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四川方言词“鸡婆头”得名探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37 浏览:15371
论文导读:
摘 要:通过古代文献、现代方言和民俗文化的考察,认为流行于四川部分地区的面食“鸡婆头”就是古代的“馎饦”,是一种水煮的面片。“馎饦”称为“鸡婆头”,是词的词源结构被错误联想、歪曲理解的结果。
关键词:鸡婆头馎饦俗词源
“鸡婆头”是流行于四川部分地区的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一种面食品。在卖“鸡婆头”的店子里,如果问到为什么这种食品叫“鸡婆头”,店主都会遗憾地笑着摇摇头,谁也讲不清这个称呼从何而来。从各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看,“鸡婆头”名称的来历,民间主要有两种解释:1.旧时四川一些地区戏称女人为“鸡婆”,因为“鸡婆头”面片像包在女人头上的长布帕而得名。2.因为“鸡婆头”形状不规则,像鸡冠而得名。这两种解释都很值得怀疑。在四川农村,有一点岁数的人,不管男性女性,都常常会在头上包长布帕,并不限于妇女,所以第一种说法不可信。“鸡婆头”形状虽然不规则,但与鸡冠的形状差别较大,何况与“鸡婆头”形状更为相像一些的不是鸡婆(母鸡)的冠子,而是公鸡的冠子,所以第二种说法也存在问题。
目前四川部分地区流行的“鸡婆头”,缪树晟编著的《四川方言词语汇释》解释为:“将面粉发好后扯成一寸宽左右的面块儿,于沸水中煮熟,加入调料即可食用。”(缪树晟,1989)其制作程序大致是:加水把面揉好,再一小块一小块地揪下来,用手一边沾水,一边尽量把面块扯得又宽又薄,随即放到沸水里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蔬菜一起煮),然后盛到碗中食用。这种面食的最大特点是色泽光亮,口感滑嫩。从“鸡婆头”的制作工序和形制看,它应该就是中古时期十分盛行的一种面食——馎饦。“馎饦”,又叫“不托”“饣不饦”,今天的工具书对它的解释往往语焉不详:《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解释为“一种面食”,过于宽泛;《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等解释为“一种水煮的面食”,虽然解释更详细了一点,但我们对它的具体形状还是不清楚。实际上,“馎饦”和“鸡婆头”一样,是古代一种水煮的片状面食,最早记录“馎饦”这一食物的《齐民要术·饼法》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1)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着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齐民要术译注》在注释“馎饦”时说:“据所记即今‘面皮’”(缪启愉、缪桂龙,2006)。这是不确切的,因为“馎饦”是一种单独的面食品种,并非用来做包子、饺子、馄饨等面食的皮儿。下面几个用例也可以证明“馎饦”是一种片状面食:
(2)又初造时,忌人吃着馎饦片子,切防家人背食之,即不成矣。(唐韩鄂《四时纂要·七月》)
(3)王文公凝清修重德,冠绝当时。每就寝息,必叉手而卧,虑梦寐中见先灵也。食饣不饦面,不过十八片。(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
此处明确称“馎饦片子”,并用量词“片”称“馎饦”。
(4)游师雄景叔,长安人,范丞相得新沙鱼皮,煮熟翦以为羹,一缕可作一瓯。食既,范问游:“味新觉胜平常否?”答云:“将谓是馎饦,已哈了。”盖西人食面,几不嚼也。(宋庄绰《鸡肋篇》卷上)
这是把鱼皮误认成了“馎饦”。
(5)见一媪,可十,鸡皮橐背,衰发可数。向女曰:“食馎饦否?”女惧,不敢应。媪遂以铁箸拨火,加釜其上;又注以水。俄闻汤沸。媪撩襟启腰橐,出馎饦数十枚,投汤中,历历有声……女大惧而号,家人尽醒,媪始去。启箦照视,则土鳖虫数十,堆累其中。(《聊斋志异》卷五“馎饦媪”)
文中的“馎饦”与如鸡蛋横切面形状的“土鳖虫”相似。可见,今天有人把“馎饦”解释为“面条”“两头翘中间凹的柳叶舟形面食”等都与事实不符。
那么,“馎饦”的名称是怎样变为“鸡婆头”的呢?这就得从俗词源谈起了。
俗词源,又叫联想词源学,是语言发展变化过程中词的词源结构被错误联想、歪曲理解的现象,其中一种类型就是,词语在传承过程中,人们已经不能了解它的得名之由,只是根据这个词语的读音,凭借自己的语象去联想,主观臆断地推测它们的来源,从而臆造出一个貌似正确的词语形式。在通常情况下,新的词语形式与旧的词语形式音节数相同,且具有音同或音近的关系,如《太平广记》卷二四二引《唐国史补》中的两段:
