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中学生感恩教育几点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55 浏览:20848
论文导读:
我是一名初中班主任,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了,见证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见证了我所在的学校由过去的粉笔、黑板教学到多媒体教学,由简陋的校舍到明亮宽敞的教室、一流的体育馆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的发展历程;培养的一批又一批学生已成为国家的建设者。这是令我非常欣慰的。近年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感到,虽然物质的丰富、科技的发展、各种设施的完善给学生成长创造了优越条件,但是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从近年来所带的班级看,有的学生缺乏对生命价值的认知,缺乏对人生理想目标的追求,缺乏对父母、师长的认同,缺乏对同学的友爱,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素质教育的缺失,引人思考。加强感恩教育是当务之急,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我结合工作实际,浅谈三点深思。

一、着眼未来,统筹谋划,切实把感恩教育摆上重要位置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教育应站在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把感恩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中之重,纳入教育重要内容,着力培养学生感恩时代、感恩社会、感恩集体的美好情怀,塑造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报效祖国的美好人格,引领学生不断地走向崇高境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从顶层设计入手,推进感恩教育。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学会做人的支点,是培养学生追求一切美好的强大精神力量的起点。近些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亲身经历,使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国家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 轻德育”的理由比较突出,导致了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素质教育的严重下滑,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认为,教育应站在国家层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从顶层设计入手,坚持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举、感恩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切实把感恩教育纳入教育总体规划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各级教育职能部门应按照教育总体规划部署,科学安排布置教育工作,把以感恩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做到有布置、有措施、有监督、有考核,以此推进感恩教育。
(二)从学校教育入手,强化感恩教育。学校是开展感恩教育的主体,是开展好感恩教育的关键。我认为:首先,在教育思想上,每所学校都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切实摒弃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的思想认识、尤其要把感恩教育提升到重要议事日程。其次,在教育内容上,每个学期都要科学设置、安排感恩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紧扣时代脉搏,紧扣青年学生的特点,内容丰富、喜闻乐见、针对性强。第三,在教育策略上,每个课时都要采取课件、多媒体等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方式,不断强化感恩教育的效果。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深化感恩教育。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是学生最可亲近的人,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应加强与学生父母的沟通联系,取得共识,达成默契,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不断强化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强化感恩意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教育应着眼未来,统筹谋划,从国家、学校、家庭三个层面,切实把感恩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形成全社会共同重视、共同参与、共同开展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切实把感恩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感恩”是出于真诚,恳切地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感恩是人类最优秀的品德,是学生人生追求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我始终把感恩教育抓在手上,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一)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把握重大节日或重大事件,抢抓机遇开展专题感恩教育活动。每到“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 春节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都会提前设计,精心准备,着手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征文、主题演讲、主题座谈等活动,学生在每次踊跃参与活动中,感悟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真谛,增强了对劳动敬重、对劳动者感恩的情怀;感受到:“军队的强大是国家安全的保障”、“祖国的强盛是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增强了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的情怀。去年我还在西方感恩节之际,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让全体同学知道: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我们中国也有着 “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以此激发同学们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情怀。
(二)围绕学生身边理由,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近年来,我注意围绕学生身边存在的缺乏对人生理想目标的追求、缺乏对社会、父母、师长的认同,缺乏对生命价值的认知、缺乏对同学的友爱等理由,广泛开展经常性实践教育活动。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组织观摩学习,让学生感受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历程的艰难、今天的成就,激发和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深思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目标和人生最求。利用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等有效形式,让学生换位深思、变换角色,以此真切感受到父母的艰辛、母爱和父爱的伟大,感受到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奉献,感受同学之间的亲情友爱。利用学生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作用,更加珍惜生命、珍爱生活、关心他人。利用社区、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公共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为社会做有益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快乐,发挥出感恩教育的倍数效应。

(三)强化学生反哺意(下转94页)(上接92页)识,开展做一件小事活动。每论文导读:

个人成长的每一步无不透着父母辛勤的汗水,体现着父母深沉的爱。但是,在与学生们的交流中感受的却是他们很少能从父母的角度,去为父母想想,去体谅父母生活的忙碌与劳累。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组织 “我爱爸爸、妈妈 ”主题征文,举办 “学会感恩”主题演讲、主题班会,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断强化“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感恩意识;强化“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真挚、最无私,做孩子的应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的教育,强化:“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一个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一个不会爱父母的人,更不会爱事业、爱社会、爱他人”的理念,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震撼。在此基础上,在全班同学中开展了为父母做一件小事活动:即倡导每位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头);给父母写一封信;陪父母参加一次有作用的活动;为父母自制一件节日礼物;承担一次家务劳动;与家长进行一次谈心活动,唤起孩子们心中的感恩情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三、凝聚共识,广泛参与,切实形成感恩教育工作合力

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心灵工程。全社会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强化认识,统筹安排,共同参与,形成凝心聚力抓推进的工作合力。
(一)转变职能,创造优先发展环境。各级教育部门应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出发,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统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原则,深化改革,转变职能,让学校从一个个升学指标中解放出来,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从对分数负责到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让老师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体验教书育人的快乐和尊严。应突出重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形式,优先发展感恩教育。重点挖掘总结、树立推广各地、各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涌现出的方方面面先进典型和好的做法,尤其应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工作在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开展感恩教育的先进事迹,以此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调动积极性,形成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格局。
(二)转变理念,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学校应转变理念,充分发挥感恩教育的主体作用,努力在德育教育上下工夫。一是强化领导。把感恩教育摆上工作日程,与其他教学工作一同安排、一同布置。二是统筹兼顾。在课时安排尽量创造条件,以给予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保证;三是加强考评。应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目标考核之中,做得好的应给予表扬奖励,对于做得较差的应给予批评问责,切实形成一个催人向上、逼人奋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转变方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是情感的源泉,是爱的发源地,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起点。家庭教育比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更直接、更深层的功效。学生家长应转变教育方式,因势利导,言传身教,与孩子多做一些交朋友式的交流沟通,多用自己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博得孩子的认同;多用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孝道,激发孩子的感恩之心;多用自己对同事朋友的关心帮助,唤起孩子的友爱之心。用家庭的互敬互爱、温馨和谐,去培养孩子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智、良好的生活态度,起航孩子远扬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