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文化建设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历史回顾与目前状况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551 浏览:100048
论文导读:
摘 要:“公共文化”概念的出现,反映了我国文化行政部门执政理念的转变。经过数年努力,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体现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已基本建立。然而,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依然面临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整体上文化活动不够活跃,内容不够丰富等诸多问题。“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公共文化”建设种种困境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有待不断完善提高;西方国家中较为普遍的存在着的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机构的运营模式,对于调动普通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作用非常显著。如能适当的借鉴其中的某些方式,对于改善我国当前公共文化主要由政府运作的局面,应该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公共文化;历史;现状;文化志愿者;非营利性
:A
2012年6月,“”正式更名为“公共文化司”。该司一位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更名“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反映了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①,在这段话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概念: “文化事业”与“文化建设”。二者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此所谓“文化事业”,指的就是“公共文化”;而“文化建设”的对象,也还是“公共文化”。 “”更名为“公共文化司”,其职责即是建设“公共文化”。
那么,什么是“公共文化”?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走过了怎样的历程,面临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公共文化”概念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基本含义

在我国,“公共文化”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
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 “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②的要求。这是“公共文化”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文件中。
2007年8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这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份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文件阐明了我国当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③
由此可见,当前所谓“公共文化”,指的就是政府为全体民众提供的文化服务,属于国家“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性规划。“规划”解释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并指出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范围:
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④
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中,“文化”是属于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公共服务”范围的。
“公共文化”概念的出现,反映了我国文化行政部门执政理念的转变。正如公共文化司负责人就更名一事答记者问时所说,“‘公共性’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属性,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⑤而要实现文化建设的公共属性,就必须摆脱以前那种政府“办文化”的模式,转变为政府“管文化”的新模式,如此方能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公共属性。

二、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公共文化”的概念的提出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但这一理念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
在汉语中,所谓“公共文化”,指的就是“公共的”文化,可以被认为是“文化”的一种形态。然而,什么是“文化”呢?在现代社会,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洪就曾列论文导读: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公共文化”概念首次出现在的文件中,这可以视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起点;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蓝图,则出现在两年之后的另一份由、国务院下发的文件中。这份名为《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举和分析了16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而在古汉语中,“文化”的汉语则相对确定。在笔者看来,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公共文化”,大致上延续的还是中国古人的文化观念。
在中国古代,所谓“文化”即是“人文化成”。《易·贲卦·彖传》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⑥这段话一向被视为“文化”一词的源头。这里的“人文”一词显然并非西方语境中的“人文主义”,⑦而是另有所指。孔颖达《周易正义》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⑧“诗书礼乐”,即是儒家观念的具体承载者。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中是带有很强的道德教化意识的,而这种道德教化的具体体现,就是一种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文化活动。今天我国正在建设的“公共文化”,其核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心的理念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使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⑨这种文化建设的思路与自古以来“文治教化”的路子大体还是一致的,当然在具体的观念上已有了截然的不同。 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2006年9月,国务院颁布《“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发展纲要》,“公共文化服务 ”和“文化产业”各占一个单独的章节。
2007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
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的要求,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依然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2011年10月18日中国第十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分占两个章节。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这一章节中,“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专门论述。
2012年6月,“”正式更名为“公共文化司”。
2012年11月8日,在十八大报告中谈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时强调“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

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B18

2012年12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更名为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2013年1月1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并印发了《“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到2015年,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服务效能明显提高,“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国家基本标准有效落实,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建设目标。B19

三、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如前所说,2005年10月,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公共文化”概念首次出现在的文件中,这可以视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起点;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蓝图,则出现在两年之后的另一份由、国务院下发的文件中。这份名为《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2013年1月14日发布的《“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则强调了“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骨干作用。这种建设“公共文化”的理念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文化事业的方式显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又与那种政府对文化事业“大包大揽”的做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方面,当前的“公共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而新中国成立初的文化事业则排除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另一方面,当前的“公共文化”建设只是强调政府在各种建设主体中的主导性地位,并不像新中国成立初那样排除政府和公益性文化单位之外其他社会力量的介入。新旧文化政策的区别,论文导读:》的文章,用翔实的数据,描述了当时演出行业存在的诸多困境:演出成本过高、资金来源单一、管理人才缺乏、营销环节薄弱等。而造成这些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演出机构法人地位模糊的尴尬处境:
也恰恰构成了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两种路径:前者体现为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用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后者则体现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被视为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事业发展蓝图。这两个方面的发展状况,也就构成了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

