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利用音乐教育推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917 浏览:46703
论文导读:深思,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三、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创设理由情景在欣赏音乐之前教师可先提出若干理由,这样可让幼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有事可做,避开幼儿分心。这些理由必须有价值,并有一定难度。记得有一次听到一位老师上的课,她给幼儿们听《
【摘要】音乐能震撼人心,鼓舞斗志,表达思想,增进交往,陶性养性,净化心灵。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亦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从中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功能。现代的“情智互动理论”、“情商理论”等也阐明了音乐对提高人的情感意志水平的作用,而情感意志水平又是幼儿今后能否成材、立足于社会、贡献于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音乐能使幼儿情感丰富,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富于幻想,从而成为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音乐教育;全面发展;兴趣
众所周知,长期受古典利用音乐教育推动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音乐的熏陶,孩子的性格、趣味、教养都会随之发生质的变化。现在的准妈妈懂得在怀孕期间对孩子实施胎教,如听莫扎特的音乐等,可在孩子出生以后却停止了这种行为。日本著名的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就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他认为:早学习就象小孩吃饭和讲话一样,将演奏乐器成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通过他十多年对三四岁幼儿的指导,他认识到所谓的超常儿童是能够在7岁之前显示出来的。而那种让大家都羡慕不已的“超常儿童”的超常能力,只要指导有方,是大多数孩子都可以达到的。就象妈妈们在教初生的婴儿说话一样,总是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孩子就可以简短地发音,音乐的教学也是可以这样的。综观历史上有名的音乐家,大多在幼儿时期接受到音乐熏陶,所以他们也会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显露出令人惊讶的才华,他们大抵从六七岁,早者三四岁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从十一二岁开始作曲的居多。当然,我们不能使每个人都成为音乐家,也没有这个必要。然而人生在世几十年,如果完全不懂音乐是绝对不幸福的。再者,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幼儿主要是靠感官来接触世界,幼儿在小的时候起就注意人的声音和物体的响声,因为他(她)们的听觉比视觉要发达,接受音乐方面的教育并不是为了幼儿们在将来某个时期也许要使用音乐做准备,而是使他(她)们慢慢学会体验音乐的美,使他(她)获得一颗美好的心。这也就是早期音乐教育最独特的优势。

一、创设良好环境,让孩子“静听”

保持宽松自然的情绪,拥有独立安静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倾听”环境。在每次倾听活动之前,首先要关注的是每个幼儿情绪状态,大致了解幼儿的情绪后,先请幼儿稍稍休息,可以用语言暗示他们:“闭上眼睛,什么也不去想,休息一会”,让他们保持基本情绪稳定,保持心平气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能有比较宽松的心境去倾听,然后,请幼儿一同整理活动空间,将室内空间尽量腾空,所有课桌椅移到走廊,并关上门窗,防止外来干扰,并提供人手一块小座垫,确保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个人活动空间,此时教师可以这样说:“请小朋友找个宽敞的地方,用自己觉得坐的舒服的姿势,坐好”,其间,关注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尽量避开相互影响,让幼儿保持平静的心态进行倾听活动。

二、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深思,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

三、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创设理由情景

在欣赏音乐之前教师可先提出若干理由,这样可让幼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有事可做,避开幼儿分心。这些理由必须有价值,并有一定难度。记得有一次听到一位老师上的课,她给幼儿们听《野蜂飞舞》,提出了这样的理由:仔细听听乐曲中描写的是一个什么动物,并想象一下它在干什么?结果有个幼儿说出了这样的答案:“一只小兔在拼命逃,一只大灰狼在后面紧紧地追它”。当时老师表扬了这个幼儿:想象力真丰富。这个幼儿的音乐感觉很敏锐,虽然他的答案与乐曲原来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我们可以发现他所说的故事是由他所体会到的紧张、急切的心情所致,“不停地追与逃”不正是乐曲连贯、急促地旋律特点吗?如果能由此进一步地提问:“小兔子在逃跑时心情是怎么样的?”就能立刻引发出幼儿的共鸣。

四、激发幼儿兴趣,进行趣味性的唱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通过歌唱教学的探索实践活动,我发现培养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要逐步引导幼儿从乐听—爱唱—会唱,才能唱好歌曲。唱歌活动组织的音乐教学语要形式多样,如活动前后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我们会用唱歌的方式互相问好,有时让幼儿跳一段律动,有时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策略,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体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如在给中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节奏,让幼儿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蚂蚁搬豆”这一活动中,可运用扮演角色的形式,来引发幼儿学习齐唱、分组唱的歌唱策略,让一个幼儿当扮演大蚂蚁,另一部分幼扮演小蚂蚁,配上道具“大豆”,幼儿很容易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此种歌唱策略。

五、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激发幼儿情绪

老师可以运用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在音乐活动中可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手势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姿态,便能很好地把幼儿的情绪激发起来。例如:组织幼儿学习歌曲《小树叶》时,特别在指挥幼儿分合唱时,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内涵,可以激发幼儿演唱的。因此,简明的手势能启迪、激发小朋友的情感,使其节奏统一、速度统一,从而引论文导读:激发幼儿的美感,让幼儿喜爱音乐唱歌,充分发挥唱歌教育的特有功能,推动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上一页12
起老师和小朋友间的情感共鸣。通过教师的动作表情传递给小朋友,能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应,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如在欣赏歌曲《大树妈妈》时,用温柔的眼神,轻柔的的姿态,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摇篮曲的恬静优美,把幼儿的情感带入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
总之,幼儿对唱歌活动感兴趣了,就乐意学习,在唱歌教学中应更多的融入深厚的感情,通过歌曲中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幼儿喜爱音乐唱歌,充分发挥唱歌教育的特有功能,推动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