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0~6岁听损助听后儿童教育目前状况及需求调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82 浏览:24994
论文导读:,summarizedandanalyzed0-6yearoldhearingaidshearinglossaccordingtotheresultsafterthechild'seducationalstatusquoanddemand.Results:①hearinglossHearingaidhearingaidorchildrentoweartostrengthenawareness,butroomforimprovementinhearingresults;②notyetfully
摘 要 目的:了解0~6岁听损助听后儿童教育目前状况及需求。策略:使用自制问卷表《0-6岁听力补偿或重建儿童康复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分别对听损儿童家长及其教师进行抽样调查,根据其结果总结并分析0~6岁听损助听后儿童的教育目前状况与需求。结果:①听损助听后儿童助听辅具佩戴意识加强,但助听效果有待改善;②沟通方式需求尚未全面满足,适性沟通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③康复教育的课程构成和团队不够全面;④安置模式形式多样,但适切性有待加强。结论: 0~6对听损助听后儿童的康复教育应在遵循传统康复教育基础上,切合其更多的特殊需求。
关键词 听损 助听 儿童
:A
Study on the Status and the Needs of Hearing Aid of 0-6
Years Hearing Loss Children's Education
XU Haiyan, LI Zan, MA Yujiao, CHEN Chen, ZHU Yuan, DONG Hongyan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38)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hearing loss 0-6 years to help children's education status and needs to hear. Methods: Questionnaire homemade "0-6 years of hearing compensation or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educational needs rebuilding questionnaire" were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 and their teachers conducted a sample survey,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0-6 year old hearing aids hearing los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fter the child's educational status quo and demand. Results: ① hearing loss Hearing aid hearing aids for children to wear to strengthen awareness, but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hearing results; ② not yet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communication, adaptive communication needs further study; ③ rehabilitation and education programs constitute the team is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 ④ placement patterns in various forms, but the appropriatenes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Conclusion: 0-6 against hearing loss Hearing aid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for children should follow the traditional basis of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tailored to their specific needs more.
Key words hearing loss; hearing aid; children
0 前言
听损是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在我国,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算,现有听力残疾2780万人,占残疾人总数24.16%,其中0~6岁听损儿童约13.7万。然而,随着听力学技术的发展,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被越来越多的听损患者所接纳。然而,多年来的聋童教育理论和现有的康复技术及教育模式是否适合这些新生群体的需要,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针对听力补偿或重建后听损儿童的发展需求,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设计康复教育需求的调查问卷,分别对听损儿童教师和其家长进行调查,以真正了解听力补偿或重建后听损儿童的康复教育需求,为其康复教育提出合适策略,进一步推动我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发展。
1 研究策略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分别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听损儿童教师和听损儿童家长,其中教师81名,家长101名。直接涉及听损儿童个案数共101人,年龄在2~6周岁期间,其中男生64人,女生37人,男女生人数比约为

1.7∶1。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与对部分教师的访谈,自制问卷《0~6岁听力补偿或重建儿童康复教育需求调查问卷》,问卷由康复教育课程、教育沟通方式、教育团队及教育安置模式等四个部分组成。分别发放给听损儿童家长和教师。本研究回收问卷 182 份,其中家长101份,教师81份。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助听辅具佩戴情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耳聋患者选择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电子耳等助听辅具,接受早期干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101名听损儿童全部都有佩戴助听辅具,其中双耳佩戴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5% ;其次,从助听辅具类型来看,主要以助听器为主,人工电子耳的数量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在本次调查中未出现对调频系统的应用;最后,从助听效果来看,适合水平占到了58%,约有8%的个案家长明确表明辅具助听效果差。可见,听损儿童助听辅具的运用意论文导读:听后的听损儿童更需要家园同步与融合环境的支持。但是,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助听后听损儿童的安置形式极其多样,其中安置在特殊学校(机构)中的比例最多,而在融合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却很少。所以,当前安置模式的适切性还有待加强,特别是融合环境的支持还需要发展。

3.4康复课程与康复团队的组成存在明显的单一性长期以来,听

识大大的加强了,但辅具的助听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双耳佩戴与调频系统的使用亟需重视。

2.2 教育沟通方式

从被调查的家长和教师的统计结果来看,目前听损儿童已经采用的沟通方式主要以听觉口语法为主(家长85%,教师89%),其次是综合沟通法(30%)和唇读法(26%),而对于传统手语法的使用却很少(教师11%,家长使用为0)。对于需求,除了手语法的使用需求仍然很少外,对于综合沟通法的需求有显著增长,其中教师需求达到了71%。这与我国对单一听觉口语式的认同度很不一致。可见,听损助听后儿童的有效沟通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单一的听觉口语式对当前助听水平条件下的听力受损儿童的适应性需要证实。