我国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3月,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集中讨论了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问题,会议借鉴农村经济改革中的“承包制”做法,决定在国有文艺院团中试行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院团改革。经过几年试点,1985年4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以“院团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逐渐在全国得到推广。
然而,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能被顺利推行到文化领域,不是所有文化形式都可以被市场化的。还在各地文化事业单位尝试开展“以文补文”活动的时候,关于文化艺术是否可以被市场化的讨论就在知识阶层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7ctime.com
展开了。这些讨论最终影响到了文化政策的制定。1988年9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正式提出“双轨制”的改革方向:根据文艺团体的专业水平和所从事文艺活动的性质,将原来从属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文化事业单位分为“由政府主办的”和“由社会主办的”两种。如前所说,“双轨制”的提出意义非常深远,标志着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分途发展的思路已经基本形成。那些“由政府主办的”文艺团体,后来就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骨干的“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那些“由社会主办的”文艺团体,后来就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2002年,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将文化发展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并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B20这些需要扶持的部分,其中就包含了当年提出的“双轨制”中需要“由政府主办的”那些文艺团体。这说明:一方面,新世纪提出的“公共文化”建设蓝图,与当年提出的“双轨制”是一脉相承的,保持了国家政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这一表述也说明了,“双轨制”提出14年后,那些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原本没有多少区别的文艺院团,经过多年改革,依然没有多少差别。改革之艰难,于此可见一斑。
2008年10月23日,《社会科学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尴尬的演出业: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文章,用翔实的数据,描述了当时演出行业存在的诸多困境:演出成本过高、资金来源单一、管理人才缺乏、营销环节薄弱等。而造成这些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演出机构法人地位模糊的尴尬处境: 很多演出团体和场所都是事业单位,其生存、发展依然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较多地依赖于政府,没有投入、产出和成本、利润的概念。在事业体制下,演出经营机构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决策、组织艺术生产的观念淡漠,创新动力和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经营理念并了解国际演出市场规则、运作方式和现实状况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产品策划、包装、宣传、营销能力普遍较差,因而自身活力不足,与成为真正的文化市场经营实体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差距巨大。
另一方面,在近年来不断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中,很多演出团体和场所名称已经改为“公司”,并被不断推向市场,需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自负盈亏。但是,由于仍然受到行政主管部门对演出剧目及创作等方面的干涉,如突然性地撤销某类主题的创作和演出,这就使主办机构无法按照完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融资和运作,从而造成很多演出团体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遭遇尴尬境地。B21
这说明,迟至2008年,无论是政府还是从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而来的各种文艺表演团体,都没有真正从计划经论文导读:
济体制中摆脱出来。一方面,政府还是把各种文艺表演团体看作其下属机构,给其提供资金支持,也左右其演出计划,而没有将其视为完全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那些已经更名为各种“公司”的文艺表演团体,也没有能够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还是需要仰仗政府的财政补贴度日,不能做到真正以上的自负盈亏,作品的创作与演出也还是要得到文化主管部门的许可,不能做到自主经营。这种“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模式,其实只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与文化事业单位关系在市场经济时代的自然延伸。
2009年7月,、下发《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国有文艺演出院团的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具体体现为:
绝大多数国有院团仍保留事业体制,没有形成与市场对接的体制机制,没有成为市场主体,缺乏通过市场竞争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相当多的剧(节)目以参评获奖为主要生产目的,没有进入市场,忽视观众需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受到制约;现行体制是按照行政区划和级次层层办团,“小而全”、“散而弱”,很难形成有实力的文化品牌,不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许多院团包袱沉重,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影响了演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生产经营难以为继。B22
这样的状况,显然“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不相适应”。为推进国有院团体制改革,文件还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除新疆、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2009年底前都要至少完成一家直属院团整体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现阶段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展开;2010年后,将国有院团转企改制工作向面上推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于2010年前选择一至两个试点县,推动县级院团转企改制,探索政府采购公益性演艺服务的方式,开发农村演艺市场。
由上而下、由点及面的改革路线非常清晰。时间安排上,主要有两点要求的比较明确:一是2009年底前,除新疆、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至少要完成一家直属院团整体转企改制;二是2010年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选择一至两个试点县,推动县级院团转企改制。这样的改革力度显然不够大,还是强调要由点及面,逐步推开。但考虑到文件是2009年7月下发的,而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定在2009年底,时间还是很紧迫的。
2011年5月,、又下发了《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2年上半年之前完成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B23改革的基本思路,依然是当年提出的“双轨制”,这次的改制原则被表述为“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实际上依然将国有文艺院团分作两类,一类可以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一类则必须转制为企业。为了减少地方政府的麻烦,这份文件还附上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国有文艺院团名单”,其他国有文艺院团(不含新疆、西藏地区)都要转制为企业,并鼓励已列入名单的保留事业单位性质院团转企改制。
这次改革规定的时间段是从2011年5月到“2012年上半年之前”,实际上也就是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的一年左右时间,因为文件说明“今年(2011年)下半年,、将联合开展对地方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的督查。2012年上半年,将对各地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进行验收”,力度是相当大的,效果也就非常显著。
根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文明网”于2012年7月17日转引自《光明日报》的报道:“截至今年(2012年)5月31日,全国文化系统2102家承担改革任务的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和正在进行转制、撤销和划转的院团达1691家。其中江苏、安徽、陕西、山西、河北、重庆、宁夏、贵州、天津、辽宁、云南、甘肃、湖南、江西14个省(区、市)已经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任务。”B24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已经有80.4%的国有文艺院团完成了改制任务,这次改制的规模之大,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最后期限到来之后,改制工作继续进行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网站于2012年9月14日转引《人民日报》的报道:“最新统计显示,全国文化系统承担改革任务的2102家国有文艺院团中,已有2061家完成改革任务,完成率超过98%。在已完成改革任务的院团中,转企改制院团1249家,占比61%;撤销院团435家,占比21%;划转院团377家,占比18%。”B25
从数字上看,这场始于2009年7月的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相较于此前20几年来的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经历,这一次的改革可谓急风骤雨式的,在政策高压之下,集中在两年左右时间里突击完成了。不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种“完成”论文导读:
还只是形式上的,其内部体制机制的理顺,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根据2011年5月、下发的《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规定,“国有文艺院团转制前由各级财政安排的正常事业经费,转制后在一定期限内继续拨付”。因此,短期内这种强制改制的后遗症还不是很明显,但长远看来,深层次的改革任务还很艰巨。 [3]2013年6月5日,、组织部、、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随着大部分国有文艺院团转化为市场主体,以企业为主体、事业为补充,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新型演艺体制格局已经形成,为我国演艺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国演艺市场发育程度还比较低,大部分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以下简称转制院团)底子薄、包袱重、经费自给率低、赢利能力弱,转制后面临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B26为改变这一现状,该文件提出了三个方面共十四条意见:

