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传播学生就业状况及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63 浏览:119194
论文导读:
摘 要:从就业单位的性质、就业地区和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三个方面,考察了某师范大学2010-2013年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特点和趋势,比较男女硕士毕业生就业上存在的差异,并对理由进行分析,进而从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维度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传播学;研究生就业;理由;策略
1002-2589(2013)33-0114-03

一、理由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就业理由日益突出,对比2003年的教育统计数据和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每年新招研究生人数从220 007人增长到517 200人,十年间扩张了1.35倍[1]。1传播学专业依然是硕士招生的大热门,全国目前有传播学硕士点58个,其中2007年新增传播学学硕士点25个[2]。
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从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的2005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敌本科生。一份来自江苏省人才市场的统计也表明,2011年高校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86.6%,本科生为90.3%,专科生为9

4.1%,硕士生就业率比专科生低近8个百分点,就业与学历呈现出倒挂现象。

传播学在我国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学科的知识性和实用性的双重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就业面的广泛,另一方面也驱使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很多研究生的择业期望值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和现实可能性,人为地造成了传播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作为研究生辅导员,如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基于某师范大学2010-2013年传播学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了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特点,尝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从就业单位的性质、就业地区和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三个方面,考察了某师范大学近四年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特点和趋势,比较男女生就业的差异。

(一)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如图1所示,2010-2013年传播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首先,国家机关和媒体的从业数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半壁江山,到2013年这两类性质的单位就业毕业生不足1/4;其次,高校和私企成为学生就业的主要对象,2012年和2013年这两类性质的单位都成为就业的首选,2010年去私企工作的毕业生人数为零,而到了2013年超过1/3的毕业生去私企工作;最后,本次统计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趋势,选择私企、国企和高校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逐渐趋同。这些趋势和特点表明研究生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在过去四年里发生明显转变,2011年是传播学研究生就业的节点。
在就业单位性质上,传播类男女硕士研究生的差异不大,私企是传播类硕士毕业生最多的就业单位(男31%、女39%),其次是高校(19%和26%)和媒体(19%和17%),但是男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的性质分布相对女研究生而言,更加均匀,这反映出男硕士研究生在就业中比女硕士研究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二)就业地区分析

如图2所示,近四年江浙沪一直是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地区,2011—2013年毕业后留在江浙沪地区工作的硕士毕业生逐年增长,而回原籍和中西部工作的人数逐年下降,此外2010年与近三年状况有所不同,有约10%的毕业生去了非江浙沪的东部沿海地区工作,而近三年工作的地区范围更加集中。在国家大力呼吁高校毕业生去中西部工作,支援中西部发展的号召下,现实的就业状况却背道而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传播类男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在总体上是相似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都选择在江浙沪地区工作,但也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女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原籍的比例大大超过男生,这可能反映出女硕士毕业生在就业时考虑的因素较多,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竞争力不敌男硕士毕业生的困境。

(三)就业的专业相关度分析

如图3所示,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不高,2010-2013年毕业的硕士生就业单位与所学专业无关的比例均高于完全一致和部分相关,与所学专业完全一致的比例最低,这说明就业工作必须与硕士生的专业培养相结合;近四年的相关度趋势反映出分开-趋同-分开-趋同的循环,这可能说明就业的需求变化对就业形势的显著影响。

三、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反映出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几个特点,首先,工作性质上高校和私企逐渐取代媒体成为学生就业的主要对象;第二,就业地区过度集中在江浙沪地区,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就业单位与专业相关度不高,以部分相关和完全无关为主;最后,男女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地区两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男生就业面更广更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笔者认为出现这些特点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就业观念陈旧

前几年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相对比其他专业容易,就使得他们对就业常持有一种高期望,一心只为寻找与自己专业对口、能够施展才华的单位[3],传播类多年来的就业传统是进入媒体的管理层或担任高校有事业编制的专职教师,尽管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转变,媒体人才饱和,高校已经不再接受硕士研究生担任专业教师,更多的就业机会来自民办学校、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但是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传播类近四年的硕士毕业生中去民办学校或者中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寥寥无几,陈旧的就业观念与日新月异的就业现实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二)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是指从入校那天,硕士生就应该对自己毕业后的工作有一个期望,对自己的特点和专业的特质有明确的认识,并在三年里针对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实践,这样在毕业找工作时才能更有竞争力。然而,硕士研究生的三年生活很多是在盲目中度过的,上课睡觉打零工成为生活的主角,缺乏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意识,硕士研究生的三年仅仅成为逃避本科就业压力的港湾,这样的硕士毕业生就业时必定会因为年龄的增加而更加手足无措。本次调查的140名硕士毕业生中,有过规划和相关实习的人数不足20人,大部分硕士都是在就业中随波逐流,有很多人什么单位什么岗位都投简历,而且是一样的简历,失败成为家常便饭,心理理由接踵而来,最后只能被选择到哪是哪了。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bjslw/lw24183.html上一论文:研究《China Daily》夏季奥运会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