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存在缺陷及完善思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180 浏览:73000
论文导读:产带来的经济利益已经低于或未来将低于预期是就属于的内部减值迹象。当企业资产的价值当期大幅度贬值,其降幅远大于正常使用或因时间推移而带来的正常贬值速度,或企业所处的微观和宏观环境发生变化,如;资产所处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当期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酬劳率已经提高,影响到企业未来计算流量现值的折现率
摘 要: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这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更引发了一系列的探讨。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其实施仍存在一定障碍,在应用中也出现了较多理由。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则应用中产生的理由进行探析,然后通过分析理由,提出了加强人员素质,强化市场监理和管理,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以适应新准则并对其进行更新和完善,建立完善的资产减值信息披露制度等对应解决方案,使我国的会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资产减值;可回收金额;成本;公允价值
一、引言
长期以来,资产减值会计理由一直是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国际会计准则认为资产减值就是资产账面金额大于可收回金额部分的差额。而我国的会计制度则强调预计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减值就是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在我国的企业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企业为了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如实的反应企业未来获利的能力,企业就需要通过确认资产减值,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同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当期应纳税款,增加自身积累,也需通过资产减值的确认。另外,要使信息使用者及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同时相信企业抵御风险和盈利能力得到加强,就要通过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确认资产减值。基于上述理由,我国于2006 年初正式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并于2007 年1 月1 日起正式实施。我国出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我国会计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规范了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新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是,从客观方面来说,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不管是在企业实际的应用方面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即便有了准则的颁布,也还存在不足和理由,因此有必要对资产减值准则的相关理由进行探讨。

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相关概述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及披露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计提策略和时间也做出明示,力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同时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并不顺利,出现了不少理由。

(一)资产减值的含义

资产减值是指因外部因素或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发生转变而导致资产使用价值降低,致使资产未来可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其现有的账面价值。

(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内容

1、资产减值会计准则适用范围及特点

新准则规定包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其中特别规定的减值处理有存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可以转回,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由于按公允价值计量不计提减值的情况。
除特殊资产项目(如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等)外,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是新准则最大的特点。原会计制度和国际会计准则都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

2、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要点

(1)资产减值的确认
资产减值迹象的确认可分为内部迹象和外部迹象。
企业的资产如出现闲置或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提前处置;资产陈旧过时或实体已经损坏,或企业有证据表明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已经低于或未来将低于预期是就属于的内部减值迹象。
当企业资产的价值当期大幅度贬值,其降幅远大于正常使用或因时间推移而带来的正常贬值速度,或企业所处的微观和宏观环境发生变化,如;资产所处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当期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酬劳率已经提高,影响到企业未来计算流量现值的折现率,而使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是其主要的外部迹象。
(2) 资产减值的计量
新准则规定,若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因此,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关键是确认多少资产减值损失以及认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根据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定义,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关键步骤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流量的现值二者的计量。
(3) 资产减值的披露
新准则规定,当期应当确认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金额;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并应在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重大资产减值损失的理由及当期确认的重大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及可收回金额的确定策略。若存在提供分部报告信息的,还应当披露每个报告分部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

三、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存在的缺陷

新准则对计提资产减值的时间与策略做出了明示,对减值迹象具体的判断、确认、计量与披露等一系列理由也进行了规范。但是,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时间不久,各方面并不完善,准则也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时常会碰到各种理由,这也使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深入和广泛地实施并不顺利,受到了不小的阻碍。

(一)资产减值确认存在的理由

1、资产组划分难度大

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也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划分标准,财务人员缺乏对流量的测算经验,预测长期流量的难度较大,因此其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资产组是最小的可辨认的一组资产,其特点是基本上能够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其他组别资产的方式创造流量。因此划定资产组需要一个明确的标准,虽然新准则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企业经营方式的灵活多变,"解释和指南"难以面面俱到,给资产组的划定增加了操作难度。

2、资产减值迹象不易判断

对减值迹象的判断是否准确是影响减值结果的主要因素。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减值迹象的判断,按与企业的关系分为外部迹象和内部迹象。而外部市场受技术、经济、法律等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较大,现今资产价值的公开程度不高、信息传递并不通畅和市场的不成熟都给减值迹象的判断带来了困难。而在内部迹象方面,准则规定的判断迹象对于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判断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大多企业对于资产减值的判断多为原则性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导致了内部减值迹象的判断不准确。所以不论从内部迹象还是外部迹象来看要判断资产的减值迹象并不容易。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hjdshlw/lw26248.html上一论文:试析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