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声乐谈高职院校声乐集体课教学方式构建学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981 浏览:134443
论文导读: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下,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传统的个别课声乐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笔者经过多年的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实践,认识到声乐集体授课模式可以弥补个别授课模式的不足,相比较而言,它有着可不替代的优势。为此,本文对声乐集体授课模式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优势;构建
1005-5312(2013)26-0226-01
高职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声乐教学培养出的学生不但能唱,还要能教、能导、能讲、能演。然而,仅仅依靠“一对一”的小课模式是不能完成这个目标的。为此,各高校努力探索一种科学的、实用的、高效的声乐集体授课模式,这样既可以降低声乐教学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又可以提升高师专业化水平,培养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师资。

一、高职声乐教学集体授课之优势

“一对一”的声乐小课模式具有外界干扰小、针对性强的特点,但在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声乐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不及声乐集体课模式,声乐集体授课模式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与特点逐渐被广大高职院校熟识和接受。
首先,声乐集体教学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在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发声与演唱能力比较弱,在“一对一”小课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担心唱不好,从而产生紧张的心理,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声乐集体课上,学生可以大胆的、放松的进行发声、演唱,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理想。第二,声乐集体教学具有生生互动、智能互补的优势。声乐集体课教学的环节改变一“唱”定乾坤的状况,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共性智能优势与个性智能优势。一部分学生的弱项恰好是另一部分学生的强项,声乐集体课为生生互动、智能互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充满自信的展示自己,同时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弱势,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第三,声乐集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声乐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初学声乐的学生在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是空白的,声乐教师在集体授课上,可以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讲解与传授,这样学生对发声原理、咬字吐字、呼吸方法等方面有较好的把握。第四,声乐集体课有利于培养体观。歌唱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失调都将影响整体歌唱,教师在声乐集体授课上,通过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对学生个性的问题进行点拨,适时地调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整体观。

二、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

高师声乐课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之一,长期以来,为了探寻高师声乐改革的路径和模式,为了更好地满足基础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的高标准要求,高师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变原有的“精英式”授课模式为“三位一体”的新教学模式,在思想观念上坚持以下改革原则:
(一)师范性
高师声乐课教学一直延续的是由练声、歌曲练习两部分组成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个模式的弊端比较明显,不能完全适应对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因为此种模式教学交往单一,教学互动性差,学生缺少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多处于一种机械、被动的心理氛围之中,在音乐实践中容易导致表演心理过分紧张的问题,后果严重。因此,为了培养出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人才,声乐集体课的改革必须遵循师范性的原则,也就是要求高师声乐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掌握发声原理、发音概念、嗓音保护、歌唱呼吸调节、声带振动方式等演唱知识与技能,掌握声乐发展史、声乐作品风格、声乐作品赏鉴等声乐基础理论,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培养学生唱的能力,还应该把讲、教、导的能力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表演、点评、讨论等环节来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避免急功近利,逐步完成培养目标。
(二)高质量
目前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改革中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师范性”压倒一切,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师范性目标,就可以适当地降低学生声乐演唱的质量,这种观点显然是偏颇的,明显对改革认识不到位。演唱能力是声乐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是从事音乐教育者所必须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具备的主要技能,不是说掌握了基础理论和演唱的知识技能就能保证学生演唱的质量,演唱质量是在长期音乐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还论文导读:
需进一步指出的是,歌唱教学是以听觉为基础的特殊性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个别检查,让学生不光会唱,还要会听,提高学生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师教学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而且质量是根本,效率是保证,没有效率的质量,也难以满足高师改革的需要。由此可知,高师音乐集体课模式的构建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注重效率,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培养其高水平的演唱技能,还要为学生寻找实践的机会,走上舞台,走进基础音乐课堂,让学生毕业后可以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三)可操作性

声乐集体课由于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其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也要做相应的改革,通过制定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去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日常表现、进步幅度,用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发展的情况。考核细则要制定的尽量详尽,具备可操作性,能够让教师和学生都清晰明了并严格遵循。

三、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实行分级制集体教学

分级制集体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同一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划分出各个层次的教学集体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适应,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感受能力、声乐的爱好程度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个体差异,按照不同的声乐程度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优、中、差不同层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区别对待。同时,学校要根据声乐教学的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结合校情制定出合理的分级规定曲目。这样,优秀层次的学生可以得到个性的充分发展,中等层次的学生后来居上,脱颖而出,差等生也能全面、系统的完成学习,掌握声乐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教师因势利导,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论教学、技能技巧训练,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冲刺,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循序渐进地提高歌唱水平。分级制集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齐步走”教学模式,为声乐教学增添了一股活力。

(二)制定统一的集体课歌唱发声教材

嗓音专家林俊卿总结了咽音八个步骤的训练方法,这是针对发音技巧,提高嗓音能力的基本功训练方法,教学效果极好,挽救了许多戏剧、波音、声乐等依靠嗓音进行工作的艺术家。高职院校可以借鉴林俊卿博士的授课方式,号召广大声乐教师积极参与,研究科学的集体课声乐教学模式,制定一套集体课歌唱发声教材,追求声乐教学科学化。所谓声乐教学科学化,就是用教材的形式将歌唱发声方法呈现出来,教师按照编写的章节进行系统的讲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发声训练,达到教学过程程序化。

(三)培养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当前,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师大都是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来,他们对歌唱嗓音学科的了解研究有限,造成声乐教学的教学方法落后,训练手段不成熟,处于经验阶段,所以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声乐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在声乐集体课上,全面的分析声乐作品,更好的指导学生发声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同时,声乐教师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与爱心。在声乐集体课堂上,缺乏自信的学生会出现紧张心理,难以快速的接受授课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毫不吝啬的给予恰当的表扬与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在声乐教学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它与个别课等教学形式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为高职院校声乐课培养全面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张桂华.关于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与探讨[J].中国音乐,2003.
李京玉.高师声乐大课课堂模式建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
[3]王瑞年.高师音乐系教学体制改革当议[J].人民音乐,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