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弹性教育制度实施思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57 浏览:155539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企业人员配置机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从设置弹性的教学计划、构建弹性的课程体系、建立弹性的考核制度三方面阐述了弹性教育的实施思路。
关键词:弹性教育;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办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的人员配置机制越来越市场化,一旦员工不能胜任新技术,不具备综合能力,又及时给自己充电,那么往往就会被淘汰,所以企业需要作为技能人才输送的高职教育必须同时兼顾企业和学生的双重需求。为此,教育部适时地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在办学方向、办学模式、办学机制和政策措施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而这里指的政策措施就是要推行弹性学习制度。本文将结合高职教育的一些教学实际,浅谈弹性学习制度的实施思路。

一、设置弹性的教学计划

要想真正在教学管理中引入弹性机制,首先就应该制定弹性的教学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计划是有弹性的呢? 首先,应该根据社会需求确定毕业生标准,明确需要传授给学生哪些专业知识、培养哪种专业技能,怎么样传授这些知识和技能。教学计划应该能调整或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能做出最迅速、最准确,并行之有效的反应,保证应有的教学质量。例如,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中,由于受到企业接受能力及环境场地各方面的限制,一方面不可能完全做到按照教学的需要随时把学生带到企业,另一方面,当企业有项目,需要学生参与时,又会打乱常规的理论教学安排。因此,建立常规与动态相融合的弹性实践教学计划才能使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又比如随着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行业标准不断推出,这要求要随时增加本学科领域中新的科研、 科技成果的有关内容,也可能要修改教学内容,剔除过时的东西;还可以允许学生依据实际需要半工半读,适当延长学习期限或分阶段完成学业,允许学生可以不按照课程进修顺序来实现教学安排等等。总之,制定和实施弹性的教学计划,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走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

二、建立弹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弹性是学分制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体系的弹性是指学生选择学校教学计划中规定及开出的各类课程的空间大小。

(一)从课程比例上体现弹性

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众所周之,必修课是学生必须修学的课程,选修课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限选课一般是专业的深化与拓展,由学校规定选修课科目,选修办法;任选课则是指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与能力,为扩大知识面、自我提升等需要设置的课程。如果高职学生可以选择在2~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修满学分,那么,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除了必修课还选择更多对自己有利的课程,所以,弹性的课程体系要求拓展专业面向,挖掘专业内涵,通过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增加课程体系的弹性。

(二)从课程层次上体现弹性

课程体系应该适应不同文化基础、不同发展方向(升学或就业)及不同专业要求。例如根据学生的英语过级情况和专升本要求开设必修课基础英语(针对英语)、选修课提高英语(针对英语四级)和拓展英语(专升本);又例如根据数学课的难易程度及专业对数学的需求,开设必修课高等数学基础(大一开设),开设选修课水利应用数学、电力应用数学、经济应用数学等应用数学(大二开设)。学生学习不同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发展方向和就业岗位的学生的需要。

(三)从课程开出的频率上体现弹性

课程开设周期越短,学生的可选择性越大,学分制弹性也越大。所以转变以往学年制一年一个开设周期的做法,在师资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做到每学期都开设所有课程,甚至可以做到“全天候”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可以提前修完课程或者延后修完课程。

三、建立弹性的考核制度

弹性教育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学分制下的弹性考核标准,要体现国家颁布的行业标准、企业用人标准以及学校和地方的实际情况等。在具体的科目考核中要综合过程与结果、校内与企业、学生自评、互评与老师评价等评价策略;考核可分为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可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转为重修,重修不应该限制次数,,如果因为一些客观理由,导致没有及时参加重修考试或者重修没有通过,可以按照学校规定用某些课程或者参与的某些企业项目代替;若学生对某课程所取得的考分不满意也可按有关规定交费重修,最后以最高分记入最终成绩;学生在全国的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资格认证等考试中合格的课程,学院应该批准免修,并制定一定的替代标准,按标准折算成绩并给予相应的学分。
综上所述,实施弹性的教育制度,最终受益者还是职业院校自身,所以学院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使弹性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把高职教育改革推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马永春,李洁,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深思[J].时代教育,2010(03).
[2]李懋洲.建立高职教育弹性学制的学籍管理模式深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1).
[3]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比较[J].职教论坛,2001(01).
[4]袁静.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下弹性学制的深思[J].职业技术教育,2004(12).[5]娄玉琴.高职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1(1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终身教育视角下高职学院弹性学习制度建设研究”(编号JYT110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fzjylw/lw20506.html上一论文:简述近代河南教育督学制度之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