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五位***华人学者对教育省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005 浏览:143934
论文导读:
教育理由是当下困扰国人的大理由。“应试教育”之诸多积弊愈演愈烈,改善教育也越来越迫切。组织本书的动力来自于我们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关切,及其产生的焦虑,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教师、家长和教育管理人士提供一些看待教育的不同视角,给大家一些借鉴的参照,增进对教育的理解,推动对教育的改善。
本文集选了五位旅美学者对教育观察深思的文章。所选作者都兼具中、美两国教育的经历,而且不管是作为主业还是业余爱好,他们都乐于对教育现象和理由进行细微的观察和深入的深思,并提出自己的独到发现和见解。因为这些作者不同于国内关注和研究教育的人们的教育经历背景,有一种透过另一类型的(美国)教育看(中国)教育理由的参照,所以本文集冠名“第三只眼睛看教育”。我一向认为,开阔的视野带来的多样性的经验和眼光,可以增长人们的智慧和见识,这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组织比个人聪明的理由。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和见识都有限,当这些人通过集思广益、智慧融合一起的时候,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比拟的,但是前提假设是每个人的见解不同。如果人人都是标准的“砖头”,具备同样的质料和款式,一个人和一千人的智慧没啥差别,一个样儿而已。也因此,我们在挑选作者的时候,注意多样性的作者群体。从专业上看,五位作者横跨生物学、社会学、音乐学、当然还有教育学等专业领域;从地域上看,分别来自美国的东海岸(波士顿)、中部和西海岸(加州的圣地亚哥);从各位作者的主要关注点看,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及到背后的社会结构。希望这种多样性能够给大家提供不同角度看待教育的观察和深思,拓展思路,启发实践应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每位作者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前两卷主要是家庭教育。第一卷的作者陈晚博士,是本文集里唯一一位女士,生物学博士,三个孩子的妈妈,大孩子已经上了大学,小宝宝还在念小学。不像“虎妈”那样高唱着战歌,陈晚是一位用创作力成就孩子一生的妈妈,她的文字活泼凝练,叙事说理坦率直陈,不仅告诉我们中、美教育的诸多不同—比如为什么美国孩子都会画画,美国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怎么样进行的,童子军怎么回事等等,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在美国如何当妈妈”的育儿经,比如小宝电子游戏上了瘾,如何“第二次断奶”,戒掉游戏瘾;小宝考试失败了怎么办;如何给孩子加油,如何“惩罚”抄作业的孩子等等。陈晚还为那些打算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的家长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倡议,解答了不少疑惑理由。难怪她的博客有着数千万的点击率,成为“新浪”和“网易”的名博。她的教育类著作《用创作力成就孩子的一生》和《美国妈妈这样做》都在国内深受欢迎。在介绍自己经验的同时,陈晚博士一再提醒我们不要迷信所谓的“成功学”,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横加包装的传记里很多重要的事实都不会告诉你。因此,也要教育孩子一定程度上要淡泊名利低调做人。我很喜欢陈晚文章里引用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教育孩子要淡泊名利、为人低调的好教材。这首诗非常著名,作者是美国女诗人Emily Dickinson:
我是无名小辈,你是谁?
你也是无名小辈?
那么我们就成了一对——别说出去,
他们会驱逐我们,你知道的。
多无聊,空有一身赫赫显要,
多招摇,像只青蛙,
对着一片自以为仰慕的泥沼,
整日里叫着自己的名号炫耀!
第二卷的作者沈安平博士,通过他与儿子岳岳多年的互动经验,提供了一个曾被儿子称为“不懂教育”的教育学博士,如何从“中国式爸爸”的教育方式转变为“美国式爸爸”的教育思想和策略的。沈博士有着“知青”下乡、在国内读大学和大学任教以及当辅导员的丰富经历,现在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教育部的教育专家。他家儿子岳岳从小就是聪明好动,是个“不安分”的孩子,每次他爸妈去接孩子,都会遭到老师的诉苦,忍受老师说孩子的“不佳表现”。有一次,岳岳在教室里上蹿下跳,老师为了使岳岳安定下来,就把他单独放在教室一个围有木栅栏的角落里,也有“惩罚”的意味。后来这个班级的老师离开了教室去做户外活动时,只把他一人留在了栅栏里,但是没过多久岳岳就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一举动让老师惊讶不已,打听下来并没有其他老师把他从栅栏里抱出来。后来,托儿所老师又把岳岳放进栅栏里并躲在门背后观看,这才亲眼目睹了这个托儿所里“前所未有”的举动:不足两周岁的岳岳凭着自己良好的身体条件从一个比他个子还要高的木栅栏里爬了出来。这是沈安平先生讲述的他的儿子岳岳当年在国内上托儿所的故事。这个不守规矩的孩子给沈先生夫妇当年带来了诸多的烦恼、忧虑和窘迫。可是这样一个孩子在托儿所时代就来到了美国,到了另一种教育环境,“不佳表现”倒成了优点,如鱼得水,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先到硅谷创业,不久转移到华盛顿,现在是最年轻的“总统创新学者”之一。沈博士从自己多年的家教经验总结出孩子自由成长的宝贵,以及亲子之间沟通的重要性。现在他不再是一个以家长自居的真理在握者,让儿子听自己的,而是一个向儿子学习的好学生,还注册了岳岳养成好习惯在线教育课程。沈先生还采用了舞台剧的叙事方式,生动地重现一些当年的场景,比如因不懂音乐而怒吼读中学的儿子听的歌曲为“靡靡之音”,逼迫儿子写作文等等,当然还有温馨的“父子酒吧对话”。也因为这一幕幕“舞台剧”中有每位家人的身影,所以,卷前作者照片五位海外华人学者对教育的省察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采用了沈先生的“全家福”。
