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政府经济职能-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90 浏览:10850
论文导读:,行使职能的范围是市场失灵的领域,这一时期政府扮演着“道德人”的角色。(三)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新综合理论然而面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中出现的滞胀现象,使西方经济繁荣了半个世纪的“看得见的手”丧失了有效的解决能力。凯恩斯式的政策主张受到了挑战,最终促成了新综合理论的诞生,即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
摘 要:政府的经济职能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不同时期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不同,通过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诠释,提出经济职能的内涵,论述了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过程,并通过借鉴和分析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及其模式选择,探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论证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政府;经济职能;途径;内涵
1673-291X(2012)22-0204-03

一、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

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国内理论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童本立认为,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在组织、领导、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优化资源配置或实现某些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从而对内对外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时所履行的经济、法律、行政职责及相应发挥的功能。黄素蕙认为,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担负的职责和功能。这种观点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了政府经济职能是发展和变化的。朱光华认为,政府经济职能自从国家产生以后就开始存在,这不只是国家维护阶级统治的要求,更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客观需要。这种观点强调了政府经济职能是随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客观需要而存在的。
笔者认为,政府经济职能应该是以政府机构为行为主体,从社会生活总体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的协调和组织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的总称。从上述对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政府经济职能的行为主体是政府机构,而不是任何其他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2)行为的目的是为达到一定的政府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都是代表国家和公众利益的,其经济职能也一定是为达到政府目标和维护公众利益而施行的。(3)行为的实施范围是具有全局性的。
笔者认为,就当今政府而言,其一般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社会经济在遭受供需不均衡的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文献格式www.7ctime.com
冲击后,市场机制本身虽然可以使经济从一个非均衡状态恢复到均衡状态,这要求政府在宏观层面上通过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去影响和调节引导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使经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代价再度恢复到均衡状态,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2)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指的是通过公共部门收支活动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实现对社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的调整与选择,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3)政府的社会分配调节职能。政府必须制定符合战略目标的收入政策,利用税收政策和福利政策以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分配悬殊的问题进行调节,以求得分配公平,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变迁

从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来看,经历了以下的几个理论变迁过程:

(一)亚当·斯密的“消极政府”理论

自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以来的二百多年历史中,政府经济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1930年的经济危机爆发以前,亚当·斯密的“消极政府”理论占有主导地位,其主张最低限度的政府作用,认为“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要求废除一切特权和限制,建立一个“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在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政府经济职能只是建设和维护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基本上不参与经济的发展,政府担当“守夜人”的角色。

(二)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学说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的一场经济浩劫后,使人们从亚当·斯密制造的神话中清醒过来,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学说逐渐占了主流。凯恩斯认为私人经济制度的自发调节,很难实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如充分就业、收入分配等。为此,需要扩大政府功能,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政府的经济职能在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是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公共政策来维护市场功能,弥补市场缺陷,矫正市场偏差,行使职能的范围是市场失灵的领域,这一时期政府扮演着“道德人”的角色。

(三)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新综合理论

然而面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中出现的滞胀现象,使西方经济繁荣了半个世纪的“看得见的手”丧失了有效的解决能力。凯恩斯式的政策主张受到了挑战,最终促成了新综合理论的诞生,即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在运作前提、功能、实现方式上互相补充。新综合理论指导西方政府再次重新认识政府的经济职能,市场经济存在市场失灵,同样地政府干预也存在政府失灵,但政府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配置方式。政府干预并不只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她肩负着实现国家整体目标的重任。这一时期,政府主要的经济职能是从宏观上调控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
政府经济职能的不断演变是由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要求有与之相应的经济职能。中国正处在逐步迈向市场经济,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的新阶段。在这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又有了新的要求。

三、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变迁

考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我们发现,自建国以来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集中和分散的交替变化。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建国初期,中国按照苏联模式迅速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体制,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较建国前发生了深刻变化。当时实行的是以高度集权为特征、以对经济系统运行的指令性计划控制为核心的政府经济职能,可将其归结为“全能型”政府经济职能。
2. 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2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政府总体计划体制下,有限地实行商品经济的双重体制,政府对重大物资分配、重要产品调拨、企业投资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业等,仍然实行计划经济,对一些小型企业、集体企业或地方性国营中小企业,逐步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

3. 1992年以后。1992年论文导读:

以后,政府不再直接和全面行使对企业经济的管理,而是间接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政府主要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对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并且现在我们 国家一直在为这一目标推进。