一、落实和强化对转制院团的政策扶持

(一)落实转制院团土地使用政策;

(二)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三)改善转制院团排练、演出条件;

(四)加大演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五)支持文艺演出院线建设。

二、促进转制院团自我发展能力建设

(六)规范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

(七)增强转制院团发展内生动力;

(八)着力培育骨干演艺企业;
(九)扶持中小转制院团健康发展。

三、加强转制院团改革发展支撑体系建设

(十)完善工商登记注册服务;
(十一)鼓励各类资本投资演艺业;
(十二)积极发展组织;
(十三)为转制院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十四)加强转制院团党组织建设。
很显然,这些政策的出台,一方面是基于目前转制院团的艰难处境,不得已“扶上马、送一程”;另一方面则是面向我国公共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文艺机构的未来形态画出一个蓝图;最后一方面,则是政府转换角色,真正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换,为转制院团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持。
这些措施是否可以奏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如前所说,2005年10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首次出现在的文件中;2007年8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蓝图出现在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自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神州大地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呢?2007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说法是“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B272013年发布的《“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则将之精简概括为“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及制度体系”四个方面。B28
从笔者所了解的实际情况看,2007年以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致包含三方面内容:场馆建设、设施配备、服务方式创新。辅之以三方面的保障措施:增加资金投入、重点工程建设、从业人员培训。平心而论,近年来的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确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很多非常严峻的问题。在笔者看来,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瓶颈期:解决好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就可能大幅提高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水平;否则就可能长期停滞不前,甚至会严重影响“公共文化”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1.主要建设内容

