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我国与西方国家儿童文学比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244 浏览:95358
论文导读:
【摘要】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思想启蒙以及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外的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不断涌入国内市场,在丰富了儿童读物市场的同时,这也对国内的儿童文学读物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云云总总的文学读物前,儿童受到的影响亦是不同的。本文从中国儿童文学的特点入手,阐述其对于儿童价值观的影响,并着重对国内儿童文学与西方国家予以比较,展现出由于历史、文化及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区别。
【关键词】儿童文学;中国;西方国家;比较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等。它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其旨在教育儿童,帮助儿童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形态,儿童文学可谓是从自生自灭状态走向自觉而形成的一种文体。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儿童文学所呈现的美学风貌也不尽相同。

一、中国儿童文学读物的特点及其影响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儿童犹如一颗种子,我们应该运用文学的力量去浇灌他们,让每个儿童都能够快乐的成长。"毋庸置疑,儿童文学在塑造儿童性格、培育儿童观念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中,我国的儿童文学也呈现出了一系列特征:
(一)教育性。由于儿童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较之于,儿童文学的教育特征尤为突出,旨在帮助儿童树立健康的价值理念,指引其更好地成长。
(二)形象性。儿童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有限,过于抽象的说教很难被其接受。因而,儿童文学注重借助各类生动的信息,以丰富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通过艺术手段来创造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
(三)趣味性。儿童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都较为匮乏,对成年人的思想情感很难体会,对于自己兴趣不高的内容,大多不愿去看。因而,儿童文学大多突出趣味性,在轻松的说笑和愉悦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向儿童灌输深刻的哲理。
(四)故事性。儿童文学往往具有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的故事情节,通过对人物性格、心理和思想的刻化,阐述一定的故事情节。
(五)知识性。儿童文学并不是简单地说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的阐述,巧妙地穿插知识,在满足儿童好奇心的同时,也满足他们的求知,达到教育影响儿童的目的。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不定性,同时又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对其进行塑造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陶冶儿童的情趣,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形成对世界的印象,同时还能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其成长作铺垫。

二、中国儿童文学与西方国家的比较

无论是中国的儿童文学,还是发达国家的儿童文学,其对于儿童的教育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是源自不同国度的创作,两国的儿童文学在教育价值、创作思路以及情感元素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教育价值方面

西方儿童文学主张在阅读作品中指引儿童感受真善美。如安徒生的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旨在引导儿童的爱心,教会儿童给予他人关爱;而《丑小鸭》则致力于引导儿童从小建立自信,并为梦想而付诸努力。
而受制于传统的教育体制,同发达国家的儿童文学相比,我国的儿童文学过多地注重知识性,忽略了儿童的天性,在儿童文学中常常以成人的意愿为导向,从而缺失了独属于儿童的纯真,并为其建立了固定的观念,忽视了儿童本身的创造力。

(二)创作思路方面

儿童文学主张以美好的事物来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此突显人性的美好,这种积极向上的创造思路为儿童构筑了心中理想的生活境界。可以说,中国古典的儿童文学大多彰显的是美好的一面,将美化元素贯穿始终,使得儿童文学能够符合现代中国社会的人文思想需要,并重在树立传统的道德观。譬如在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竭尽全力去浇灌和培育着儿童的心灵,通过美学来熏陶儿童的内心世界。纵观一些发达国家,其儿童文学受历史上的入侵战争、王室争夺、人权斗争等影响,也融入了一些悲剧的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经历众多艰辛考验,承受压迫摧残,但这种文学创作风格往往更容易令人动情,在对心灵冲击后而最终折射出人生的哲理,这往往更能令儿童印象深刻,对他们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三)情感元素方面

情感是儿童文学的灵魂,缺失了情感的滋润,文学创作将会黯淡无光,不仅影响儿童品阅文学作品的效果,也会极大削弱儿童文学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值得肯定的是,中外儿童文学在创作过程中都将情感元素视为重要内容,在作品中融入了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色彩。
不同的是,中国儿童文学提倡直接表现的形式,通过作品中的文字描述或表情叙述能够很快地将文学中的人物情感流露出来,故事叙述简单、明朗。如郑渊洁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等脍炙人口的形象,融入了多姿多彩的情感,表达出了对现实生活的追求也有着不同的情感观念。而发达国家的儿童文学则大多主张间接性地彰显情感,展现美好的艺术效果。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首先让读者体会到皇帝的虚假美,但同时又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真实社会面貌的描写,进而渲染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量,同时增添了故事的曲折和儿童阅读的趣味。
三、结论
在儿童文学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尽管中国拥有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家,但较之于发达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我国的儿童文学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儿童文学鲜有问世。盲目模仿、互搬照抄等行为的存在也成为了国内儿童文学发展征途中的一大桎梏和阻碍。为此,中国的儿童文学要积极汲取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创造性的思路展开创作,从成人的教育目的论和成人意志转移到以儿童为中心来,让儿童文学真正回归儿童,走向儿童,并参与到儿童精神世界的构建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中来。
参考文献
[1] 于少平.中外两国儿童文学创作风格比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0).
[2] 周晓花.文学作品在儿童发展中的运用价值[J].中国教育创新导报,2009,(30).
[3] 张茗霞.研究国内外儿童文学的内在联系性[J].教育研究,2008,(13).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ptyylw/lw42783.html上一论文:谈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诺贝尔文学奖中的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