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传播力,另一视阈下教育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727 浏览:33750
论文导读:
教育教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传播的过程,包含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与组织传播到大传播的形态。因而,学术界专门有教育传播学这一研究范畴。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过程中的要素传播力,另一视阈下的教育教学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噪音以及反馈。引入到教育学领域,它们分别可以和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手段)、学生、教学效果相对应,另外,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干扰(噪音)和教学反馈。
我们从日常教学情境中可以明显察觉到传播力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互动主体,这一点与教育学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定位有所差异,因为从传播视角看,传播双方的地位同等重要。这或许在对教师和学生重构定位方面,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
教师的传播行为包括对教育信息的收集、加工与传递。其中“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课堂授课。众所周知,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针对性,即所谓的“因材施教”,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必须是他们需要和有用的信息。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反馈”在有意无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行为的反应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实时调整教学策略。“噪音”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因为信息传递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的干扰,因此说,教育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一定的干扰下进行的。教师的课堂授课,不正是在和一系列的噪音作斗争吗?例如尽可能详尽地讲解、重复地强调、引起学生的兴趣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在教育传播媒介方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教育技术为何如此被人们看重?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数字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利用技术手段可以极大程度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另一方面,新媒介的介入,必定会使学习者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发生转变,这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又一新领域。
教育传播系统当中,有多方面有形或无形的因素影响着传播效果,一些因素如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认知风格、文化背景、主观态度、情绪和情感等,无时无刻不在操着整个教育传播系统的运作。保证和提高教育传播效果的策略,无疑是最大程度地优化各个传播环节。基于传播的“双向互动”特性,我们发现,及时评价和反馈,是教育传播过程朝着最大优化结果发展的保证。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xjylw/lw11944.html上一论文:简述民办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理由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