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测算及影响因素实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417 浏览:97197
论文导读:
摘 要:基于联合国HS(REV.04)标准,以海关进出口税则中03章项下的7类鱼类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和韩国渔业产业内贸易目前状况,并对影响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两国经济规模差距增大、人均收入差距增大和贸易伙伴国较高的贸易开放程度是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推动因素,韩国对华渔业直接投资对中国渔业加工业具有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韩渔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发展。
关键词: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
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国,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及比较发达的海洋渔业产业,随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的不断推进,中韩在海洋渔业方面的贸易往来不断深化。海洋渔业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改善国际分工、提升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渔业贸易水平等重要作用。研究我国与韩国渔业产业内贸易目前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深入了解中韩两国渔业贸易方式,为中韩更好地开展渔业产业内贸易、调整我国国际分工中的角色、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供重要参考。
1 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领域,其中主要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选择。张宏、从静(2006)把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产品差异化、国际投资、区域经济和地理经济作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发现中韩经济规模的差距和规模不经济是阻碍中韩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而韩国对华投资和中韩区域合作对中韩产业内贸易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赵放,李季(2011)依据SITC 5-8类产品数据,对中日双边产业内贸易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不仅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影响,中日人均GDP差异,市场规模差距也同样对中日产业内贸易有重要推动作用[2],白霜(2013)则按照HS编码分类规则,对中韩贸易前10种商品进行产业内贸易分析, 发现中韩商品的出口和进口结构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因而在国际市场存在竞争关系,而中韩产业内贸易更多地依赖于比较优势,而不是规模经济和相似需求,因而属于弱产业内贸易[3];二是针对渔业产品的计量分析。崔茂森(2006)根据TC 指数的变化,胡求光、霍学喜(2007)使用资源禀赋系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竞争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均得出了我国渔业产品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但是竞争力在不同程度地下降。邵桂兰(2011)使用G-L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日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变化趋势及各种水产品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中日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较低,但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为稳定,竞争力方面我国水产品总体处于优势地位,在大多数水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4]。
国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拓展。Christel Elvestad(2009)比较了智利和挪威的自由贸易协定(FTAs)战略以及鲑鱼的市场准入,发现智利相对挪威更为成功,并强调挪威通过FTAs提高市场准入以求更好地与智利竞争。Max Nielsen(2009)又基于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鱼类贸易自由化对国家福利的影响,认为在对可再生资源非最优管理的条件下贸易自由化可能导致过度开采,减少国家福利,并提出应制定合乎实际的管理计划加以监管;二是产业内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Kyoji Fukao, Hikari Ishido,KeikoIto(2003)通过采用日本电子机械产业对东亚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东亚产业内贸易的形式及其决定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了东亚垂直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5]。P.Guillotreau(2000)对鱼类海产品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回归分析后发现汇率、贸易壁垒和地理距离对鱼类海产品出口有较大的影响。
在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提出了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众多指标,发展了研究产业内贸易的主流策略,这些成果为深入了解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众多研究中还未有对中国与韩国渔业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做出探究。为此,笔者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韩两国的渔业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回归检验,分析影响渔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为中国与韩国之间开展渔业产业内贸易提供合理倡议。
2 研究模型与数据

2.1 模型构建

2.2 变量说明

现对上述模型中的各变量做如下说明:
(1)经济规模差距(DGDP)表示韩国与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差距。DGDP数值越大,意味着两个经济体规模差距越大,预期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所以DGDP变量的回归系数应为负值。一般来说,两国经济规模越接近,产业内贸易比例越高。预计韩国与中国经济规模差距越大,渔业产业内贸易会越少。此处两国经济规模差距测算,首先计算出权重指标:
其中,GDPK代表韩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C代表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利用这个权重指标ε再计算出两国经济规模差距的指标DGDP[7],公式如下:
(2)人均收入水平差距(DPERC),表示韩国与中国人均收入差距。通常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的需求和其自身的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函数。更高的人均收入水平,特定产品的消费需求更高,从而提高产品需求差异化。人均收入差距被用来作为衡量对产业内不同品质产品需求的变量,如果收入水平相同或者相似,那么这两个国家的需求模式以及消费偏好就相似,则产业内贸易规模就较大,反之产业内贸易规模较小。在韩国与中国人均收入差距指标计算策略上采用与DGDP相同的方式。
(3)外国直接投资(NFDIGDP),表示韩国外国直接投资(FDI)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外国直接投资实际上就是资本的流动,它绕过了关税壁垒,实现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地域性转移。这是因为被投资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或廉价的劳动力等,节约了生产成本。但从东道国的角度讲,提高了就业率,有效地进行了技术转移,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愿意将本国的技术引入到所投资的国家,这也跟产品的性质、企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关[8]。在渔业中,韩国在中国的渔业投资会替代中国基础性渔业产品的出口,但同时也会推动中国中间性渔业产品的出口。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gjmylw/lw45665.html上一论文:浅论第十二届农交会现场贸易额达4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