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回顾与反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80年代-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990 浏览:134026
论文导读:
[摘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参与”了国内三次大的哲学讨论和思潮,从“人道主义和异化”到“主体性”和价值,再到“实践唯物主义”。《手稿》不仅为其提供文本依据,还在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手稿》中最被看重的是人道主义、对象化、人化自然、劳动实践等思想。80年代三大哲学思潮一直深刻影响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回顾并反思《手稿》与80年代哲学思潮的关系,从中得出启示是有意义且必要的。
[关键词]《手稿》;人道主义;主体;实践;人
[]A [文章编号]1007-5801(2011)05-0005-0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尽管在1956年就有了中译本,但真正在中国产生影响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时至今日,《手稿》在中国依然持有研究的热度。《手稿》在80年代诸如人道主义和异化、主体性和价值、实践唯物主义等几次大的哲学讨论和思潮中,均可见其“身影”;《手稿》不仅为其提供文本依据,还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80年代哲学思潮的亢奋演进,深深地影响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手稿》甚至可以看作贯穿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条线索,从中亦可窥探中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因此,回顾、反思《手稿》与几次大的哲学思潮的关系、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启示是有意义且必要的。

一、人道主义与《手稿》

改革开放以后,有了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人们开始反思“文化大革命”对人的摧残。李泽厚指出,“真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中展示出新时期特点的是关于‘人道主义’的论争。”人道主义与《手稿》的关系最为密切,从而把《手稿》的地位从马克思众多著作中凸现出来。1979年便有文章从《手稿》出发探讨异化问题。从1980年开始,国内期刊上关于异化的文章与日俱增,在1983年达到期,到1984年开始回落。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论文集》。该文集收录了王若水、李鹏程、高尔太、王润生、胡浩、周国平、王守昌等知识分子的文章。他们主张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有超出阶级性的人性成分,并认为社会主义阶段也可能出现异化现象,还一致援引《手稿》作为其理论依据。王若水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最具代表性。王若水在该文中通过解读《手稿》,论证道:“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现实的、社会的、实践的人出发,唯物地而又辩证地研究人,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在《手稿》中是从一般人道主义出发批判异化的,王若水未加辨析,提出了社会主义异化论:“马克思在这里批判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家,但是,这些话不是对我们也很有启发吗?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有人把工人看成是不足道的,生产指标才是一切,忘掉了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忘掉了人不仅有劳动的需要还有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这不也是违反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原则吗?”
1983年,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写文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同年4月,又召开了一次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会。1983年3月,周扬在“全国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作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的报告,其中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周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包含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同样存在着异化。周扬的报告使讨论掀起。1984年,胡乔木在党校作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长篇讲话之后,指出,只有仅仅从道德的原则而不是从世界观历史观出发,才能谈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异化只是在马克思早期,在马克思不成熟的著作中使用的概念。从而“人道主义和异化”的论争告一段落。
不管“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的结局如何,也不管这次讨论是否存在历史公案问题,《手稿》在这场讨论中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如何理解《手稿》的人道主义和异化概念成为这场争论中的主要问题。持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立场的论者直接援引手稿,从手稿中寻求源于:论文写作www.7ctime.com
理论支持。对此持批判立场的论者一般都把《手稿》看做一部不成熟的著作,是过渡时期的著作,主要体现在《手稿》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上。《手稿》从文本的角度推动了人道主义和异化的讨论,反过来又为其提供了文本依据。