第三和第四卷主要是教育现象的评论。第三卷作者南桥(“南桥”为笔名,原名方柏林),在美国高校从事教育设计工作,业余文学翻译和写教育随笔。读了他的文章,就不会惊讶他的教育随笔集《知识不是力量》和《及格主义》为什么那么受读者欢迎了。我们知道老古谚“父母在,不远游”,他提出了“幼子在,不远游”,因为教育孩子,父母的作用没有可以替代的。这让我国五六千万留守儿童理由显得尤为迫切。中国教育的积弊,让许多家长非常焦虑,需找出路,教育移民就是一个不少父母为子女教育找的出路。可是,移民真能解决理由吗?南桥的“为什么ABC们恨中文”一文给我们的家长很多反思。中国家长论文导读:
普遍有个不自觉的错误理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思维把吃苦与学习等同,全然不顾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些相反结论。逼着孩子学习,是因为“大家都这样”,这似乎找到了“对孩子负责的幻觉”,实测是一种坑害。如果不换掉思维,这个大脑软件不更新,移民后也还是这样,在美国的华人不少家庭的“虎妈式教育”就是例子。走出教育的焦虑首先不在于移民,转变大环境,而是先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南桥对美国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材制作和选用市场的观察和分析,对我们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都很有参考价值。第四卷作者陈心想,社会学博士,不过他有中师三年、师大教育学四年的学习经历,使他虽然拿了社会学的硕士和博士,依然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情感,而且现在负责美国某州基础教育学生十来年的跟踪的大型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他的文章也多是对教育现象的评论和对教育理由的分析。“关系型教育”是他近些年深思比较多的理由。在教育上,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关系中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师生和学校领导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等等这种关系中间发生的,但是这里面的关系又不一样,不一样的关系同样会或者制约或者推动教育和学习。2009年,威廉姆·唐恩出版了一本对一些美国五位海外华人学者对教育的省察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年度教师的访谈的书《与美国最好教师的对话》,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凯瑟琳·麦卡特尼为此书作的序言中就认为,这些最好教师的教学成功最重要的经验,或许就在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建立。学习之前,关系先行。主要以这个为主题,陈心想对诸多教育现象进行了分析,比如优秀生为何成群地来,高考竞争是学生不爱阅读的理由吗,等等。
第五卷是音乐家梁雷博士主要通过自己的求学经历来谈教育。梁博士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被评为北京的“希望之星”,六岁开始作曲,十五岁北京专场音乐会,演奏自己七岁以来做的曲子。中学时赴美读书,后从哈佛大学拿到博士,而且成为哈佛青年院士,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作曲系主任。他的求学经历,从第一所学校—家庭开始。我们现在不少家长也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弹琴或者画画,是怎么样做的。我们不妨看看梁雷父母如何做的,举个例子:
我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却是一个非常不专心的学生,经常离开作业,弹奏一些头脑里的“音乐”。当我这样走神“乱弹琴”的时候,父母常常会问我:“你在弹什么呢?”我说:“不知道。”但他们没有责怪我,因为他们从“乱弹”的声音中听到了“音乐”。我的父母能保护我的音乐想像力,让其自由发展,这是我人生的幸运!
梁雷之所以音乐造诣这么高深,与他的广泛博览和善于深思分不开。他手抄《六祖坛经》、《金刚经》、潘天寿先生的《画语录》等等,还到纽约一个寺庙坐过禅。前几天电话里,他还说又找到了当年学习《维摩诘经》的笔记。当然,他遇到的名师的指教也起了重要作用,比如他的老师罗伯特·科根(Robert Cogan)教授曾对他说:“我的老师曾对我说过一段话,我也告诉你。他说:‘学习音乐的过程就像一棵树的成长。树的根要扎得很深很宽,要花很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地、有耐心地慢慢积累,坚持成长。’”这棵树的形象一直印在梁雷的脑海里,这样的经历才使梁雷说出“音乐是我试图通过声音在无声的水面上书写我思想的痕迹”这样的话。梁博士还为我们写了一篇介绍他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之所以成为当代音乐重镇的理由的文章,因整体内容与本文集有些错位,所以我们只选择了其中一部分作为附录放在其卷后。
以上简单介绍了作者和作品的大致内容,颇有点王婆卖瓜的味道,究竟如何,恭请读者朋友自己阅读品评。我们希望这本文集能够为中国社会时下关于教育理由的讨论,为家长、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习的主人—学生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拓展一点深思的宽度和深度。
(陈心想等著:《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五位海外华人学者对教育的省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