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教育之病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201 浏览:90763
论文导读:
我们的教育病了!
钱学森的“世纪之问”,问出了教育的尴尬和病症。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可能有很多理由,但有一点是大家都明白却始终无法解答的,那就是打破以“听话”为核心的教育文化,让孩子学会独立深思,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学会批判。
学问,非问无以成学。而我们如今的教育文化,不是让学生学会提问,而常常是让学生“多学一点,早学一点,学深一点”。“听话”成了好孩子的代名词,学生习惯于无条件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和观点,丝毫不会怀疑老师讲授内容的正确性。这是深入教育骨髓里的“病毒”。
据说,在许多犹太人家庭里,碰到放学回家的孩子,第一句话往往是:“孩子,你今天提理由了吗?”而我们很多家长常常会问自己的孩子:“今天,你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这种差异反映了家长的关注点不同,也反映了文化的不同。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一个理由比解决一个理由更重要。这些学习常识、教育常识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是基于讲授和被动接收。有人曾这样概括学生的学习生涯——“平时记笔记,临考背笔记,考时默写笔记,考完扔掉笔记”,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严重缺乏质疑、争鸣和批判精神。曾有人形象地比喻今天的学生是“移动生物硬盘”,是知识的容器,这是对今天教育的有力讽刺。
蒙文通是一位史学大师,他晚年曾任教于四川大学。他那与众不同的考试方式让学生记忆犹新。其他老师考试都是老师出题考学生,而蒙文通的考试方式则是让学生出题问老师。考场也不在教室,而在四川大学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陪蒙先生喝茶,喝茶之际,由学生向先生提问,蒙先生回答。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蒙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
这样的考试方式着实让人感到新鲜,但蒙先生的考试方式不只是“新”,“新”的背后还体现了“高”,“高”就“高”在这种方式真正将学生变成了考试的“主体”,过去出题考试的权力在老师那里,现在把出题考试权还给了学生。而让学生向老师提理由的能力层级远远高于老师出题让学生解题的能力层级。学生从原来的被动解题变为主动出题,无疑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新和升级。
李政道说,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提理由需要好奇心,提好的理由需要想像力,提出质疑和反问需要批判性思维。学生作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究者,其学习应该以深思为基础,敢于怀疑,随时发问,让质疑和发问成为一种常态的学习方式和重要的学习精神。我想这才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才是祛除教育之病的根本。
【原载2014年9月17日《中国教师报·网评天下》】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gfjylw/lw41295.html上一论文: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衡量全球公民教育成果的关键指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