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学校文化建设对策深思和实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410 浏览:71388
论文导读: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实际情况。2.推动活动文化建设,内化学校办学思想。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师生文明素质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行为文化的主体是干部、教师和学生,载体是课程、课堂和各种集体活动,在主体和载体的互动实践中内化学校办学思想。干部作风建设是学
img src="www.7ctime.com/UploadFiles/2014-02/2/20142148634938061.jpg" alt="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的思考和实践"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共同价值观,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学校文化都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致力于通过先进的学校文化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催生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然而,学校工作是多方面、多头绪、多样化的,而学校文化却是抽象无形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路怎样走(过程策略)、到哪里去(方向目标)是值得学校管理者深思和实践的课题。

一、尊重教育规律,确立学校办学思想

学校办学思想是学校教育的指南和灵魂,对学校教育起着引导、评判、修正等作用,学校办学思想的确立必须尊重学校教育的发展规律,要立足学校发展的历史和对师生目前状况的科学分析及对未来教育的哲学深思等,科学确立。

1.尊重历史,突出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是岁月的沉淀,是不可复制的,是独特而永恒的,是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在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时必须了解学校的历史、综合分析学校历史,把历史作为确定办学思想的一个文化因素加以提炼,而特色正是办学思想魅力所在,很多学校就因为别具一格的学校特色而声名远播。因此,学校要尊重学校的历史,合理定位,确定学校具有特色的办学思想。如,上海市亭林中学,曾经是一所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在全市都很有影响的学校,但是后来走向了没落。吴金瑜校长到了这所学校,研究历史,体会到教师们有一种像没落贵族想恢复往日雄风的渴望,他认识到这是教师对实现生命价值的渴望,所以,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解生命”的办学思想,就特色而言,他是中国提出并践行“理解教育”的第一人。

2.讲究实际,注重实效。

学校的办学思想不是一种口号和摆设,不能仅停留在“表达出来、张贴出去”的层面上。要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规划学校的办学目标,提炼支撑教育思想和实现办学目标的“三风一训”,并有效践行。学校办学目标的设定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分类推进,不可盲目设定、急功近利。

3.以人为本,把握时代脉搏。

“以人为本”是时代的最强音,我们应把握时代脉搏,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上海很多名校的办学思想中都有以人为本的元素,如,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幸福小学的“幸福教育”,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的“关心教育”等。人心的凝聚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学校文化建设中师生是主体,学校的发展要依托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要着眼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所以,要心中有人,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关心人、发展人、成就人。同时,学校发展的愿景要吸引师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践行中提高素质,让师生成为学校文化提升发展的支点。

二、丰富教育实践,内化学校办学思想

学校管理者要致力于通过制度文化的规范和保障、活动文化的推动和内化、环境文化的渗透和熏陶,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将学校的办学思想外化为教育行为,内化为教育理念。

1.抓实制度文化建设,发挥保障和激励功能。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核心行为文化和表层环境文化之中的中间层文化。围绕学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本着为了师生终生发展的原则,制定比较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用制度规范行为、凝聚人心。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师生的行为就有章可循,规范将得到强化,随意性减少,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从而保证学校的和谐发展和办学目标的实现。
创建学校文化时,学校管理者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制约制度文化,强化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文化引导师生奋发向上。形成制约和激励相结合的制度文化体系,使师生的行为学校文化建设对策的深思和实践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规范得到明确和强化。如,学校建有《学生处分条例》《学生奖励条例》《教职工考核方案》,也应有《教职工奖励方案》。
如今,大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但还是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制度过时、滞后、缺失、疏漏,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有章不循、无章可循,执行成效不高等理由,从而影响了学校“三风一训”文化的形成,所以,强而有力的执行力是形成制度文化的关键。同时,要处理好人性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冲突,对违规者的处理可毫不留情,而在某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实际情况。

2.推动活动文化建设,内化学校办学思想。

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师生文明素质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行为文化的主体是干部、教师和学生,载体是课程、课堂和各种集体活动,在主体和载体的互动实践中内化学校办学思想。
干部作风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点。首先要大兴服务之风,领导角色要从“官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真正为师生发展服务。其次,大兴学习之风,提升自身素质。再次,大兴之风,增强全局观念。最后,大兴实干之风,提高工作效能。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第一体验者和直接行动者,良好的教风要以“师德”为根本,“师能”是关键。教师师德建设可通过制度规范、典型引路、活动熏陶等办法推进。如,组织师德培训、师德标兵评选、观看录像“师德启迪录”,参加送温暖活动、感动学校的教师评选等活动陶冶教师情操。课堂是师能提高的主阵地,教育科研是师能提高的主渠道。学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有效评价、多元评价考核体系,形成学校特有的课堂教学文化和教育科研文化的模式,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如,上海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的“五步十问”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模式和学科带头人引领、骨干教师参与、全面推进的“点链面”教研模式都为教师师能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活力。
学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主体和集中体现者。良好学风的形成过程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学校要从品德教育、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启迪和培养。努力开发课程资源,论文导读:
架构“基础性课程—探究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体系,把品德教育、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多种主体教育课程化、系列化、情景化。让学生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成长为有志向、懂礼貌、会合作、乐学习、能创新、爱运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如,上海市曹光彪小学头脑OM课程的开发,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蔷薇小学的“蔷薇点点行”即道德习惯银行项目的开发推动了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3.打造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渗透和熏陶功能。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外显的部分,所营造的浓郁教育氛围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管理者要依据办学理念积极打造这种显性教育文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都富有教育功能,既注重景物的外观和质量,也注意景物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既注重凸显景物个体的精致和特色,也注意景物和整个校园环境的协调,让学校核心价值观、“三风一训”深入人心。环境文化建设大到校园广场文化、楼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等,小至设计楼名、班集体文化宣传区、班级图书角、卫生角、三表区、规章制度张贴区、学生成果展示区,包括在校服、课件、信封上的校徽标志等,都要赋予学校文化的元素,让这些显性学校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师生身边,教育会在无形中走进师生内心。上海市万航渡路小学的办学理念中提倡智慧元素,校园内有一水池,誉名智慧池;上海中山北路小学“节文化”楼廊和蔷薇小学的三博楼廊文化都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外显,发挥着浓郁的教育功能。

三、把握文化方向,固化学校办学思想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它由理念层面的教育思想经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变为师生员工共同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反复锤炼的,所以,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握文化建设的方向,在实践中坚持,在坚持中感悟,在感悟中实践,不断丰富和固化办学思想。
学校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老化和有理由的时候,需要学校管理者秉承教育思想的本质,及时为学校文化诊断,保证学校文化的科学有效。同时,在学校里要关注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主流文化)的影响,非主流文化有些对主流文化影响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而这种非主流文化和主流文化关系也可逆转,学校管理者要审时度势,善于激励和引导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学校文化建设,以减少文化变革带来的阻力,也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广泛的基础,同时,对起积极作用的非主流文化要扶持,对消极的、负面的非主流文化要化解。
总之,人创造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人。好的学校文化就像一个磁力场,使师生员工身在其中会不知不觉地被“磁化”,致力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必定,更是学校现实管理的必须。
(责任编辑 张 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