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困境及出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04 浏览:70556
论文导读: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以往的道德教育,只重视抽象的说教,停留在知识性的课堂传授上,过多注重表面形式,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德育目标一直存在着理想化和政治化的倾向。德育目标要求过高,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时德育目标伴随着政治风潮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目标必然使人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对当前的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通过对目前学校德育困境及原因的分析,试图探寻解决学校德育教育困境的路径,以与同行们探讨切磋。
关键词:价值多元化;德育困境;出路;主导价值观
1671-0568(2012)25-0076-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步入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转型期。多种文化价值取向并存,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各种文化的融合与多元发展已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学生的各种变化,个性浮躁,没有理想追求,功利性突出,这都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一、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探析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面临的困难是有目共睹的。实际上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能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甚至有严重背离的倾向,人们不同程度地感受着德育带来的各种苦闷和无奈。德育实效低下,巨大的德育投入和微弱的德育效果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致使德育教育陷入令人焦虑的困境中。当然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原因固然非常复杂,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社会价值观多元混乱给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社会结构的转型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出现了所谓的“”。在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中,整个社会缺少明确的、适合时代特点的价值导向。主要表现在国人道德感和社会公德心的缺乏,人际关系冷漠,人的存在“意义感”的缺失,沦为金钱、物质、的奴隶等。这种精神家园的失却也严重地影响着当代的青少年群体。目前有相当数量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是非界限不清,有的甚至颠倒黑白,价值观、人生观发生逆转。这些对学校德育的开展无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出现了“两层皮”的现象,这使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认为学校教育是假的、空的,或高不可攀,或远水解不了近渴,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2.学校德育教育改革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影响了德育的实效和感染力。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是如此。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以往的道德教育,只重视抽象的说教,停留在知识性的课堂传授上,过多注重表面形式,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德育目标一直存在着理想化和政治化的倾向。德育目标要求过高,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时德育目标伴随着政治风潮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目标必然使人感到无法捕捉而不能实现,有时甚至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至于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是否发生了变化则无人问津。
3.家庭教育的失衡,弱化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从家庭教育的小环境看,一些失误也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增加了难度。家庭教育发生倾斜。家长们过分地注重孩子们的身体而忽视了他们整个心灵的塑造,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有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对孩子撒手不管,推给老人、保姆等等,这对孩子们品德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二、学校德育走出困境的出路

由于德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实行“综合治理”。
1.积极建构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确定较为科学、合理、有力的价值导向体系,全方位优化社会环境,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创造条件。社会环境是制约、影响德育教育的大环境,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离开了社会环境的依托和支持,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道德负收益现象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不能得到较好的根治,要想搞好学校德育,难度可想而知。学校一方面进行高水准的道德教育,而社会上不良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及其影响却不断蔓延,还谈什么道德的实效性。学校道德教育如果无视这种现象的存在,无异于“掩耳盗铃”。整个社会要有育人意识,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引导社会的价值导向,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旋律,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铺路搭桥。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采取坚决的措施净化文化市场,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学校德育要弘扬社会主导价值观,要坚定正确的价值导向,明确学生应树立的价值信念的具体内容,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提供保障。社会的全面转型,从各方面诱发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新价值体系的生成。为此,迫切源于: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地需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价值信念加以引导和培育。因此,学校必须首先明确教育目的,旗帜鲜明地表明学校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积极地弘扬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学生形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价值信念和道德规范。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道德观念,把当代中学生铸造成为思想先进、品德高尚、忧国忧民、乐于奉献、勤于学习、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新人,使之成为新世纪中国一支弘扬时代精神的中坚力量与典范,为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转变观念,面向未来,在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探求与时俱进的学校德育教育新模式。面对社会的剧变,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摒弃落后于时代的陈腐观念,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着眼于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开拓创新,发扬求真务实的长期行为,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取得实效上狠下功夫,积极探求到一条适应时展要求的学生德育教育的新模式。德育内容要切实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相吻合,能够解决他们成长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我们的教育策略,开展以互联网作为德育教育载体的研究与实践,拓宽教育途径。认真抓好校园文化,特别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把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营造育人环境、充实学生精神世界,从而形成校园文化的合力,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各种社会思潮,明辨是非,保持应有的独立人格。使学生在社会中感受、在体验中认知,从而形成我们所期待的思想道德品质。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提高学生的价值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