(6)唐司空于頔以乐曲有《想夫怜》,其名不雅,将改之。客有笑曰:“南朝相府,曾有瑞莲,故歌为《相府莲》。自是后人语讹。”乃不改。
(7)旧说,董仲舒墓,门人至,皆下马。谓之“下马陵”,语讹为“虾蟆陵”。
这两段记载说明人们因为不了解《相府莲》和“下马陵”的来历,于是比照读音想当然地生造出《想夫怜》和“虾蟆陵”两个名称。又如宋代郑景望《蒙斋笔谈》记载,阆州人为祭祀陈子昂,专门为他设立了陈拾遗庙,后来州人不知道“拾遗”是官名,于是错误地理解为“十姨”,以至于把供奉对象陈子昂变为妇女,称为“陈十姨”。
另有一种类型的俗词源,通常是人们从已有词语中的一个读音,联想到包含这个读音的一个大家熟知的词语,于是在旧的词语音节的基础上再加一个音节形成新的词语形式。如四川人把小的饭馆称作“幺店”,后来,因为人们少有用“幺”表示“小”的意思了,“幺店”得名的缘由模糊,有人就把这一名称附会在饭馆中的一种常见的菜名“炒腰花”上,“幺店”也就有了“腰(幺)花店”的叫法。这种联想很像我们从形容一个人油滑的“油”,联想到大家熟知的“油条”,于是油滑的人就被称为“油条”甚至“老油条”,而人的油滑和油条之间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联系。同样的附会早在南朝时期就已存在,《法苑珠林》卷二七引《冥祥记》:
(8)宋伏万寿,平昌人也。元嘉十九年在广陵为卫府行参军。假讫返州,四更初过江……俄尔与船中数人同睹北岸有光,状如村火,相与喜曰:“此必是欧阳火也。”回舳趣之,未旦而至。问彼人,皆云昨夜无然火者。方悟神力,至设斋会。
其中的“欧阳火”就是“阳火”,指人间之火,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什么要把“阳火”称为“欧阳火”呢?学界对此一直抱有疑问:江蓝生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中把“欧阳火”列入“待质词语”(江蓝生,1988)。南朝齐人陆杲所撰佛教小说《系观世音应验记》中同样出现了上述故事,孙昌论文导读:一语音联想到大家熟知的“鸡婆(母鸡)”,就无端地把“鸡”安在“馎饦”之前称为“鸡馎饦”(现今川南有的偏远地区仍有这样的读音),后来又因为语义的联想而发生音变,读、写为“鸡婆头”,于是这一俗称就蔓延开来。今天,当我们在四川的大街小巷再看到“鸡婆头”时,至少我们应该明白,这种面食的名称与“鸡”是毫不沾边的。参考
武先生在整理《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时,把“欧阳火”直接改成了“阳火”(孙昌武,1994)。董志翘先生在《译注》一书中对“欧阳火”存疑(董志翘,2002)。其实,“欧阳火”与“欧阳”姓氏有关。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传到越王无疆时,被楚国灭掉,无疆的儿子蹄,改封乌程欧余山南方,为欧阳亭侯,由于古人习惯称山南为阳,其后世子孙就以“欧阳”为姓。可见,“欧阳”姓氏应该是古代吴越地区历史悠久的大姓。而《冥祥记》和《系观世音应验记》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刚好发生在吴越地区,因此,我们推断,当地人是由“阳火”的“阳”联想到人气旺盛的“欧阳”姓氏,就拼合了“欧阳火”这个词语来表示“阳火”具有的“人间之火”的意义。
“鸡婆头”的得名正是属于后一种类型的俗词源,它大致经历了这样的演变过程:首先是有人从“馎饦”的“馎”这一语音联想到大家熟知的“鸡婆(母鸡)”,就无端地把“鸡”安在“馎饦”之前称为“鸡馎饦”(现今川南有的偏远地区仍有这样的读音),后来又因为语义的联想而发生音变,读、写为“鸡婆头”,于是这一俗称就蔓延开来。今天,当我们在四川的大街小巷再看到“鸡婆头”时,至少我们应该明白,这种面食的名称与“鸡”是毫不沾边的。
参考文献:
缪树晟.四川方言词语汇释[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4]孙昌武.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7ctime.com
)[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范崇高四川成都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6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