(1)场馆建设
场馆建设是近年来收效最为显著的公共文化建设措施。在谈到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主要的成就时,最先被提及的往往就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B29
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84个,其中省级馆37个,覆盖率119%;地(市)级馆334论文导读:中西部地区面积达标的乡镇文化站给予每站10万元设备购置经费补助,用于购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开展文化活动必须的桌椅、书架、电视、音响、DVD等设备。2008年、2009年、财政共安排7.47亿元资金对中西部地区1087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设备充实。根据的安排,2009年至2013年,计划用5年时间对中西部地区截止
个,覆盖率100%;县(市)级馆2512个,覆盖率88%。文化馆(含群艺馆)3264个,其中省级馆31个,覆盖率100%;地(市)级馆343个,覆盖率103%;县(市)级馆2890个,覆盖率101%。乡镇(街道)文化站40118个,覆盖率102%。”B30基本实现了“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
总体上看,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从到省地县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当然,这些数据反映的只是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情况,在不同地区之间,文化场馆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2)设施配备
近年来,在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先后建成了一批公共文化活动场馆。然而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许多场馆都处于“空壳”状态。这种状况在乡镇一级的文化站(或文化中心)尤为严重。B31
为解决乡镇文化站“空壳化”问题,财政部从2008年开始,设置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专项资金,对中西部地区面积达标的乡镇文化站给予每站10万元设备购置经费补助,用于购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开展文化活动必须的桌椅、书架、电视、音响、DVD等设备。2008年、2009年、财政共安排

7.47亿元资金对中西部地区1087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设备充实。

根据的安排,2009年至2013年,计划用5年时间对中西部地区截止到2008年底已建有文化设施的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给予设备购置补助。2014年至2018年,再用5年时间对中西部地区2008年以后新建的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的设备购置进行补助。财政的补助标准为:每个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12万元,每个社区文化活动室5万元。B32
(3)服务方式创新
在2007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013年发布的《“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都提出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要求。2007年提出的要求已经部分得到实现,2013年的“实施纲要”则重点强调了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和体制机制”,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针对性更强。 [3][4]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7ctime.com
对以上六条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些内容都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来的,无论是领导的态度,资金的投入,设施、队伍的建设,管理的水平,还是文化资源的统筹、政策法规的制定,都只是在说,文化主管部门做得还很不到位,却没有提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即普通大众的参与状况,积极性及满意度等问题,而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各种政策文件,以及各级领导经常提及的那样,“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B43人民群众作为被服务的对象,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想落到实处是很难想象的。

