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中国社会音乐教育目前状况及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166 浏览:83975
论文导读:
摘 要:在整个国民音乐教育中社会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建成完整的社会音乐教育工程需要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互补。社会音乐教育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一个民族对音乐的认识具中国社会音乐教育目前状况及策略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有重要作用。另一个方面,由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一些条件,使得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受到一些制约。
关键词: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终身教育
1007-0125(2014)08-0065-0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音乐教育迎来了春天。接下来我们了解下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些特点和新课标中音乐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之后我们将谈一谈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的必要性及回顾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路程。然后结合当前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的目前状况,提出一些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理由。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应该在发展社会音乐教育方面做出最大的努力,并将其与建设和谐社会联系起来。

一、当代社会音乐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改革开放给了社会音乐教育新的发展

我国的社会音乐教育在这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有了巨大显著的发展。业余音乐的考级、音乐的培养在这当中是非常重要、活跃的一部分。就像所有很多事情的诞生和发展一样,中国的社会音乐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当然不是平白无故,它是基于这两个主要的条件:首要的条件当然是改革开放,政治与经济的迅猛发展,无论是思想上和经济上中国人都具备的发展社会音乐教育的条件和能力。另外一方面是老百姓在生活物质条件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后,开始追求精神文明和文化素质,都想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社会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和多数的事情一样,并不是将一切想托了再做,而是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事业在这三十多年发展以来,发展中充满着迷茫和混乱。基本上成了专业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育的补充,所以社会音乐教育就缺乏一点理论的指导和应该具备的独立的品格。

(二)社会音乐教育对与社会的好处

音乐、人、社会三者间有这非常密切的关系,社会音乐教育的物质条件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同时,音乐教育也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对于维护社会良好的秩序,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社会音乐教育在这当中能发挥它强大的作用。大力发展社会音乐教育事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的主要核心在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文化的和谐则是社会关系和谐的内在基础,音乐艺术的建设就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种。

二、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

(一)学校的音乐教育

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往往是些从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最有代表性、最基础的作品来作为学生的教材,这些作品对于学生去认识音乐有着广泛的指导作用。对于学校的音乐教育,我认为应该交给学生的是一些基础、普遍的音乐知识,不要把一些复杂、高深的音乐给学生们讲解,这会固化他们的思维。当然学校的音乐教育也是一门学科,这样系统的知识、技能的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学校的音乐教育一般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去认识音乐世界。所以学校不仅要重视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在加上老师的教学引导才能更好的做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

(二)社会音乐教育

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不同,它主要指一些社会上的文艺单位、团体、个人对受教成员的音乐教育活动。社会音乐教育有三个特点:全民教育、终生教育,过程重于结果。人的素质成长中,其中音乐会对它产生重要的作用。因为每个人天生就能感知音乐,它能对人的心灵产生一个直接的作用,当然每个人对于音乐的感知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社会音乐教育的目的就在与通过对人在音乐上的教育,培养和提升人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三、目前社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理由及解决策略

当前普遍存在的理由是社会音乐教育过于追求功利性。音乐教育的功能被社会音乐教育转移到经济功能上,由于主办业余音乐考级可以获得比较可观的收益,致使很多音乐教育机构争相举办业余音乐考级,拉学生、乱发证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这就导致了考级的混乱。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应该坚决给予打击,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加强业内的监管力度。
终身学习对于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的人们来说已成为共识。我国要建设学习型的社会,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也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必定的归宿。这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才能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朱则平,廖应文.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亚军.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儿童多种能力的培养[J].音乐大观.2012.
[3]毛由云.新时代背景下笔者在中学音乐美育过程中的点滴心得[J].安徽文学,2010.
作者简介:
陈志红(1975-),女,汉族,湖南长沙人,长沙师范学院,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gzbzrlw/lw37945.html上一论文:谈述加强自身修养,用爱诠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