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398 浏览:22656
论文导读:担着育人的职责。因此,要从“基础”课教学设计、实训平台、教师遴选等各个方面全面统筹学校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到“基础”课的教育教学中来。(二)重视教师业务素质和修养提高“经”好还需“好和尚”来念。“基础”课当前最为紧要的是如何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课堂体系的有效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方向,分析“基础”课的教学困境,正确处理好教学改革中的几方面关系,探索有效的“基础”课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30-03
[作者简介]张雷(1976—),男,山东济南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依据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实践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一、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基础”课的教学困境

(一)教学内容枯燥,缺乏时代感

此处的教学内容不是指“基础”课的教材内容,毕竟作为全国通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这是一本经过专家们千修万改精心编著的,融理论性、学术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精品教材。但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课堂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并非好的教材就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教材提供的是一种大纲式的内容,还需要教育者根据实际情况如时事发展、政策调整、学生特点等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细化和丰富教学内容。假如教育者只是照本宣科的介绍完书本的内容,会降低“基础”课对学生成长的指导作用,更无从谈起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启迪。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知识结构、人生阅历等会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策略单

一、缺乏现场感

我们谈创新创业教育,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自我教育的同时也能对教育内容进行内化吸收和外化实践。但纵观“基础”课的教学来看,多的是教师在讲台上的滔滔不绝,少的是学生能对教学内容的质疑反思;多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娓娓道来,少的是学生在“社会课堂”上的实地感受;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指指点点”,少的是对学生内心的倾听与关注。教师与学生感觉不是在一个场域下完成同一个教学过程。

(三)评价方式呆板,缺少动态感

考核测评作为“基础”课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基础”课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或者提交一篇结课论文作为考核成绩,这样就会出现重分数轻能力,重考试轻表现的结果。“基础”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它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是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和法律素养的培养,是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等发展的动态性密切相连的,单单靠理论考试的分数是不能体现课程设置初衷的,也不能对学生日常表现、实践能力培养、品德完善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基础”课教学改革需处理好的关系

(一)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要转变一个误区,不要一提改革课程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力度就是要减少课堂教学的教学时数。相反,要在“基础”课课程教学实践中巩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不能以任何借口冲击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理论灌输和教育引导。没有系统性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也往往会呈现“放羊”状态,最后变得“有其名而无其实”。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中强调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发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对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更要求教师在教学主导作用发挥的艺术性。尤其是对“基础”课而言,课堂上观点可以各种各样,但主流价值观念就只有一个,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意识形态的“大是大非”理由上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三)学生课堂表现和现实表现的关系

我们的教育是言行一致的,不能出现学生在“基础”课堂上表现得明理识体,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撒谎违纪。因为“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并非同一人,所以“学”和“行”是分离的。这就需要我们综合考核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不要仅仅将“基础”课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而要主动与学生辅导员对接,延伸课程考核点,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统一。

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基础”课教学改革路径深思

(一)更新理念,营造“基础”课良好教学效果的教育氛围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基础”课教学实践改革提供了方向,要让“基础”课“活”起来,真正“管用”,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高校要重视“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不能认为课程开设了就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了,要转变“基础”课是政治理论课的狭隘认识,突出课程的时代感,整合课程相关教育资源,使“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的人生指导课。
最为基础的就是高校领导不能认为“基础”课只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事情,学校的各个部门其实都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因此,要从“基础”课教学设计、实训平台、教师遴选等各个方面全面统筹学校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到“基础”课的教育教学中来。

(二)重视教师业务素质和修养提高

“经”好还需“好和尚”来念。“基础”课当前最为紧要的是如何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课堂体系的有效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是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使其对“基础”课的编著背景、编写体例和内容布局等有清晰的掌握,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时事政策的学习,让教师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走向,如在谈到理国内容时,假如教师能对钓鱼岛的历史发展和国家在此理由上的外交政策有所掌握,那么,在对学生讲授时就会使学生更加形象和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二是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道德教育仅靠“嘴皮”是很难收到效果的。在目前的“基础”课教学论文导读:如教师带着个人情绪在课堂上讲一些看法,很可能就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也会使教师形象在学生心中大打折扣。因此,“基础”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守住底线,明确责任,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三)重视教学策略的改革创新良好的教育目的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策略实现,要使“基础”课真正发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人生境界的作
中,年轻教师有着较大的比例,年轻教师限于自身阅历和人生成长的经历会对“基础”课的内容有着深浅不一的理解,同时年轻教师面对着住房、晋级和职称的压力等,有时也会对社会的现实理由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意见,假如教师带着个人情绪在课堂上讲一些看法,很可能就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也会使教师形象在学生心中大打折扣。因此,“基础”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守住底线,明确责任,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三)重视教学策略的改革创新

良好的教育目的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策略实现,要使“基础”课真正发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人生境界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学方式的转变。要重视启发式教学策略的应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在教学互动中增知识、长见识、得成长,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基础”课的课堂充满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要重视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将课本生硬的说教变成有声有色的声影,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多媒体、新媒体等技术的运用中接受教育内容;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通过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基础”课课外考察和理论讲授的有机结合。

(四)健全课程的考核体系

“基础”课不是一考就完成任务了,也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要注意“基础”课考核的动态性、系统性。要注意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考查,这就需要“基础”课任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建立联动机制,及时汇总学生的日常考勤、活动表现等等,并对学生的表现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评估,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激励表扬;要优化课堂考核分数和实践教学过程分数的比例分配,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在书面考核中,应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理解内容,优化题型设计,以案例剖析等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禹规娥.议程设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2]贲国栋.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深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
[3]潘友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新探[J].教育探索,2011(3).
[4]臧宏,王立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由式专题教学的深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
[5]张云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念浅议[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