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地方性院校《汽车构造》实用性教学改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283 浏览:97655
论文导读:型给教师带来的要求是偏向实践的“双师型”。需要教师理论和实践并重,既要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又能胜任实践教学,同时对汽车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以及一些前沿性的研究要有很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给学生启发性的实践带来有效有益的课题。这要求地方院校教师转变思想,由“学者”向“技师”型转变。转变以前只注重理论建设而忽
【摘 要】 地方性本科院校《汽车构造》课程实用性教学改革途径主要是: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现场教学,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编写校本教材,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
【关键词】 本科院校;汽车构造;改革;现场教学;开放实验室;双师型
一、引言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是现阶段提出的关于职业教育改革明确提议,同时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战略部署。之所以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首先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其次,转型是地方本科院校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迫切需要。新形式下地方性应用型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学生,让学生掌握某一技术领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大学理论所结合,这种改革和创新正是通过课程的改革传递到学生。
《汽车构造》是汽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汽车专业教育的必修课,该课程系统的对汽车发动机、底盘结构、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汽车结构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在大部分院校《汽车构造》的教学中,往往以理论的讲解为主,忽略了实践认识。为适应实用性高校改革,结合本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在《汽车构造》教学过程中本文从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 建设开放性实验室、采用校本特色教材、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实践改革的具体措施。

二、实用性改革举措

1、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

传统《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室进行理论教学,各个实体的实践拆装环节再到实验室进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理论和实践环节在时间和空间造成隔绝。汽车构造课程的实体性和直观性决定了教学策略的不能脱离实物,为转变现有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宜采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即用对照实物讲解和演示。根据章节内容的需要,将理论课和实践环节整合为学单元。在实验中心设置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的理论讲诉和现场的实物讲解相结合,可以利用现有的试验台架、解剖模具辅助课堂讲解,教师随时在实物面前进行现场教学,同时让学生通过课本和实物对比,找出实体结构和教材知识的异同,通过对照分析,使学生们熟悉所学知识的要点,同时又能对实物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可以进行实体的拆装分析,这样不但学习了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动手能力。
建立理实一体化实验室,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拆装实习融为一体,教学环节更加集中、高效。这种课堂与实验室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基本知识,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汽车构造的教学质量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2、建设开放性实验室

汽车构造课程内容较多,在很多院校为了便于整个构造的学习,往往把上、下两册内容放在同一学期,这样一来造成内容较多,课时紧张,实践课时量有限,完成汽车所有部件和总成的拆装认识不太实际。为克服这种少课时多内容的教学策略,应建立开放性实验室,让学生可以自由参观学习,使学生可以更有效的对课堂学习知识进行回归总结,同时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开放性实验室不但做到时间上的开放,也要做到内容上的开放,学生们可以随时到实验室去观摩学习构造的知识,并可在宣传讲解牌的指导下动手进行简单的拆解和组装。可利用实验实训中心现有场地,建立专门的开放场所,摆放发动机及底盘各个拆解部件,让学生自由的接触、学习、参观。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不仅为《汽车构造》的教学服务,也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同时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采用校本特色教材

大部分院校教材采用吉林大学陈家瑞主编的《汽车构造(上、下)》,该教材虽然经典详细,但有些内已容较为陈旧,与现代汽车技术发展脱节,如第四章汽油机供给系统依旧沿用化油器的供给方式,而化油器结构在汽车上早已经淘汰,部分内容不适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地方院校的特色进行适当删减、添加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步骤。同时校本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理实一体化,在内容编排上做相应调整,根据模块化、项目化、科学合理的更新教学内容,参考理实一体化实验室的条件,在教材中引用本实验室拥有的具有代表性车型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向对接,并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有针对性地融入其中。

4、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搭建校园网教学平台。将授课录像、多媒体课件、规范的拆装视频以及发动机和底盘各个系统相对应的视频、音频、动画系统性的归纳整理,建立有针对性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构筑《汽车构造》教学网络平台。同时设置学生交流模块,把学生优秀调研论文、实践总结、科技创新引入其中,不断利用学生的经验、实践、将传统的教学资源网络化、长期化,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新型知识拓展到里面、对学生反馈的理由进行详尽的解答。课程教学平台的搭建,使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兴趣点进入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与协作,使教学过程管理更加科学化。

5、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院校的教师大都是传统高校培养出来的学术性人才,而实用性教学改革转型给教师带来的要求是偏向实践的“双师型”。需要教师理论和实践并重,既要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又能胜任实践教学,同时对汽车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以及一些前沿性的研究要有很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给学生启发性的实践带来有效有益的课题。这要求地方院校教师转变思想,由“学者”向“技师”型转变。转变以前只注重理论建设而忽略实践能力的现象,在以后的培训、学习中,高校教师要更多从实践角度出发。同时高校要建立相应的实践考核机制,不要唯科研论文定指标、派任务,更多从实践创新角度鼓励教师的参与,大力积极推动“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
论文导读: 刘世达(1987-),山东单县人,硕士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助教.上一页12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教育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更要从实用性培养出发,让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同时具有实用性强、动手能力强的素质。本文对《汽车构造》实用性教学改革分析,从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网络平台的搭建,结合校本教材的编写、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举措综合灵活地应用到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之中,使传统教学的抽象思维和新型的实践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的传导到学生身上,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学术型的专精,更要有应用型的技术,将传统的教学和新型的改革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邱丹卓,李春青.应用性本科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6(6).
[2] 廖连英.汽车构造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4).
[3] 朱为国.汽车构造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9(6).
[4] 郑立新,李国昉等《汽车构造》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农机化研究,200

2.8(3).

[5] 姬芬竹,高峰等.提高“汽车构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9.9(9).
【作者简介】
刘世达(1987-),山东单县人,硕士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