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基于尊重学生学习起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41 浏览:14134
论文导读:
当今“尊重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尊重教育就意味着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笔者认为:“尊重教育”落实在数学教育中,首先是要尊重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并以此正确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和选择教学方法。只有基于学生学习起点来确定的教学策略,才是有效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根据学生学习起点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教材设置的教学起点比较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强调知识结构的循序渐进和完整性,以及儿童智力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普遍性。而对于学生个体而言,由于受生活环境、认知经验、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其学习起点有着特殊性,学生的学习起点往往会高于或低于教材设置的教学起点。这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以保证学习的实效性,对于学生学习起点低于教材设置的教学起点的内容,可适当降低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起点高于教材设置的教学起点的内容,则可适当提高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优化学习材料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的加工,以适合学生的学习起点,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一)学习材料要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结构

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学习起点,选择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的学习材料。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一位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是这样的:四种杨梅的是早大种每筐43元,水晶种每筐367彩论文网学位论文www.7ctime.com
元,粉红种每筐39元,荸荠种每筐47元,老师想挑选其中两个品种的杨梅各买一筐,请你来做我的小参谋,可以怎么买呢?这里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感兴趣。同时不同的买法中既包括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也包括了即将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接下来让学生先解决不进位加法,再尝试解决进位加法,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二)学习材料要具有思考性,能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

“无论什么都无法弥补在一个主要领域里荒废了的东西,这个领域就是思考。”学生首先应该在思考领域里成为劳动者。学习材料的思考性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认知策略。
首先,我们应从儿童现有的起点去理解学习材料的思考性。如在教学9+3时,教材中要求学生用9根小棒和3根小棒去探索算法。结果多数学生都是采用把9根和3根合在一起数一共有多少根的方法。而整数计算的基础方法是凑十,凑十蕴含着满十进一的思想,是以后多位数加法的基础。那么学生为什么不能主动地去思考凑十的方法呢?教师应理智分析一下学生的思维起点:在学生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接触过凑整计算的思考方法,也没有接触过把接近10的数假设成10的思考方法,所以学生不容易主动地想到去凑十。可以把学习材料进行了这样的改变:把小棒改为学生熟悉的10支装的钢笔盒和钢笔。在钢笔盒里放上9支钢笔,在盒子外面放3支钢笔。这里10支装的钢笔盒就是对学生起到一个搭建思维桥梁的作用,学生在10支装的钢笔盒的暗示下,就很快地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把盒子外面的1支钢笔放入盒子里凑成十,再和盒子外面的2合起来是12。在这个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从外面拿1支放到盒子里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凑成十和怎样凑成十的道理。这样的学具才真正变成了学生思维的载体,这样操作不仅仅是为了得出结果,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发展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载体。

三、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顺应新知识的过程。这里的知识既包括数学知识,也包括相关的生活经验。

(一)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新知识同化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

学生的学习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认知的基本方式。小学数学中许多知识都是将新的数学知识纳入到己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同化的过程。在教学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是以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一位数为基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整十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之间建立起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旧知主动进行新知的学习。

(二)激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新知识的学习总是依托已经掌握的旧的知识,如果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善于在新旧知识之间制造一些认知矛盾,激发学生对认知冲突产生争论,推动他们主动去思维,在辨析中重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一个分数为3/9,分子减去2后为1,要使这个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减去多少?”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就认为分母也要减去2,得到了1/7这个分数,细心的学生马上发现不对劲:分数大小发生改变了。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对“分母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一步步引导学生在矛盾中思考,逐步揭开面纱,找到答案。这个过程正是在矛盾中构建新知的过程。

(三)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对新知识学习的推动作用

儿童的经验就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起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学生的经验予以足够的关注,并尽量在经验与所学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我充分利用小学生“比赛掷石块”的游戏与“长度单位”建立起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掷石块的游戏中,确定谁掷得远的方法是用一截同样长的树枝去量掷出的距离,这里一截树枝的长度其实就是一个长度单位。因此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长度单位,为什么要建立长度单位,进而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