2.3 教育安置模式

调查数据显示,特殊学校(机构)、家庭、家园同步、融合教育及门诊治疗五种安置模式目前均有体现,其中又以机构或特殊学校康复和家园同步两种安置模式占绝大部分,均超过了一半,而绝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的最好安置模式融合教育则最少(约占10%);但是,在需求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家园同步的安置模式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高度认可,其次是融合教育,而以家庭本位的家庭康复则很少被需求。这一结果表明,听损助听后的儿童更需要在融合环境下,家园同步支持,对于任一单独模式均存在对其发展需求的局限性。

2.4 康复教育课程

从实际被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目前我国听损儿童助听后已经开展的课程除了问卷中显示的听能、语言、言语、认知、沟通、心理及转衔教育七个方面外,还有其他领域的内容,如健康、艺术等。其中占比例较大的仍然是听能、语言、言语和认知四个方面,而同样有着需求的心理和转衔服务两方面则很少,其中,又以转衔服务为最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涉及到该内容的均不到10%。而在需求中,这两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有43%的家长认为在心理上有需求,44%的教师提出有转衔服务的需求。可见,听损助听后儿童现有的教育课程还不够全面,特别是心理和转衔服务两方面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2.5 康复教育团队

研究表明,听损儿童必须在医疗机构、听力师、教育机构等方面的专业团队密切配合下,才能得到最完善的协助。完整的团队人员应该包括:家长、耳鼻喉科医生、听力师、学校老师、治疗师、社工及助听器公司。从被调查的家长和教师的统计结果来看,已经加入的团队中听觉口语师、家长、言语治疗师三者占主体,基本都达到了一半以上,其中家长的参与最高,有78%的家长和86%的教师选择了这一项,而在所有团队中心理治疗师则参与的最少,只有2%的家长和9%的家长反应有参与;在需求中,有55%的家长和59%的教师认为需要言语治疗师的参与,其次是心理治疗师和普通教育师资。可见,当前的教育团队还不健全,根本不能完全满足听损助听后儿童的受教育需求。
3 讨论

3.1 听损儿童助听辅具的助听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众所周知,国际听觉口语法的应用特别强调听力受损儿童的助听条件。此外,大量研究也已经证实,助听辅具的助听效果不仅影响到听损儿童佩戴助听辅具的意愿,还是听损儿童能否有效康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是,从本研究调查的结果来看,听力受损儿童的助听效果并不理想,这与听力受损的程度及辅具自身的技术有一定的影响外,还与对辅具的管理及家长对双耳助听功效与调频系统使用的不重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广泛认识到助听辅具重要性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助听辅具的管理与助听效果的提升。

3.2 听损助听后儿童的沟通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听损儿童的沟通方式一直都是聋教育界争论的话题,从手语派发展到视觉口语派,再到后来的双语现象。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助听技术的发展,听觉口语法占据了听损儿童的主导地位,这一变化,在我国尤为明显。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的一线康复教师及家长均认为,听损儿童虽然已经植入人工耳蜗(佩戴了助听器),但效果还是不如健听儿童一样听得清楚,因此,单纯的听觉口语法并不是最佳的选择,相反,综合使用多种感官参与则更加适合于听损患者。可见,目前,广泛应用的单一使用听觉口语法是否真的是听损助听儿童的最佳选择,还有待商榷。对于听损助听后儿童的沟通方式也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3.3 安置形式多样,但适切性有待加强

据文献显示,听觉口语法明确提出助听后的听损儿童必须在自然有作用的情境及互动中学习听和说,并要求家长必须深度参与。因此,助听后的听损儿童更需要家园同步与融合环境的支持。但是,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助听后听损儿童的安置形式极其多样,其中安置在特殊学校(机构)中的比例最多,而在融合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却很少。所以,当前安置模式的适切性还有待加强,特别是融合环境的支持还需要发展。

3.4 康复课程与康复团队的组成存在明显的单一性

长期以来,听力受损,严重影响其对听觉、语言、言语及认知等几方面的发展,为此,听损儿童的康复课程也始终以这四个方面为中心。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经过早期干预后的听损儿童并不能如预期那样顺利的回归主流,其中对回归后学校教育的不适应表现得最为显著。因此,应该丰富听损儿童助听后的康复课程和康复团队的组成,特别是对普通教育师资及转衔服务的内容补充,显得尤为必要。
4 倡议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科技社会发展中的新生代听损助听儿童,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群体,与传统作用上的聋童相比,在助听辅具、沟通方式、课程与团队及安置模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多年的聋童教育理论和现有的康复技术及教育模式在运转中可能存有不适,有待实践的检验与进一步完善。同时,听力受损助听后的儿童,其教育工作仍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相关研究与实践中,需要不断地整合各方资源与策略,才能真正推动他们的发展。
项目:201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听力补偿或重建后儿童的康复教育需求与策略研究 ”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12.
[2] 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解读“十二五”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论文导读:2012.3.王娜,杜巧新,等.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4).何娴,李刚,郑芸等.听障儿童听力康复需求教师问卷调查.听力康复,2012.11.上一页123
2012.3.
[3] 王娜,杜巧新,等.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

1.17(4).

[4] 何娴,李刚,郑芸等.听障儿童听力康复需求教师问卷调查.听力康复,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