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生活味与数学味揉合之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559 浏览:69318
论文导读:机也要找座位。我还知道,飞机票上面是没有座位号的,上次我和爸爸坐飞机,爸爸拿着飞机票去排队换了一个号码牌。(大部分学生面源于: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带疑惑)师:你的见识真广!分析:数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
最近,学校举行了数学课堂教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一位教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课堂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天明小学四年级学生要去春游,有11个班,平均每班有45人,由班主任带队去,乘坐48座的公共汽车,最少要几辆车?
学生列式为:(45×11+11)÷48=10(辆)……26(人)
在交流答案时,绝大数学生认为最少需要11辆车。但其中的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认为最少10辆车就可以了。”其余的学生纷纷表示不同意他的说法。那个学生继续说道:“我们可以让瘦点的同学,3个人挤挤坐2个座位,因为我们上次乘车去春游时就是这样挤着坐的,这样10辆车足够了。”听了这个学生的解释后,老师高兴地说:“说的有道理!”并带头鼓起掌……
在课后的交流中,大多听课的老师和执教者充分肯定了这一生成性环节,认为《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倡学习有用的数学,数学要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这个学生能想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这个问题,正好体现了这一思想。笔者认为上述教学中,教者过分强调数学的生活味,而忽视了数学本该有的数学味,数学教学中生活味与数学味孰重孰轻值得深思。

一、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味的重要性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生活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其不仅涉及一定的数量关系,而且也是与各种具体情景直接联系的,这可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案例:徐斌老师教学《确定位置》的教学片段
师(指着板书):刚才我们用这样的说法,确定了一些人、一些动物、一些房间、一些书的位置。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确定位置。请大家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要确定位置。大家可以先商量商量。
(前后左右的几个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1:射弓箭!我们射弓箭时就要先确定靶子的位置。
师:哦,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瞄准靶子后,你的弓箭会射得更加准确。
生2:我们在教室里找座位,也要先确定位置。
生3:坐火车时,也要先确定位置,才能找到自己的座位。
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我这儿有一张,车票上写着04号车012号下铺。根据这些数据,你怎么确定位置?
生3:只要到4号车厢里去找第12号的下铺就行了。
师:你说得真棒!你肯定乘坐过火车,是吗?
生3(满脸自豪):是的。我还坐过飞机呢!坐飞机也要找座位。我还知道,飞机票上面是没有座位号的,上次我和爸爸坐飞机,爸爸拿着飞机票去排队换了一个号码牌。
(大部分学生面源于: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
带疑惑)
师:你的见识真广!
分析:数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前提。而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儿童的生活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数学教学就是要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生活经验数学化。
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取学生有经验、有兴趣、有感受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这些事例无一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而正是这些事例才最能促进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巨大魅力。

二、数学高于生活——数学味的必要性

基于生活的数学学习材料是学生探究数学的条件和前提,数学虽以生活为基础,但数学却又高于生活,因为数学所反映的不只是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在量的方面的共同性质。这也就如国际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的力量源于它的普遍性。”因此,数学教学在充分肯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应明确肯定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必要性。
案例:《十几减6、5、4、

3、2》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从图中已经知道的数学信息有:一共采了11个蘑菇,
有多少个?你能把这些信息填在相应的框框里吗?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这里告诉我们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生:告诉我们一共有11个蘑菇,其中蓝蘑菇有5个,蘑菇有多少个?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算式是?
生:11-5=6
师:减法计算,求什么样的问题会用减法计算?
生: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师:这儿用减法计算,是求剩下的问题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共11个蘑菇,减去蓝蘑菇的个数就得到花蘑菇的个数。
生:从11个蘑菇里减去一种蘑菇的个数就得到另一种蘑菇的个数。
师引导学生小结:知道两部分的总和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应对,能顺利地列式解答,但教者并没有只在生活经验上徘徊,而是通过巧妙地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不断地加工,把肤浅的生活经验提升成理性的数学经验,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减法的意义,这一过程也就是学生生活经验数学化的过程。这说明,现实数学只有通过数学化才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避免了当下许多课堂教学(如:案例一),重视了数学现实,却忽视了数学化,或把数学理解为从形式到形式,却忽视的它的来源和应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也不能脱离生活。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但愿我们在关注生活味的同时还能凸显数学味,即以数学化为实质,发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