二、主体性与《手稿》

主体性研究起源于美学,继而转入认识论。80年代用主体性概念来建构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李泽厚,在其《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中,最早提出“主体性”这个概念,并借用马克思主义资源批判康德哲学,其中就包括《手稿》中关于对象化和人化自然的提法。
李泽厚、高尔太、刘纲纪都是依据马克思的《手稿》来思考美的本质、人的本质。在“美的本质”问题上,三人都套用了《手稿》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化自然”、“自由自觉的活动”、“内在尺度”等思想。这些想法在美学界一直延续到今天。李泽厚在1962年的《美学三议题》中写道,“具有内在目的尺度的人类照客观世界本身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主观的需要,这个改造了的世界的客观现实存在的形式便是美。”高尔太认为,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创造性地改变自然的活动中,“人愈是征服自然,自然界的美对他就愈是丰富。人愈是能驾驭历史,则社会中的美对他就愈是丰富。”正是因为有了主体自由自觉的活动,才有了美。刘纲纪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思想,来自于《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的提法。
1982年,《国内哲学动态》上发表《关于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的讨论综述》,表示主客体概念进入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到1983年,讨论认识中主客体问题的文章和会议多了起来,其中夏甄陶的《论作为认识论范畴的主体和客体》最为典型。夏甄陶指出,人通过过劳动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引用《手稿》中的“人的内在尺度”那段话分析人的劳动与动物生产的区别。在对象化活动中,人自身得到确证,“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论文导读:自身的束缚,进一步确立和扩大人的自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价值就是人的自由,就是人的自主性。人的主体性的对象化才是价值的本原。价值必须通过主体活动特别是劳动才能体现。价值是人的劳动的产物,劳动是价值唯一的源泉。这些观点与《手稿》中“对象化”、“劳动实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主体的本质特征来看,“主体和客
类存在物。”人由此获得了改造对象世界的主体的意义,主体与客体就是在这种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的。人的劳动实践与动物生产的区别就在于,“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主体与客体也是在实践活动中相互改造的,人把自然变为自己的无机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人的身体。”1984-1986年讨论主客体概念出现的频率稍微少了一些,从1987年开始讨论主体性的文章又忽然多了起来,“主体性”一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圈子中流行开来,大量的论文涌现出来。陈志良指出,所谓主体性原则,其内涵就在于肯定:人类是主体存在物,把其他所有一切都当作人类的有用物,而人类只是从其内在需要、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和占有之。主张将上述根本观点贯穿到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即为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的意义就在于:把人在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地位凸显出来。
人学、主体性问题以及主客体关系问题也刺激了人们对价值哲学的关注。其中,李德顺的《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认为,主体性即是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这一理解明显源自《手稿》。李德顺认为,价值最显著的特征和核心标志是“具体的主体性”,其实是在强调人的主体尺度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李德顺认为,“价值,是反映价值关系实质的概念。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在这里,满足人的需要仍是价值定义的核心。但是李德顺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集体、社会和人类。
袁贵仁认为,价值实质上是人的主体性在客体中的对象化,它所表现的是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发展和提高人的主体性力量,使人更好地摆脱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束缚,进一步确立和扩大人的自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价值就是人的自由,就是人的自主性。人的主体性的对象化才是价值的本原。价值必须通过主体活动特别是劳动才能体现。价值是人的劳动的产物,劳动是价值唯一的源泉。这些观点与《手稿》中“对象化”、“劳动实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主体的本质特征来看,“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又可划分为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实践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最基本的方面。主体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客体则是主体实践的直接对象。离开实践问题,主客体关系就等不到科学的说明。认识关系以实践关系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实践关系就包含着认识关系,但认识关系一旦形成,又成为实践关系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因素。在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中,渗透着价值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利害关系。人是价值关系的主体,而满足需要的外界对象则是价值关系的客体。因此,追求某种价值目标则是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对主体性的探讨中也渗透着对实践的探讨。

三、实践唯物主义与《手稿》

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始,人们越来越注意“实践”这个概念。学者们对实践的涵义、要素、属性、结构、功能、类型等进行了全面研究。1988年展开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大讨论。《手稿》中劳动实践的观点也被提多次引用和论述。最早提出实践论的是李泽厚,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实践论,亦即历史唯物主义。《手稿》包含着丰富的实践思想,是实践唯物主义最重要的文本基础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关于人通过实践活动克服异化、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哲学观。“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在《手稿》中,马克思不仅把劳动异化作为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批判资产阶级的核心范畴,而且把劳动实践看做人和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创造性活动。杨耕认为,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初步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李景源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实践唯物主义思想诞生的秘密发生地,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劳动概念的分析和批判,阐述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思想。衣俊卿从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两方面揭示了人是实践的存在物,把实践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识自由的创造性实践存在物。实践范畴的人本主义的内涵便在于此。
其二,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指出,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也改变着自己的内部世界;而经人改造过的自然是人化自然。这样,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导致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从而实现人、自然、社会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因此形成了人类历史,人在社会性的劳动中创造历史。夏甄陶、欧阳康认为,应该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从生产劳动出源于: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发去解释历史,使马克思非常接近于唯物史观。陈先达认为,1845年的实践唯物主义是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人道主义演化而来的,相通之处都主张通过实际行动改变世界,但它又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手稿》中的观点。马克思不再自称自己是实践人道主义,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其三,人的实践的本质力量必然酿成现实的人道主义。人的实践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活动。哲学辩证法是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践辩证法,实践哲学是超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实践唯物主义。“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有在社会状态中才能失去它们彼此之间的对立,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的对立面的存在;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在《手稿》中的这一思想,后来在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中也一直是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思想。高清海提出的“用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超越唯论文导读:哲学研究道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讨论、主体性与价值、实践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早期思想的研究,这些研究是原有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欠缺的,也是改革开放前禁止研究的哲学内容。中国学者心中淤积了太多的东西,改革开放是一个爆发的时刻。80年代以来的哲学探讨都尝试结合中国的社会环境,从马克思文本出发,对马克思哲
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也根源于《手稿》中的这句话。辛敬良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纯客观性和唯心主义的纯主观性,用实践范畴实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自然尺度和社会历史尺度的统一。

四、反思:问题与启示

《手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引介、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包含着对《手稿》的研究。同时,从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中,发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
第一,突破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束缚,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尝试开创中国自己的哲学研究道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讨论、主体性与价值、实践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早期思想的研究,这些研究是原有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欠缺的,也是改革开放前禁止研究的哲学内容。中国学者心中淤积了太多的东西,改革开放是一个爆发的时刻。80年代以来的哲学探讨都尝试结合中国的社会环境,从马克思文本出发,对马克思哲学的重新理解和解读,走出一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道路。比如,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在国外的影响就很大,李德顺的价值论也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这是世界关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标志。研究重点和视角的转换,为我国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其更贴近时代,更符合哲学的发展趋势。但是有些问题,还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