(二)“公共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共文化”在基层的建设情况,我们利用组织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的机会,对全体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B44在山东省内选择了十个不同地区的文化工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访谈;并对部分县(市)、乡(镇)文化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
总的看来,经过数年努力,目前从省市到县乡的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全国很多地方来说,“公共文化”建设在数年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巨大变化。然而,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总体上的不平衡一样,各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极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体现在“公共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从场馆、设施建设,到人员、资金配置,再到规章制度制定、文化活动开展,各地区文化建设不平衡的情况无处不在。
仔细分析一下,还可以发现这种不平衡背后,也存在一些共性的内容:首先,这种不平衡主要存在于论文导读:,城镇居民享受到的文化建设成果远远多于乡村居民;其次,这种不平衡还存在于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公共文化”建设水平渐次滑落;再次,这种不平衡也存在于同一地区的不同层次的城市之间,一般来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所谓一线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做得也是最好的,这些地区的市民享受到的文化服务无论种
城乡之间,城镇居民享受到的文化建设成果远远多于乡村居民;其次,这种不平衡还存在于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公共文化”建设水平渐次滑落;再次,这种不平衡也存在于同一地区的不同层次的城市之间,一般来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所谓一线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做得也是最好的,这些地区的市民享受到的文化服务无论种类还是数量和质量,都远远好于周边地区;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中心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做得也不错,地级城市稍差一些,但比县级城市又要好一些。在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的汪洋大海中,这些中心城市像一些孤岛,努力地做着一些提高“公共文化”建设水平的尝试,而广大的乡村地区,人们却连基本的文化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服务。
除此之外,在调查访问中,我们还发现,我国各地的“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个更为普遍的现象:现有场馆设施的利用率普遍不高。这看起来是一个有些奇怪的现象,一方面现有文化场馆普及率并不是很高,B45另一方面,很多地方的文化场馆却常常无人问津。而且这种现象越到基层越严重,很多乡镇文化站的文化活动室常常只是一种摆设,其存在目的就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悖论呢?
表面看来,正如很多文化行政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们所提到的,我国目前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人缺钱缺设备缺场所,因而“总体水平不高”。其背后的逻辑是:如果我们能够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足够丰富的文化产品,足够宽敞的活动场所,足够方面的文化设施,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就可以提高了,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大功告成了。事实上,这种思考问题的逻辑只关注了文化建设的管理主体,而忽视了其服务对象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目前各种文化机构的运营情况看,就算有了场所有了设备有了资金有了管理人员,也未必能营造出公共文化的持续繁荣局面。当前正在进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似乎只是文化管理者们的事情,普通群众很难参与进来,而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却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

五、解决“公共文化”建设面临困境之具体途径的思考

在笔者看来,当前的公共文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并非单纯是领导不够重视政府、投入力度不够这么简单;另一主体(服务对象)的缺位也是根本原因之一。因而,要解决当前“公共文化”不够活跃,内容不够丰富的困境,改变其“总体水平不高”的局面,在下大力气解决场所、设施、经费和管理等方面问题的同时,还必须有意识地培育文化参与者,并根据他们的需要改革运营机制。
实践证明,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建是当前“公共文化”建设面临困境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我国当前正在开展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还远未能真正释放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个人文化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的无间融合。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与推广

2012年9月12日,、文明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要求各地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从文件的对于开展这项活动意义的表述看,“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意在唤起“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B46而不是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解决人才队伍的匮乏问题。B47在笔者看来,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培育文化参与者”,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这或许是目前“公共文化”不够繁荣的一种有效方式。
我国的文化志愿者活动,也并非始于2012年。2011年,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文明办共同组织开展了“春雨工程”,即“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春雨工程”的主要运作方式是,“通过内地省(市)组织文化志愿者,以‘大舞台’、‘大讲堂’、‘大展台’三种形式,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开展针对性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春雨工程”是我国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的一次集中探索,其意义不仅在于为边疆地区提供文化援助,还在于探索和实践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的有效方式。 源于:毕业论文理工{#GetFullDoma论文导读:摘自:本科论文www.7ctime.com

(三)西方国家“非营利机构”的借鉴意义除了“文化志愿者队伍”之外,西

in}
[3][4][5][6]摘自:本科论文www.7ctime.com

(三)西方国家“非营利机构”的借鉴意义

除了“文化志愿者队伍”之外,西方国家中较为普遍的存在着的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机构的运营模式,对于调动普通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作用也非常显著。如能适当的借鉴其中的某些方式,对于改善我国当前公共文化主要由政府运作的局面,应该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公共文化”领域的志愿者活动,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的现象;非营利性的文化机构,则基本上还没有在我国出现。如何借鉴西方国家发展“公共文化”的成熟经验,使之有利于我国公共文化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任何一种制度的产生都是有其独特的文化土壤的,在西方国家行之有效的文化制度,并不能照搬到我们国家来。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所汲取,有所借鉴,是会有利于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照搬照用,则可能产生“水土不服”的后遗症。
① 《公共司负责人就更名一事答记者问》,国家公共文化网:p:///poliics/2005-10/18/conen_3640318_

3.m,2000年10月18日。

③ 中国文化产业网:p://escnci.cnci.gov.cn/2009/6/15/law-0102040000-548.l,2007年08月21日。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网站:p:///ziliao/2002-11/17/conen_69354

