众提供道德准则、促进社会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应当指出,马克思主义与宗教虽同为精神信仰,却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理论,而宗教则只有故事、没有理论,为科学所不容;马克思主义是基于真理的一种信仰,其目标是现实的、可以实现的,而宗教是基于愿望的一种信仰,其信仰是无法兑现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消除世界上一切不平等现象只有一条途径,即消灭私有制,而宗教则认为只要人人弃恶从善,则人人都会进入天堂。总之,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心的是人类现实的解放,而不是天堂里虚幻的自由,马克思主义既不信神,也不信任何造物主,主张人类解放全靠我们自己。而宗教是对神的信仰,它倡导忍耐、服从、“来世”憧憬,有超自然、超社会的性质,具有非理性和盲目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不能把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传教布道相提并论、把员与宗教信徒相提并论。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成功传播,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真理性征服了中国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办事,是人们源自内心认同而产生的自律。正如恩格斯所言:理论在一个地方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个地方对于理论的需要程度。当前我们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最根本的是理论创新,同时辅以适当的传播方法,以宗教传播为镜鉴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更完善、更有效——经过近百年马克思主义洗礼的当今中国,虽然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宗教的消极,但又不得不承认宗教传播的有效与成功。

三、当前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键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努力实现社会公正,践行马克思主义,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通俗化,在实践的基础上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精神信仰传播的角度讲,有三个关键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要有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即刻付诸实践并有望见到效果,因而愿意接受、真实通俗、鲜活管用、能吸引人的鲜明旗帜,实现理论创新,让人“信”;二是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掌握群众的教育方法,通过不断地神圣性内化使人自觉追求并为之奋斗,让人“仰”;三是要将理论变成物质力量,通过党员的示范作用、广泛的社会参与,以获取社会资本,与大众互动共进,在论文导读:某种意识形态要获得统治地位,不是靠政治权力,而是靠它在社会生活中所拥有的话语权。该意识形态不仅要反映社会生活,还要通过特定的语言系统,对人们的生活认识和社会心理进行“过滤”与“反哺”,以规范社会生活。要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内化为引领人们的精神寄托和行为标准,需要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
活动中让人“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人内生发展状态。

1.以道德为基础,抓取官民信仰的契合点。让人“信”

信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相信,是自觉自愿地无条件地接受、崇敬和追求。信仰决定着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一切精神和行为的准则。有了信仰,人才能从本质上认识自己存在的意义。信仰能激励和督促人为心中的目标而努力,为民族国家的存在发展提供根据与动力,是社会成员达成共识、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国家信仰以个人信仰为基础,是个人信仰的整合与代表,如果国家信仰不是个人信仰的集中体现,就会失去引领公众的功能。
在全球化、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21世纪,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解决中国人的信仰问题,需要集合与反映个人信仰,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信仰创新,为现阶段的中国提出一个简洁明了、易于大众接受的、体现社会发展共识的主题词,这个主题词要体现民众愿望、时代特点,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比如能够体现时代最强音的主题词“和谐”,其内涵相当丰富,很有包容性,将其提到全民信仰的战略高度、作为旗帜,用以凝聚各族中华儿女的意志,在和民间及国际社会都有接受认可的基础。2002年11月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2005年4月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时进而提出,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关怀和价值思考。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一种和谐共生精神,在我国民间,“天人合一”、“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说法,都体现了一种对平等、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在西方文化中和谐观念也有深厚的思想根源: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个明确地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社会领域,从而产生了和谐社会的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提出了新的无产阶级的和谐社会思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共同追求,相信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必将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回应。总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支柱和方法论基础,提倡“和谐”理念,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结合当今国情、与世界发展主题相呼应的产物。高举“和谐”大旗,能够满足国内各方面的需要,得到社会广泛的支持与认可。所以,以“和谐”为旗帜统领社会思想,有助于在全社会构建整体性的共同信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2.以宣教为手段,把握统领民众的作用点,让人“仰”

在与社会整体需要相结合的基础上,将信仰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之后,还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掌握群众的教育方法,以通过不断地神圣性内化使人自觉追求并为之奋斗,让人“仰”。
某种意识形态要获得统治地位,不是靠政治权力,而是靠它在社会生活中所拥有的话语权。该意识形态不仅要反映社会生活,还要通过特定的语言系统,对人们的生活认识和社会心理进行“过滤”与“反哺”,以规范社会生活。要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内化为引领人们的精神寄托和行为标准,需要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通过宣传让人知晓,通过解读让人理解,通过认同让人遵从。
一要切实关注社会成员意识,把握大众需求的真实性和现实性,让马克思主义潜入人们的心灵和思想深处,并作为人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稳定下来、延续下去。从价值主体方面讲,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是主体对社会上的各种价值信息予以反映、遴选、整合和内化的过程。其间,人们会根据自身独有的情感倾向、思想构成等特性,主动对外在价值观信息进行解读,然后才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所以,要针对社会公众意识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7ctime.com
论文导读:
当前,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整体推进的同时,尤其要针对一些模糊认识和混乱思想作重点宣讲,高度重视人们的利益关切,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关注大众需求,科学解答大众困惑,对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和切实的解决,解疑释惑,排忧解难,使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

