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高职基于可持续进展能力高职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156 浏览:36390
论文导读: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改革的核心问题,涉及到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建设等一系列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因此,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办好一所高职院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德国作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其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关于“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不少举措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等环节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应该说高职院校的诞生本身就带有明显的就业导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采用量体裁衣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企业需要什么技能的人才,学校就培养具有这项技能的人才。然而,随着工艺技术的变化步伐越来越快,这种与企业零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已初见端倪:高职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接受新知识、更新新观念的能力差,毕业生就像一台工作机器,只会机械地完成某一工作流程任务。说到底,高职学生缺乏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育部在2011年10月12日下发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和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应该说这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又如何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当前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可持续发展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对“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各个学科和领域关于可持续发展都有不同的阐述。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关于人的发展报告》中指出:“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协调、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既要满足人当时的发展需要,又要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针对高职教育颁布了《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其中明确了“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描述,即“就个人的需要和愿望而言,技术与职业教育应允许个性和性格的和谐发展,培养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培养理解、判断、鉴别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是个人通过发展必要的智力手段,技术与创业技能和态度而具备终身学习的条件;发展个人在工作中和在整个社会中作出决定的能力,以及为积极而明智的参与团队工作和担任领导所需的素质;使个人有能力应对信息和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简而言之,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的综合范畴。

2.德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

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家外专局审批的“关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修项目”,借此机会,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德国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为德国经济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是因为德国人力资源相当匮乏,国家十分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7ctime.com
技术工人和职业人才。从德国职业教育界和产业界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研究发现,各领域对从业者的要求从原先重视从业者的专业技能逐渐转为更加注重从业者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能力。由此,德国政府采纳了研究者的建议,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即不仅要教会学生单一的职业技能,更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德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

德国教育研究者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时,首先分析了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才能适应毕业上岗后的工作要求。通过研究,他们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会学习的能力;学会工作的能力;学会共处的能力;学会生存的能力。结合德国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职业人才的目标,职业学校通过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实训基地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将这四种能力渗透到学习过程中,以期达到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提高。

1.践行“行动导向”教学改革

作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法取得了重大成功,并得到世界各国的效仿和借鉴。“行动导向”是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论文导读: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分工合作。一般是4~6名学生围在一起,在专业理论课同切磋和讨论;在实训课中,共同加工并完成某个加工零件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独立工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了与他人交流,进行创新思考的能力。
实施课程开发,注重实践性,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其教学原则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学生的主观兴趣为教学工作出发点,调动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和演示,而是独立思考和操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这种教学法还鼓励学生加强合作,老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是鼓励和赞扬。很显然,这种教学法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这种方法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能更好的将自己所学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灵活的结合起来,并更具创造性地运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中。
在这一教学原则指导下,课堂实践中又形成了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里简单介绍“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对学习过程独立组织和实施的有效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责任”“相互交流”的社会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承接并完成某一个具体项目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等能力。学生承接的项目是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一个学习过程到下一个学习过程。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独立行动,主动获取和加工信息,设计工作步骤和方法,分析并优化解决途径,完成从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并通过互帮互学来完成项目工作。

2.转变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指导下,德国职业院校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都将原有教室排座的形式改为圆桌式教学形式,或是学习岛式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发言,发挥各自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分工合作。一般是4~6名学生围在一起,在专业理论课同切磋和讨论;在实训课中,共同加工并完成某个加工零件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独立工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了与他人交流,进行创新思考的能力。 中专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