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41 浏览:18438
论文导读:需人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为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创造条件,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从教育部阐述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内容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应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社会服务
摘要:高职院校增强自身社会服务能力既是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竞争力,具备可持续发展力的需要。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就必须了解国内外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目前状况,根据区域经济和自身特点,找准社会服务的定位和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以面向区域和行业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职能也更为突出。高职院校要提高自身竞争力,保持持续发展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是关键。当前,对于如何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和谐发展是高职教育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理由。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国内外目前状况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早,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得比较好。在美国,承担高等职业教育任务的主要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不仅面向社区成员提供技术培训,还提供行业咨询、科普知识普及等,并经常举办社会热点的座谈会与研讨会,是社会成员文化活动的场所。瑞士的高职院校大都与协会、企业联合办学,很大部分教师来自企业,并有自己合作的企业,与企业一起进行技术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一种团结合作、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从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的经验来看,它们都充分发挥了自身特长,构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开放的社会服务模式。
国内高职院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社会服务的认识程度上,还是在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与应用上,都存在一定差距。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社会服务意识不强,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整体不强,个体偏弱”,开展的社会服务项目“散、弱、小”,与区域产业的需求还不相适应。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还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模式、体系和机制,现有的社会服务模式还处在探索、形成阶段。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定位

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对高职院校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指明了方向。201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再次阐述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内容:“培养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为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创造条件,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1]。
从教育部阐述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内容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应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社会服务,增强服务能力。

1.培养区域产业急需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2]。高职教育要立足地方、依靠行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区域产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

2.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培训服务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其优势项目。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服务。

3.技术应用、创新研究

科研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联合进行产品研发、技术革新,研究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4.中高职衔接和继续教育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中高职教育衔接创造条件,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多样化的网络在线课程,为企业员工和社会成员继续教育提供服务,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创造条件。

三、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策略

1. 搭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平台

教师在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师除了可以为企业输送合格、急需人才外,还可以为企业的人才培训、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校企合作内容的拓展创设条件。
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搭建社会服务平台,与其他院校、企业建立联系,选派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注重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为在职教师每年安排一定时间的带薪进修,如以专业技能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承担科研课题、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参加学术会议、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等形式展开。

2. 以项目为依托开展校企合作

以项目为依托,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新技术应用开发、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的际生产力。在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生产实践能力、技术推广应用能力、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3.搭建培训服务平台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师资、设施设备等办学资源,品牌优势,成立专门的培训服务部门,开展灵活多样的技术、技能培训。一是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二是面向区域开展高新技术急需人才培训、新技术应用推广培训等;三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四是承办或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

4.搭建公共教学资源平台

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搭建公共教学网络资源平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在线学习课程、教学资源,拓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领域和范围。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专长,面向区域、行业企业,以紧缺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推广应用、科学研究、继续教育等形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并为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Z].2010-07-26.
[2]雷久相.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J]. 职教论坛,2012(36):8-10.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shxslw/lw33716.html上一论文:简述社会责任下西北五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