一、真理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在满足群众需求中实现理论的价值。

二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依据现实环境,分析民众心理预期、价值趋向,进行人群划分、需求分析,围绕人们的需求提供服务以吸引人接近,同时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发生影响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结合人们的各种关注点、兴趣点及生活实践挖掘典型事例,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和使用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对深奥的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和阐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朴素道理,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生动表现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由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通过理论工作者与公众的对话交流、专业的理论教育与感性的榜样示范相结合,使公众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双向互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反映和包含了群体中个体成员的愿望和要求,是个体成员实现自己合理意愿的保障,是在为实现个体成员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方向与公众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其合理性得到理解和接受,因而会内化为公众意愿,成为公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双向互动传播在使受众的态度于“对话”中被影响、被改善、被强化、被塑造的同时,还可获取大众最真实的信息反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大众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适,从而主动适应实践发展与大众需要,在此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以活动为载体,激发民众参与的兴奋点。让人“行”

要将理论变成物质力量,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带领民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为民众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还要通过党员的示范作用、广泛的社会参与,以获取社会资本,与大众互动共进,在活动中让人“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入内生发展状态。
一要注重党员引领意识和引领能力的培育。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唯有把理论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率先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辐射社会,引导大众接受、认同和信服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如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所言:说话人的品格是一切劝服的手法中最有说服力的。与前面所谈基督教传播相似,佛教也很重视传播——借讲经、布道普及其理念。佛教自印度进入中国后,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将“修身”、“正己”作为对信徒的要求。佛教的“自觉觉人”、“自度度人”与儒学的“必先正己,而后正人”在这里融为一体。就马克思主义传播而言,其各级传播者必先“自觉”而后才能谈到“觉人”;必先“自度”,而后才能有资格“度人”。现实的情况是,不少传播者——一般是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既未“自觉”,更未“自度”,就以“布道者”的身份在那里“讲经说法”,如此“觉人”、“度人”,其效果可想而知!党员干部权威性强,影响面广,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和领导骨干,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负有重要责任,其一言一行都会被看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种阐释,只有他们将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信仰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实现人格行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的高度一致,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传播、真实践,才能以其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力量在传播中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从而促进大众的理论内化。从受众心理来讲,领导干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格化,群众才不会产生认知障碍,才能加速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与认同。
党员干部要注重自身对大众引领意识和引领能力的培育,除了在日常言行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以外,还要以党的组织活动为载体,注意以积极的方式展示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关爱,比如在贫困救济、社区发展、预防犯罪、发展文教、保护妇女与儿童权益、老年人服论文导读:植可发挥积极作用的意见领袖,使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发挥示范作用,促进人际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入内生发展状态。首先,我们的宣传要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在市民社会层面展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使其进入民众精神生活领域,浸入人们的心灵,为其提供一种身份的认同感和根基感、归属感和凝聚
务、环保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样受益者也会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使我们的组织得以从社会和民众中汲取营养,从而有效地形成党组织的社会资本与物质财富的良性循环和增殖。
二要经常开展相关活动,鼓励个人进行人际传播。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列宁曾说,“我们的义务是要帮助每一个特别有才能的工人变成职业的鼓动员、组织员、宣传员、交通员”。他强调要培养传播骨干,发动大众广泛参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以影响更多人群,而不是将此重任仅仅寄托在少数知识分子身上。当今社会,公众介入媒介的欲求日益突出,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注重大众层面的交互传播,培植可发挥积极作用的意见领袖,使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发挥示范作用,促进人际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入内生发展状态。
首先,我们的宣传要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在市民社会层面展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使其进入民众精神生活领域,浸入人们的心灵,为其提供一种身份的认同感和根基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取得思想共鸣、心理认同和社会共识。其次,要鼓励个体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7ctime.com
基于自己的关系圈子进行主动的体验、传播和互动,促进正向自我观的创建、表达和肯定,强化其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形成多向交互,继而带动更多的人和关系进入这个社群,带动更多的体验传播、口碑传播和社群传播。再次,要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据地”。要让既有受众在这个“根据地”学习、交流、分享自己的体会,使他们通过彼此的沟通获得丰富的价值体验,进而增加情感投入,提高忠诚度——由此引发的“持续支持”的行为忠诚和“荐给他人”的态度忠诚,因为加上了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对于传播的受众来说更具有亲切感和说服力。这样,通过内外部的人际传播,获得个人自我观同感,从而增强群体归属感;传播者通过肯定、鼓励的态度积极促进受众与自己共享意义和价值,会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在组织内外服务的机会,比如让人通过社会服务来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使其得以控制和影响自己所生活的小环境,并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获得更多他人认同的机会,从而能与他人分享思想和活动资源,形成内促力。
此外,我们的社会要提供检验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公正性的制度,要建立个人行为的道德反馈机制,把个人的使命感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践行具有某种神圣的、持续的暗示力量——只有当人们发现其中包含有保障、维护和促进自身发展要求的内涵时,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支持和自觉自愿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而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状况,无疑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