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52 浏览:15177
论文导读:
新课程标准更注重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和亟待解决的理由.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从教育教学观念、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来探讨数学教学中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挖掘生活素材,指导尝试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需要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情,收集、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注重对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融合起来.
例如,在讲“分式”后,教师可提出理由:小东、小林两位采购员同去一家饲料公司购买两次饲料.两次饲料的有变化,两位采购员的购货方式也不同.其中,小东每次购买1000kg,小林每次用去800元,而不管购买多少饲料.(1)小东、小林所购饲料的平均单价各是多少?(2)谁的购货方式更合算?此题的第一问,考查的不仅是分式的性质,更是分式的运算.设第一次购买的单价为m元/kg,第二次购买的单价为n元/kg(m,n是正数,m≠n),通过列出分式,得出小东的平均单价是m+n2(元/kg);小林的平均单价是2mnm+n(元/kg).第二问,比较两位采购员所购饲料的平均单价,谁的平均单价低谁的购货方式就更合算.利用作差法,可得出小林的购买方式更合算.

二、构建生本课堂,增强实践意识

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数学中,对于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理由,当给出的条件不确定时,一般要分情况讨论,以防漏解或错解.
例如,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角之差为30°,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错解: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大小为x°,则底角为(x-30)°.依题意,得出x+2(x-30)=180. 解得x=80,从而x-30=50.这就是说,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80°、50°、50°.
剖析:错解误以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一定大于底角,从而造成了漏解.实际上应分情况讨论:(1)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大于底角时,同上述的错解;(2)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小于底角时,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y°,则底角为(y+30)°.依题意,得出y+2(y+30)=180. 解得x=40,从而y+30=70. 这就是说,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70°、70°.综合起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为80°、50°、50°或40°、70°、70°.
教师在引导学生训练或操作时,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学会去发现,学会分类.教师讲课时要给学生留出深思、探究和自我创新的余地,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理由,而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理由的结论,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

三、创设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最终以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理由为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后,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理由,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后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例如,在我县开展的创文明城市活动中,有一居民小区要在一块一边靠墙(墙长15m)的空地上修建一个面积为100m2的矩形花坛,花坛的一边靠墙壁,另三边用总长为30m的栅栏围成.试坛的宽.
错解:设长方形的花坛的宽为xm,则长为(30-2x)m.由题意,得出:x(30-2x)=100. 解得x2=5,x2=10.经检验,x2=5,x2=10均符合题意,即花坛的宽为5m或10m时,均能围成面积为100m2的花坛.
剖析:学生在解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时,要注意方程的解不一定是理由的解,因此要根据实际理由确定解的合理性.例题中的x2=5虽然是方程x(30-2x)=100的解,但它不是这个理由的解.因为当宽为5m时,长为20m,而墙的长度只有15m,显然这时不能围成矩形花坛.只有花坛的宽为10m时,才能围成面积为100m2的花坛.
总之,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起于深思,思源于质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理由开始,又在解决理由中得到发展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深思,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zsxjxlw/lw26294.html上一论文:探究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