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小”学科 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75 浏览:16347
论文导读:
音乐几乎是中学所有学科中最“小”的学科了,课时少、教师少、作业少、考试少……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学校不重视音乐课,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一些学生也觉得上不上、学不学、学什么都无所谓。面对这些,我开始了不断的深思和实践:如何把“小”学科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如何最大程度地引发并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如何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教育功能和音乐教育的价值,等等。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对情感的影响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有力,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施教者与受教者凭借音乐审美媒介交流审美信息,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音乐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审美取向理由时,不应随波逐流,袖手旁观,而应想方设法解决理由,将学生引到健康、正确的审美轨道上来……
曾经有段时间,到处都是周杰伦、任贤齐等歌星的流行歌曲,很多中学生对这些通俗音乐大为追捧,对经典音乐却嗤之以鼻。当我在课堂上问“你的信仰是什么”时,竟有学生脱口而出“我的信仰就是周杰伦”。这样的现实令我深感不安和担忧。当时,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喜欢的通俗音乐、摇滚音乐,以为这样就能体现“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以为这样就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当然,通俗音乐有其审美价值,但如果一叶障目,则表明学生在通俗音乐的认识和审美标准上出现了偏差。
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节音乐实践课《西方通俗音乐掠影》,旨在让学生真正了解通俗音乐,提高对通俗音乐的认识,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
课前,师生共同选择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以及现当代通俗音乐的典型内容作为教学材料,并给学生提出理由,如什么是通俗音乐,通俗音乐有什么特点,其社会功能是什么,其历史沿革怎样等。
课上,师生共同发现理由、解决理由,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联想、想象、理解、表现、创造、评价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聆听、分析与研究,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各个时期都有通俗音乐。通俗音乐大多来自民间,有着很强的娱乐性,同时也拥有广大的听众。经过历史的考验,各个时期的精品被保留下来,成为今天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而那些糟粕或昙花一现的作品则被人们无情淘汰,今天的通俗音乐同样具有这种特征。
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音乐课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最终创造美,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音乐教育就会显得不完整,如同演奏一首曼妙的乐曲中丢掉几个音符那样令人感到遗憾。通过探究,学生基本明确了通俗音乐发展的历史沿革、基本特征、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等,也明确了欣赏通俗音乐时应有的审美标准。
实际上,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直接理由就是音乐教育中的“单向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多的是传授和灌输,鲜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不可能在音乐学习上形成师生之间的和谐沟通与理解。教师总是试图用语言诠释音乐,告诉学生这段在讲什么情景,那段在表达什么情绪。学生的心中则充满了各种“为什么”,脑海中充满了对音乐的好奇,面对教师的讲解和结论,学生往往流露出不解的表情。其实,对同样的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应该是很正常的,正是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才为人们的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创造性音乐思维活动奠定了基础。
若想在音乐教学中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产生美好的“化学反应”,必须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更多地感受、体验、深思和创造。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民族文化是表明民族本性、民族尊严、民族意志的标志。”《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然而,很多学生对中国民歌不感兴趣,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民歌是最难听的音乐。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民族音乐的美,实现“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呢?
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又见茉莉花》一课,选择东北和江苏两首《茉莉花》,通过对比来引导学生深思:同为《茉莉花》,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学生聆听两首作品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他们认为,除了音乐本身外,还有地理环境、语言及语音特点、地方文化传统及文化交流等因素,影响着音乐风格的形成。
此外,我还选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片段,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历史和国外,进一步深化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学生充分认识到,茉莉花是美的,“小”学科 大学问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中国民歌是美的,《茉莉花》的芳香,已随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漂洋过海、享誉世界,深深植根于世界音乐的百花园中。在这节课的最后我选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中外友人共唱《茉莉花》的千人交响合唱,让学生感悟到茉莉花已经是人们追求纯真、美好的一种象征,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远远超出了音乐本身,超出了《茉莉花》这部作品本身,它既是中国音乐文化的象征,更是人类美好精神的象征。
这节课我没有让学生一味被动地听赏,而是采取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音乐表现,在听赏各种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后,设计一个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茉莉花的环节,学生非常踊跃,有的吹起音色优雅的萨克斯,有的吹响了声音洪亮的小号,还有学生用钢琴将带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茉莉花》演奏得别具一格。琴声与歌声相和,婉转起伏、悦耳动听,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充满了诗情画意。
由“中国民歌最难听”到“《茉莉花》是优美、动听的”,这节课颠覆了学生对中国民歌的认知。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中国音乐及民族精神的审美和认识,更唤醒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音乐是体验的艺术,音乐的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人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因此,音乐教育和教学不能单纯通过讲授来进行,音乐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会有真正作用上的音乐教学。2000年,我曾做过一节公开课,选定的内容是古典主论文导读:的魄力和勇气。当时,学生的足迹遍布各个图书城、图书馆,他们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材料,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此举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锻炼了学生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力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尽可能丰富和扩充自己的资料,最后与大家分享、展示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学生以《英雄
