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一点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049 浏览:144095
论文导读:
《心理访谈》栏目有这样一句话:“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未成年人更是如此。《中国青年报》曾刊登文章〈三成小学生心理有理由〉,这绝非危言耸听。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学习、饮食,身体健康的同时,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心理教育。

一、学生心理理由类型及形成理由。

1、缺爱型。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攀升(父母离婚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心理摧残的过程)和外出打工族的增加,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在缺少父母关爱的日子里,易造成孩子孤僻、自卑、焦虑、缺乏自信心的心理。
2、溺爱型。独生子女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背后是自我中心意识强,自立自理、人际交往能力弱,喜欢表扬,喜好攀比,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接受不了,易造成虚荣、自负、嫉妒、敏感、不稳定心理。
3、贫困型。“贫困生”理由是一个令教师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的理由。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和自身经济贫困的现实,由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易造成自卑、敏感、嫉妒、消极心理。
4、学业型。一是优等生,学习一直刻苦努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家长寄予无限希望和寄托,教师呵护,同学羡慕;而繁重的学习压力又造成身心俱疲,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担心被别人超过,失去自己的声誉。二是“学困生”,学习成绩差,能力不强,日常行为得不到家长、老师的认可和表扬。久而久之,觉得自己“天生智力差”,“什么都干不成”,因而灰心丧气,甚至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易造成孤僻、焦虑、自卑、叛逆心理。

二、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措施。

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并非朝夕之功,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来关注。作为教育部门,应当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个体差异,结合存在理由,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班主任教育为主阵地,突出重点。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了解每个学生心理状况,掌握学生心理动态。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那些存在某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及时表扬和肯定;善于和学生沟通、交流,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善于用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

2、以学科渗透为主渠道,面向全体。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将心理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充分利用自己所教学科蕴含的良好心理教育因素,把握教学最佳时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意志、性格等。运用学科教学进行心理教育要注意几个理由:(1)要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2)要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3)教师应平等、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构建出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

学校在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外,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逐步领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策略。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举行故事会、演讲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召开“学习中的苦与乐”、“给自己画像”等主题班队会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明确学习和生活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充分发扬自身优点,努力克服不足,推动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4、以家校联合为依托,营造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因素。教师与家长通过面对面的有针对性的探讨,能够解决许多实际理由,巩固和推动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意见栏、家访等多种形式,加强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家校达成共识,指导家长掌握教育学生的科学策略,统一教育要求,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是推动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保证。
总之,学生心理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教育会越来越重要,学校也将成为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战场。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实践,才能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导航!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kjylw/lw20545.html上一论文:谈述推进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