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驱动下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路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476 浏览:17274
论文导读:
摘 要 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着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学历教育社会影响力逐渐减弱,职业培训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受到了巨大影响和冲击。在这一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应采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中存在的主要理由,从而推动民办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双驱动;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路径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3-0071-06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培养各类实用性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数量和规模上获得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我国有民办高校707所(含独立学院303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823所,民办高职院校占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的27%,已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1]。民办高职院校是一种民办性质、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其主要实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对我国以传统公立大学为单一构成的高教领域的必要补充。民办高职院校招收学历教育学生,属于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学校[2]。民办高职院校学历教育是指民办高职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学生,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专科书。
近10年来,虽然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迅猛,但也面对着严峻挑战。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考报考人数逐年减少,公民终身学习、职业培训的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所谓职业培训,是指对准备就业和已就业人员,以开发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其他各类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培训。而民办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职业培训规模很小,重视程度不够,这必定不利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必须顺势转型,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驱动的发展路径。

一、民办高职院校发展面对的主要理由

(一)生源短缺

在发展的最初几年,由于学生报考报到人数多,民办高职院校确实发展势头较好。但随着人口出生率和高考报考人数逐年下降,民办高职院校逐渐面对招生难的理由。教育部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伴随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高考生源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050万,2009年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人,这种态势将延续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多地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多年下降。如图1所示,从2008~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曲线图可明显看出,高考报名人数2010年同比下降了74万人,2012年同比下降了18万人[3]。虽然下降速度得到了一定缓解,但下降趋势未改。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有912万考生报名参加高考,人数较上年减少10万人[4]。
图1 2008~201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二)办学资金紧张

在现有体制下,高等教育经费一直很紧张,民办高职院校和公办高校一样,存在着严重的办学经费不足理由,并已成为制约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总体上看,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收取学生的学费,即使是在办学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多样的民办高校,学费仍占很大比重。国家对民办高职院校收取学费的数额有所限制,一般来说,民办高职院校收取的学费只能满足学校的日常开支,要想有所节余积累,只能通过扩大办学规模、降低办学成本来实现[5]。总之,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仅通过学费很难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种不合理的资金筹措方式如果得不到改善,民办高职院校将会陷入发展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最终可能以破产倒闭而告终。

(三)教育教学与办学定位不符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主要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应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二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创业创新精神,走上社会能创办自己的企业。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和创业创新人才”。但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实际运转中只是把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稍作修改就实施,严重脱离企业实际。民办高职院校只有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制定新的教学计划,设置与专业岗位结合紧密的课程,加大实习实训和创业创新教学力度,实行“双证书”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缺乏专业设置自主权

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几十年的实践看,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不够宽松,专业设置权、决策权、调整权都在教育行政部门,与行业结合不够深入,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不足,结果使教学脱离企业实际和社会实际需求。针对此,民办高职院校要努力扩大办学自主权,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岗位需求变化、地方行业市场化与国际化程度,以此作为专业设置的目标取向,建立以行业、学校、行家组成的专业设置机构,使专业设置真正实现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6]。民办高职院校共同面对的一个理由是办学自主权不够大,不能自主设置社会紧缺的专业,导致有些市场急需的专业仅因为在目录上找不到而无法招生。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教学质量不高

教学质量理由一直是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软肋”。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不足,只能聘请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他们既缺乏相应的教学训练,又没有参与特定的实用技能培训,很难胜任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民办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应聘请有相应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来执教,但聘请这样的教师成本较高,民办高职院校从办学成本的角度出发,只能聘请一些应届本科生、硕士生和返聘一些退休高校教师,出现中年骨干教师断层的现象,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和社会衔接,就业出现困难,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也影响到学校的招生。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bzrgllw/lw42620.html上一论文:关于小事情,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