义音乐作曲家贝多芬。众所周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享誉全球,他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更是激人奋进,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因此,有人倡议从“乐圣贝多芬”这个角度去诠释这节课。但在备课过程中,我开始思考,此课若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就一定要让学生多想、多做,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几番深思,我把主题定为《我心目中的贝多芬》,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去了解、去认识。
之后,学生便开始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选定学习策略等相关活动。当时,信息技术还不是十分发达,让学生在课前自主进行“预习”,针对教学内“小”学科 大学问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容提出有针对性的理由,并自行查找资料,确实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魄力和勇气。当时,学生的足迹遍布各个图书城、图书馆,他们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材料,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此举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锻炼了学生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力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尽可能丰富和扩充自己的资料,最后与大家分享、展示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学生以《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为依据,认为贝多芬是一个英雄,是一位伟人。有的学生从《致艾丽丝》这首作品出发,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感情丰富又浪漫的人。还有学生以《小步舞曲》为由,认为贝多芬是一位高雅的绅士。亦有人以《田园交响曲》为例,认为贝多芬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通过展示、讨论、交流等形式,学生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并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
这节具有探索作用的音乐课,进一步坚定了我在音乐教育中运用“自主学习”模式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试图用华丽的语言去诠释音乐,好的音乐教学过程应体现为多种有利于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表现活动、创造活动等,同时将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融进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中自然地学习。
我坚信,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将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真正提高其审美能力,实现音乐教育的本质作用。
众所周知,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有其自身理由和特定条件,音乐作品亦不例外。历史背景、文化氛围、技术发展,甚至作者的情绪情感都会影响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最终以不同的音乐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音乐中的要素,即节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音色等将直接为刻画不同的音乐形象,表达不同的音乐情绪服务。
在一次高中音乐课上,我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及历史背景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时,一个学生突然打断我的话,他说:“听音乐就是为了娱乐,没有必要知道这个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没有必要分析音乐要素和历史背景。”这一席话打破了课堂的平静,表示赞成并随声附和的、发出怪笑的、表示反对的……课堂一片混乱。我努力保持镇静,克制自己的情绪。我没有批评这位同学,反而感谢他给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我请大家课下再继续讨论这个理由。
接下来的几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显然,有些学生的音乐审美还停留在浅层次,而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不能作壁上观,我要把这节课继续上下去。
于是,我抓住此次偶发事件,精心策划了一个音乐主题班会。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方式解决理由。这个设想得到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学生也积极响应,认真准备,并将此次班会自主命题为《徜徉乐海,心灵翩跹》。
一个回放课堂教学情景的小品拉开了班会的帷幕。随后,学生分成两组,针对“欣赏音乐作品到底要不要分析音乐要素和了解历史背景”的理由展开辩论。通过激烈的辩论,学生自己发现理由、解决理由,在聆听中分析,在深思后讨论,多个回合下来,原来对音乐持“娱乐态度”的辩方对音乐欣赏有了新的看法。学生认识到,在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中,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休止,似断似续的音乐,表现了祝英台羞怯、有口难言的内心情感。接着,由小提琴、大提琴奏出缠绵而深情的对答旋律,将梁祝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难舍难分的情景惟妙惟肖、细腻亲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诗情画意,引人遐想。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合唱《保卫黄河》,那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的轮唱,也正是作曲家通过音乐才表现出了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使人感受到抗日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的必胜决心。
这次音乐主题班会,将音乐学习变成学生自身内化的过程,为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自己深思、分析、提高,一些学生从反对音乐文化和内涵的学习,到乐于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不可不说是教育智慧的神来一笔。此次班会,成功开启了所有学生对音乐全面认识和了解的一扇门。
通过此次班会,我也产生了进一步的深思:音乐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音乐家,但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通过音乐学习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提升个人的艺术审美品位,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享受音乐赋予的生活乐趣。另外,对于学生提出的理由或不同认识,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从此不愿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教师应该珍惜教学过程中学生发出的不同声音,做到求同存异,有“异”才会有碰撞,有碰撞才会迸发出火花。
我热爱音乐教育,在25年的音乐教育实践之路上,我一直在深思和探索:教育是什么,音乐教育是什么,我们应该通过音乐教育赋予学生什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在这条不断求索的路上,我要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顺应每位“梦想种子”的成长规律,关注生命本身,着眼当下和未来,与大家一起欣赏音乐教育赋予未来的美好风景。
(作者系北京市八一中学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钱丽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