(二)当前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1.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适应。尽管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但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保护贸易政策,中国的经济体制和贸易政策与WTO规则尚有较大差距。这不仅表现在中国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开放型贸易体制的基础不坚实,而且在市场准入上也存在差距,许多经济和贸易政策明显背离世贸组织规则。近年来,尽管在国外的压力下,采取了一些贸易自由化的措施,但总的来说,中国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很低。此外,一些经济政策与世贸组织规则不协调,阻碍了中国的全球化进程。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常常是一柄双刃剑,在发挥其积极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改革以来,中国各级政府自身的改革远远滞后于改革的总体进程。地方政府对其介入市场应有的行为边界和行为方式模糊不清,不习惯运用各种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而是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企业和市场运作。另外,政府和企业、市场分工不清,行使了不该由政府行使的企业职能和市场职能。
3.政资不分、政企不分依然存在。企业市场主体的地位停留在理论上,在政策上和实践上还没有解决。有资料表明,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仍未完全落实,即使是上市公司还是以行政管理为主。政府依然是最大的投资者,国有经济的绝对控股地位和公有股的不流通性的弊端暴露的日益明显,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普遍处于所有者缺位状态。国家控股的公司制企业运作不规范,董事由组织、人事部门选定、任命,企业仍旧有主管部门,还是摆脱不了行政干预,政府仍在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去管理市场经济。
4.政府干预的效率较低,阻碍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政府干预效率低下原因有四个:一是缺乏竞争。由于政府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各部门之间也不存在竞争,缺乏竞争压力必然导致低效率。二是没有采取激励措施降低成本。政府部门的活动主要依靠财政支出维持,很难计算其成本,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利益驱动。三是政府部门工作大多具有垄断性,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这种垄断地位,提高服务,降低服务质量,这种没有竞争的行政垄断必然带来效率损失。四是中国政府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员庞大,人浮于事,客观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5.规制需求与减少规制的需求并存。在改革过程中,市场竞争不充分与无序竞争并存,要求政府加强规制的呼声与减少规制的声音不相上下。一方面,条条、块块的制约依然存在,行业垄断尚未完全打破,市场主体尚未完全实现国民待遇,这些因素导致竞争不充分,需要政府减少规制;另一方面,不规范竞争、过度竞争大量存在,需要政府加强规制,完善竞争规则,维护竞争秩序。

四、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方向及途径

(一)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目标选择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国民经济的壁垒完全被打破,在全球经济控制的宏观层面上也提出了制度转型的新课题,即政府如何改善自己的经济调控机能,将对经济的调控从国内延伸至全球经济领域。政府经济职能未来的走向:一是在追求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平衡的同时,仍将保持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职能,但其导向功能得以突出和增强;二是伴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围绕经济问题矛盾、摩擦也日益扩大,国家之间调节经济矛盾、摩擦的任务也日益扩大,迫切需要政府加强协调,因此对外经济职能或外交将进一步增强;三是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防止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和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就中国政府而言,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目标应该是构建有限与有为的政府。
有限政府是指不否定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它为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提供公平的法律,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充分公正的裁判等。有限政府始终坚持社会自治范围最大化、政府行政范围最小化,将政府行政局限于弥补社会不能和市场失灵的领域。
有为政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的有为,必须提高政府为民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把握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二是政府的有为,关键的是有一支廉洁、勤政、务实和高效的公务员队伍。三是政府的有为,是做制度性的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公平对待所有企业。

(二)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实现途径

1.要强化政府培育和维护市场的职能。首先,要建立健全规范的财产法律制度。无秩序便无市场,而市场秩序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市场主体的权利平等和对合法权益的切实保护,特别是受保护的平等的财产权。只有用规范的财产法律制度平等源于:7彩论文网免费论文www.7ctime.com
地保护所有市场主体的合法财产权利,才会有平等、等价、自愿的交换,才会有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的竞争,也只有这样,市场机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其次,要加大反垄断和反不公平竞争的力度。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争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中国政府要尽快制定《反垄断法》,修订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要严肃执法,特别是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打击力度,真正以法制手段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遏止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国内市场的统一、开放和公平竞争。最后,要强化市场服务职能。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培育和维护市场的作用也不能局限于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而应当着眼于提高市场环境的有效性,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
2.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首先,要强化战略引导职能。政府要围绕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制定和实施以中长期战略为主的指导性计划体系,引导国民经济的发论文导读:主地依据市场信息进行自我调整。对于政府行使所有权的国有企业,应本着有进有退的方针,对绝大多数中小国有企业和一般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应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政府从这些企业所有者的位置上彻底退出来,从所有权关系上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实现政公分开。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则要着力克服其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融
展方向;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引导和调控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其次,要强化平衡协调职能。一方面,要通过综合运用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克服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另一方面,要针对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采取诸如有效的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帮助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别;要依靠收入分配政策、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等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兼顾公平,防止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出现两极分化。最后,要强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职能。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强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职能。3.要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职能。首先,要弱化政府对资源的直接控制职能,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统一计划、配置人物财等各种资源的模式,将这种职能让位给市场。这要求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取消相应的审批权、核准权、管理权、制约权。其次,要弱化政府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职能,使各类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平等的市场主体,自主地依据市场信息进行自我调整。对于政府行使所有权的国有企业,应本着有进有退的方针,对绝大多数中小国有企业和一般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应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政府从这些企业所有者的位置上彻底退出来,从所有权关系上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实现政公分开。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则要着力克服其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融资渠道等方面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为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4.强化与创新政府对外管理职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在政府职能转变时,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对内管理”,加强“对外管理”。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对外经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外经济管理,重点要研究那些对中国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国际经济活动,如:资本管理中外资流入、内资流出的安全监管;人员出入管理、国际技术转让管理等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一定要兼顾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要求,真正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取得参与国际分工的利益。
参考文献:
陈潮升.政府改革与经济治理[M].成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
李文良,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陈莉.西方国家政府经济职能以及对中国的启示[J].工会论坛,2001,(7):76-77.
[4]马荣华.转型时期政府的经济职能[J].管理世界,2000,(4):210-211.
[5]苗艳青,林卿.论政府的经济职能[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25-27.
[6]赵爱庆.略论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方向及途径[J].浙江学刊,2003,(5):42-46.
[7]梁秋云.论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的战略选择[D].济南:山东大学,2005.
[责任编辑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