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初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55 浏览:12976
论文导读:为工作,后一类活动可以统称为学习。而从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历史来看,不同时期对学习的理解是不同的。比如早期联想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形成观念间的联想,联结派认为学习即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认知派主张学习即形成和转变认知结构。由于对学习实质的理解不同,有关学习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笔者认为,各解释之间是存在共通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因此,欲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必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进行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关键词:学习,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

一、学习、学习心理与语文学习心理

从哲学上来讲,人们总是在从事两类活动:一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二是改造人类主观世界的活动。前一类活动可以统称为工作,后一类活动可以统称为学习。而从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历史来看,不同时期对学习的理解是不同的。比如早期联想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形成观念间的联想,联结派认为学习即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认知派主张学习即形成和转变认知结构。由于对学习实质的理解不同,有关学习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笔者认为,各解释之间是存在共通点的,即学习是个体在知识、经验的原有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获得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学习心理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两大体系:智力体系和非智力体系。语文学习心理是学习心理的一个分支,也主要包括这两大体系。智力体系方面,主要涉及识字心理、阅读心理、写作心理、口语交际心理以及它们的过程、能力特征、影响能力特征的因素。非智力体系方面,主要涉及语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情绪与情感、学习意志、学习注意力、学习策略特征、影响因素。

二、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发展及其特征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中学生的认知大致就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他们的学习心理大致应符合这一阶段认知的特点: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入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完全具备进行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的思维能力。当然,这一阶段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从初中一年级至高中毕业,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初步转折阶段

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从小学阶段升上来,在对语文学科和语文学习的认识上,基本上还只是模糊、浅近和零碎的,还处于一种“知之不多”的朦胧阶。此时,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多地因为对教师的喜恶、自己本身的爱好等一些不掺杂理性深思的因素,学习动机还基本上是属于娱乐一经验型的,语文学习意志方面则更多地是建立在教育者的刺激与诱导基础上。当然,初中语文的学习对他们的要求已不同于小学,因此,这一阶段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转型,并逐步适应。比如,在授课过程中,较少地在课件中呈现形象化的图片,更多地训练学生对教材中的观点进行理性深思等。这一阶段大约是在初一年级或者延续到整个初二年级。

(二)逐步适应阶段

经过了整个第一阶段各种成败忧欢的反复历练以后,他们便明显地获得了一种较为稳定的思想和能力。这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对语文学科和语文学习的认识上,他们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件有着明确的生活目的和社会目的的事情,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语文,就是要获得与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接受语文智力开发和一定思想政治、审美情操的教育,为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在语文学习兴趣上,他们逐渐获得了比较稳定的语文学习热情和兴趣,确认了一套较为合乎个人实际的语文学习信念,并且自觉地把它们作为个人语文学习的主要动力;第三,在学习意志上,他们越来越多地要求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约束,自己确立学习重点,自己支配学习时间,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自动地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初三年级,此时的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已经转向了理智型并逐步进行适应,同时在语文听说读写活动方面,已开始向鉴赏听读和主体思想情感表达阶段转变。

(三)独立阶段

当学生逐步适应了进行理性型的深思之后,便会产生一种走向独立的语文学习心理。此时,表现最明显的即学生的学习意志,他们开始更多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教师只需在如何正确处理全面学习、追求知识、追求成才与应付考试的关系,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等学生尚没有足够的经验去做出正确判断的理由上进行有效引导。与此同时,这一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也不再是那种临时、多变型的,并且在学习策略方面,已经能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宜有效的策略。当然,这种独立也是相对的,教师仍需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扶持。整个高中阶段的学生大致都会呈现这一学习心理。

三、优化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

作为教者,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有优化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经过以上阐释,笔者认为优化学生心理最重要的在于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阶段。
由上述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就应采取各自不同的策略。首先,对于初步转型时的中学生而言,教师应该着力引导他们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初识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理解与分析;其次,对处于适应阶段的学生,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因为此阶段的学生在各方面都在逐步的适应,心智方面尚未完全稳定,如果仅仅让他们感觉到适应的困难,他们也许会知难而退,所以经常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就会增强他们进行这种适应的信心。比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亮点,甚至有意放大亮点。对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理解、分析有见地、有新意,作文构思巧,哪怕只是写了一两个精彩句子,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最后,对于独立阶段的学生,
教师需要做的是支持学生始终掌握语文学习的主动权。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心理的各个方面都已趋于成熟,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比如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论文导读:写水平的提高往往是缓慢的,但只要教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相信一切都将有改观。参考文献:赖华强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发展阶段韶关大学韶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第104-107页张哲才浅议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中国校外教育,2011(17),第107页刘西志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排除策略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
可以在自身引导的基础上,更多地让学生们以各种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如此既可以避开“老师一讲到底,学生缺少充分深思的余地,缺少充分交流的机会”的弊端,也利于学生在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收获更多的知识。
中学语文学习有其特殊性,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也具有复杂性,语文读写水平的提高往往是缓慢的,但只要教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相信一切都将有改观。
参考文献:
[1]赖华强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发展阶段[J]韶关大学韶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第104-107页
[2]张哲才浅议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第107页
[3]刘西志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排除策略[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5)第88-89页
[4]谷生华语文学习心理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4),第102-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