2.m,2002年11月08日。

B16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网站:p://.cn/GB/8216/487496

2.ml,2005年10月11日。

B18 《十八大报告》,新华网:p:///2012-11/19/c_113722546_

6.m,2012年11月19日。

B19 《“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网站:p://59.252.212.6/auo255/201301/20130121_29512.ml,2013年01月14日。
B20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报告全文》,新华网:p://news.xinuane.com/ziliao/2002-11/17/conen_69354

2.m,2002年11月17日。

B21 王雪、博芬《尴尬的演出业: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社会科学报》,2008年10月23日。
B22 、《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国网:p://.cn/culure/2010-07/28/conen_20593848.m,2009年07月30日。
B23 、《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网站:p://.gov.cn/xxfb/zwxx/ggz/201105/20110518_90959.ml,2011年05月18日。
B24 《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提速》,中国文明网:p:///wzgg_pd/ggjxs/201207/20120717_76009

7.l,2012年07月17日。

B25 《铸就中国舞台新辉煌——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网站:p:///jrzg/2012-09/14/conen_2224437.m。
B26 “中国文化产业网”:p://ci.gov.cn/conen/2013614/news_79050.l,2007年08月21日。 [3]论文导读:B50北京文化志愿者”:p://.cn/abou/。
[4][5][6][7][8]B27 中国文化产业网:p://escnci.cnci.gov.cn/2009/6/15/law-0102040000-548.l,2007年08月21日。
B28 网站:p://59.252.212.6/auo255/201301/20130121_29512.ml,2013年01月22日。
B29 杨志今副部长撰写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新、秘书长杨永恒、委员毛少莹公同撰写的《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历史性转折》,两篇文章在谈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时,首先提及的就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B30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B31 村一级文化室(文化大院)的建设更加参差源于:毕业论文致谢信www.7ctime.com
不齐,很多地方缺场所、缺设施的情况更为严重。但目前的监管和统计工作还没有延伸到村一级,相关数据也就很不健全。根据公共文化司文化馆处白雪华处长的报告,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村文化室209600个,覆盖率仅为34.2%。
B32 相关数据根据公共文化司文化馆处白雪华处长在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所做《关于我国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汇报》的报告录音材料整理。
B33 同B30,第6、3页。
B34 同B30,第7页。
B35 《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网站:p:///column/pc/zc.pp,2009年7月13日。 [3][4][5][6][7][8][9]B50 北京文化志愿者”:p://.cn/abou/。
B51 东莞志愿者网:p://zyz.dayou.gd.cnl。
B52 屈淑杰的《东城区文化志愿者调研报告》,豆丁网:p:///p-978315592823.ml.
B53 《部长蔡武: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党建网:p:///djw/xcgz/wgz/201108/20110822_29307

6.l,2011年08月22日。

isorical Review and Curren Siuaion of Conempor论文导读:esePublicCuluralConsrucionGAOYing-gang(ScoolofArs,SandongUniversiy,Jinan,Sandong250100)Absrac:enoionofpublicculurereflecseconcepionranormaionofournaionalculuraladminisraivedeparmen.rougendeorforseveralyears,econsrucionofpublicculureaadeagreaac
ary Cinese Public Culural Consrucion
GAO Ying-gang
(Scool of Ars, Sandong Universiy, Jinan, Sandong 250100)
Absrac:e noion of public culure reflecs e concepion ranormaion of our naional culural adminisraive deparmen. rougendeor for several years, e consrucion of public culure as made a grea acievemen, a is, e inerne of public culural service covering bo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been esablised. owever, ere sill is imbalance exising among regions. In addiion, i is no acive enougin culural aciviies, or no ricenougin conen. e consrucion of culural voluneer eam could be an effecive way o promoe e consrucion of public culure. In addiion, if we could apply e operaing mode of non-profi public culural organizaion in wesern counries o conemporary Cina, i will be of a lo of elp.
ey Words:Conemporary Cina; Culural Consrucion; Public Culure; isory; Curren Siuaion [3][4][5][6][7][8][9][10]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