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营造语文纯美空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62 浏览:9152
论文导读:高,马上带领我来到他们的专业画室,一个个摩拳擦掌,我发现有的学生正在仔细阅读文本,有的在观察课本中关于这首诗的插图,有的已经开始在画纸、画布上勾勒这首诗的意境了。安静而认真地坐在画室的角落,看着一幅幅风格各异的画作一气呵成或者是时断时续的创作,我期待学生可以从这样的活动中领略诗歌的意境美。虽然我没有用语言去
【摘要】诗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人文品味,提升文学修养,领略诗歌艺术的无穷魅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大学语文》中诗歌内容的教学是针对学生进行人文渗透的有效途径。笔者拟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第3版)为教材蓝本,举例阐明突破小课堂的语文教学局限,探索如何营造大视野的大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纯美空间。
【关键词】语文;诗歌
大学毕业求职中,一次试讲坚定了我从事文学教育的信心。那天来试听的学生是临时由教务处从各班召集来的,他们的专业各有不同,年级也不同。我要试讲的是《庄子·秋水》这篇课文,当时我没有先介绍庄子及其文学创作的背景、特点,也没有长篇大论分析这篇课文的文字语法,上来就大声地美美地背了一遍,这时教室里变得格外安静,学生们问我有没有更加充满想象,富有诗意的文章,为了给学生营造学习语文的氛围,我又选择背了《庄子·逍遥游》,看到更多学生眼中充满期待,我便又讲了几个庄子的典故,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很快试讲结束的时间就到了,离开时,再看一眼这试讲的课堂,就更确信上好语文课,必须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纯美的境界来。审美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交流与对话中涵咏情感之美,体悟精神之美,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1】
后来,我有幸成为大学中文教研室的一员,从那时开始,我便特别关注如何营造语文教育的纯美空间。我先是去听课,听本系资深教师们都是怎样驾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法,更多的时候我喜欢听语文课,愿意将自己置身于文本所描绘的世界,在那个时空里思考。纯美的语文教学空间,可以使人萌发美好的理想,表现善良的人性。语文教学生态论认为,环境与语文教学交互作用形成语文能力,所以我倡导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纯美的教育生态系统,让他们的情感流,意识脉在文本与现实中间自由穿梭。
由于全校几乎所有专业都开设公共选修课《大学语文》,所以差不多每个学期,我都有机会通过《大学语文》的课堂,和文本、和学生、和自己有心灵的邂逅。
笔者所在的学校一直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却不断在更新。以第3版《大学语文》为例,打开课本,首先形式上的风格和格调的提升与变化让人顿生耳目一新之感,再仔细研读目录篇目来分析《大学语文》完整的体系,还是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的。【2】本文以这一版《大学语文》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部分为例,谈一谈在教学中营造纯美空间,改善语文教学生态环境的一些探索。

二、探索课例

1、王维《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首小诗描绘初冬时节山中景色。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尽管冬令天寒摘自:7彩论文网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7ctime.com
,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 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象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人行空翠之中,就象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 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
在引领学生体悟《山中》这首诗的意境的时候,针对上课班级是艺术设计班,学生们都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本人让他们自由创意这首诗的意境,真正体会王维山水田园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学生们热情极高,马上带领我来到他们的专业画室,一个个摩拳擦掌,我发现有的学生正在仔细阅读文本,有的在观察课本中关于这首诗的插图,有的已经开始在画纸、画布上勾勒这首诗的意境了。安静而认真地坐在画室的角落,看着一幅幅风格各异的画作一气呵成或者是时断时续的创作,我期待学生可以从这样的活动中领略诗歌的意境美。虽然我没有用语言去渲染,面对这些对色彩有特殊敏感的学生,这样的做法反而更加能够将他们的想象和心灵的快感统一起来。下课的时候,学生们争相展示自己的作品给我,有的是铅笔白描,有的是色彩水粉,有的是写意泼墨,还有的画出了结构图,打算在电脑中进行精心的设计。学生们对于这节语文课流露出的感情和美学的趣味比其他的时候要更加浓烈一些。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和对诗歌之美的一种认同。

2、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一首苏轼甘守寂寞,却不自弃的信念之作。
2008年讲授这首诗的时候,正在流行有一首创作歌曲,来自歌手周传雄,名叫《寂寞沙洲冷》,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播放了这首歌曲,很多的学生不由跟着唱起来,还有一些学生不知道老师要做什么,矜持地观望着,我又放了第二遍,并且请他们仔细留意歌词,要求他们听完之后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候学生们都非常的积极认真,有的还用笔记录下来歌词和心得。听过之后,很多的学生都说出这是表达寂寞的歌曲,并且联系歌词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讲了很多情绪和选择寂寞以及被寂寞选择的心情,当快要下课的时候,我才让他们打开课本阅读这首诗,学生们明白即使流行歌曲的创作也没有能离开古典诗歌肥沃的土壤孕育,有的学生还主动把歌词和诗歌文本本身进行了对比,同时对这首诗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下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不仅轻松地背会了这首诗,还学会了一首歌曲。他们认为无论是从听觉还是感觉上,这首诗都给他们的想象提供了朦胧丰富的广阔空间。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要求受教育者主动研究,大胆创新,形成自觉积累、自由感悟、自我发现的良性学习机制。语文教育是一个栽培生命的过程,是为每一个生命的未来发展奠基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容纳的场所。【3】
语文课堂要营造出一种纯美的空间:质朴浓郁的文化气息,不失情趣的典雅品位,厚重深沉的意蕴内涵,通过《论文导读:10,(5).金晓霞(1980-),女,甘肃兰州人,兰州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和研究。【课题编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文学教育研究”课题组——文学的人文关怀与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项目编号WX0020)上一页12
大学语文》教育落实人文素养,也就有了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林忠港.认知与审美——阅读教学的两种取向[J].语文学习,2010,(2).
【2】白彩霞. 《大学语文》的中学“定势”与大学“期待” [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穆秀颖. 大视野成就大语文[J].北京教育,2010,(5).
金晓霞(1980-),女,甘肃兰州人,兰州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和研究。
【课题编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文学教育研究”课题组——文学的人文关怀与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项目编号WX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