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荷塘月色》情感与心理隐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50 浏览:12295
论文导读:
【摘 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向被奉为散文的经典之作,然单纯将其看作写景散文,必定意味全失。本文认为,《荷塘月色》除了一直被公认的语言之精致,修辞之典范之外,其表现出的“情感和心理隐喻”的深度也是不应被忽视的。
【关键词】《荷塘月色》;情感;心理隐喻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向被奉为散文的经典之作。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将《荷塘月色》收录在“写景状物”系列中,其单元导读中开篇就是这样一句话:“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然而单将《荷塘月色》看作写景状物,不免索然无趣。
文章开篇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句颇有意味的话。历来评论者对朱自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做了许多分析。根据赖瑞云先生《混沌阅读》中的列举,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约有六种对《荷塘月色》思想情感的解读,20世界90年代以来,又有五种代表性的解读。i我们且不论“心里颇不宁静”的具体理由是什么,倒是找到了一条从思想情感入手的路。
当然多元不是乱续,按照赖瑞云先生的“混沌阅读”理论,文学作品中会有“吸引子”,即吸引中心。而《荷塘月色》也如是。文本中直接提到作者心境的话语有几处,第三自然段就有:“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者来到了另一片的天地,这片天地让他暂时远离了人事纷繁,树荫、荷塘、星天为他遮蔽,在这苍茫的月下,便可以做一个自由的人。所谓“万物景观皆自得”,如此“独处”之下的静观,便让他觉得是自由的人,虽然只是暂时的。这里我们便可以捕捉到一个关键的词句“独处的妙处”——因心里颇不宁静而渴望独处,因独处而品出妙处。
中国传统文学善寄情于景,所以我们对其写景的文字不能得景而忘情。今夜的月,今夜作者以无所束缚的自由之眼所看那走过的荷塘,必定与往日不同。
荷塘的描写优美隽永,是历来写景之作的模范,叶子白花的描摹不难体察作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而那像闪电般的,叶子与花的一丝颤动,如此细微的颤动,和看不见的凝碧的脉脉的波痕,在“淡淡的月光”下,在被树“重重围住”的,“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的荷塘间竟被作者察觉。而这也便是“独处的妙处”了,那么静,静到一丝的颤动也尽收眼底,一丝的涟漪也像荡漾在心上,作者完全沉醉于自己的主观世界,享受这一份的无声与宁静。这样的一组诗意意境成就了一个有别于日常生活的独处艺术世界,体现一种自由的、无声的、静静的、甚至孤独的情怀。
历来画家作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那虚无缥缈的朦胧的月色,孙绍振先生认为《荷塘月色》月色之妙处在于整体效果的和谐,“从心理上说,外部的寂静和内部的安宁达到了和谐,也就是‘恰到好处’,而这就使散文构成了诗化的意境。”ii若说是整体的和谐,那么其中有一句话就打破了这样宁静的、温婉的、柔和的意境:“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峭楞楞的树影似乎就这样突兀地冒出来,打破了月色荷塘的和谐,而实际上这些树并不是无端出现,在上文作者就对其有所交代:“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这魅影早在作者走向荷塘的路上便出没了,只不过作者因为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中没有发觉,直到突然瞥见高出丛生的灌木,注意到了荷叶上杨柳稀疏的倩影。这样一个突兀的出现,使我们无法忽视作品中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隐喻关系。
如果说如梦如幻、静谧和美的月色荷塘是作者独处的艺术世界,寻求须臾的自由的自我空间,那么时隐时现的树影,便是作者潜意识中心绪骚动不宁的凭证。他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似乎全身心地沉浸于荷塘的丰姿中,他细致地观察、品位,调动一切感官,变化着不同的视角,这一切都是静静的进行,并没有过多的热烈的欣喜。但是,这种“受用”却又是怀着高度的警觉的,层次里另有层次,用弗洛伊德的“本我”与“超我”的理论来看,“本我”在月光下享受着自由,多是一种较为刻意的行为,是一种自觉行为,“超我”则无意识的保持着警惕,以使这夜游不是全部的恣意的放纵,而是自律的、保持距离的调动。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句话:“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当他沉醉于荷花、荷叶、月色之时,俗世的纷扰并不能完全从心底撇去。他看到了树影,注意到了灯光,“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作者在《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接下去的一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这更是表达作者的消极情感无疑。
为了不让自己遁入进消极的情绪中,作者这里主动进行了情绪的调节,于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风俗进入作品是意味深长的,它不仅意味着作者心理历程的转折,意味着抒写从自然转向文化,也更明白的揭示了这月色荷塘的心理隐喻。
经作者介绍,“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在传统文学中,“六朝”、“江南”往往是富庶、繁华的代名。尤其是其后提到的“梁元帝”,在历史上,是一个风流皇帝,其诗文称艳一时,风格浮靡。文中所引用的《采莲赋》荡漾着爱情的气息,充满生气,作者显然是赞许的:“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许多论者将这一段论文导读:《荷塘月色》的情感与心理隐喻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于是又回归了现实,而内心的“颇不宁静”也已消除。作者表面上只是在进行一次漫不经心的散步,实则却蕴含了一场微妙而波折的心路历程。我认为,《荷塘月色》除了一直被公认的语言之精致,修辞之典范之外,其表现出
表达为作者内心“爱欲的骚动”。作者直引这段采莲习俗,自然是对它的肯定,注意这里说的“我们”,细想之,这是一句代表性的言说。这样开放坦荡的状态或许是作者的一个憧憬,与其“现实中的烦恼”与“一定要说的话,一定要做的事”相比,无疑是世外桃源——不论是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解放,还是人性的、爱欲的解放,甚至只是自我意识一时的逃离。
在“采莲风俗”和《西洲曲》之后,仿佛宝玉从“太虚幻境”神游归来,慢慢的骚动平息,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荷塘月色》的情感与心理隐喻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于是又回归了现实,而内心的“颇不宁静”也已消除。
作者表面上只是在进行一次漫不经心的散步,实则却蕴含了一场微妙而波折的心路历程。我认为,《荷塘月色》除了一直被公认的语言之精致,修辞之典范之外,其表现出的情感和心理深度也是不应被忽视的。
【参考文献】
[1]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钱理群,孙绍振,王福仁.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