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及对策建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190 浏览:84392
论文导读:
作为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国家助学贷款,从1999年开办以来,至今已有20个年头。无数寒门学子通过国家助学贷款,不但迈入了大学的校门,而且顺利完成学业。实践证明,国家助学贷款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国家助学贷款推进非常艰难,不论是发放额度还是受助人数及覆盖面,都与国家要求和实际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而实际的发放情况是,部属高校获得贷款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数的平均比例为14.6%,地方高校获得贷款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数的平均比例仅为8%。造成制约助学贷款工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还贷违约率高

据调查,自2003年9月国家助学贷款进入首批还款高峰期,全国平均违约率超过20% ,少数高校的违约率甚至高达50%以上。贷款大学生逾期不还贷现象严重,使国家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直接影响到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获批的难易程度。根据贷款合同,学生毕业后应将单位地址及时通知银行,毕业后一年内开始持原有贷款存折按季度存钱还款。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一毕业,就改变自己原有的电话号码、原来贷款时填写的家庭住址等通讯方式,导致了出人意料的高拖欠率,造成贷款收回难度加大,阻碍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

二、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缺乏积极性

纯粹以个人信用为担保形式的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的贷款跟踪管理手段和防范手段来规避风险,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逾期还贷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助学贷款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高风险贷款领域。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它的经营活动总是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利润为目标,如果发放贷款的机会成本增加,银行就会发生“惜贷”行为。

三、风险控制机制缺失

各商业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普遍缺乏热情,究其原因,主要是风险控制机制的缺失,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二是银行贷款后缺乏相应的贷款收回保障。由于监督机制的缺失,银行很难掌握毕业后学生的去向及其经济收入,银行对贷款学生的控制能力极弱,是否能够及时收回贷款几乎完全取决于学生个人的信用、道德观念等个人主观因素,而经办银行没有足够的人员管理贷款业务,使催收贷款手段薄弱,感到力不从心,由此带来催收成本及风险管理成本的增加。

四、责任混淆及缺少独立的监督机构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至今,仍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和监督机制,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监控机构,政策执行的效果缺乏明确的考核,赏罚不分明,往往流于形式,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虽然教育部和财政部对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不力的省份出台了相应的惩罚措施,但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助学贷款的实施,所以这种惩罚措施出台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五、高校对大学生管理与引导不够就业压力大与诚信缺失并存

高校作为助学贷款的中间环节,既是组织者,又是引导者。但在政策的实际推行过程中,有许多高校无视有关助学贷款文件中所规定的义务与责任,在贷款的审核发放与管理方面认识不到位,自行放宽贷款条件,没有做到严格把好第一关,使得银行复审退回率极高,增加了操作成本。同时,高校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贷后引导不够,对还贷方式和按时还贷的意义宣传不到位,诚信教育缺失。这种贷款制度却因为大学生的诚信危机而陷入尴尬的境地:一些学生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隐瞒家庭人口和收入的真实情况,甚至通过拉关系、请客、送礼等手段笼络家庭所在地有关人员出具虚假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面对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视若无睹,听之任之,要落实执行相关措施加强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才能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正常运行。

六、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

高校要教育学生懂得诚实守信的意义,诚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更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国家助学贷款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笔信用记录,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使用信用贷款完成学业,同时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教育大学生维护个人信用。同时,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帮助贫困学生自强自立。学生毕业前,学校和贷款银行可以联合举行一次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教育,将毕业后签订还款合同、履行还款手续的相关政策和程序详细告知借款学生,保障银行与学生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协助银行完成收回还贷工作。

七、完善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学生信用档案。在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同时,应建立和逐步完善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因为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充分了解第一个申请贷款学生在校的情况,便于银行审批;另一方面则会使学生意识到信用的重要。在学生本人申请到第一笔信用助学贷款的同时,他已经有了第一个信用记录,已经积累了第一个宝贵的信用资源,已经有了一笔无形的资产。这笔无形资产对于他今后人生发展极为有利。若他丧失信用,未按时还款,被银行在媒体,在信用档案上有不良记录,则对他一生信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不仅能推动国家助学贷款,也必将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源于:论文范例www.7ctime.com
八、重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保障信息渠道畅通多元
伴随着新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高校贫困生解决学费问题的主要渠道。国家要把助学贷款放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来看待,通过主流媒体,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宣传和个案报道,拓展助学贷款的信息渠道。各高校也应通过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创新政策宣传的途径,丰富政策宣传的内容,改进政策宣传的方式,提高政策宣传的实效性和警示教育的震撼力保证借款学生的信息渠道畅通多元。
助学贷款制度事关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事关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既是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克服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众多缺陷,更需要政府、银行、学生、高校各方都应站在未来发展的立场上,明确各自的义务与责任。这样才能使我国助学贷款这项民生工程得以持久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