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年轻化推进居民区书记队伍年轻化建设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273 浏览:23396
论文导读:
[摘 要]
本文针对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最亟待解决的推进年轻化和后备队伍建设问题,提出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建议实施选聘一批、选派一批、储备一批等三项对策,以及提高津贴待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的两项保障机制。
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年轻化
[关键词]
[]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11-0054-03
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没有行政级别,可以说是城市最基层的党员干部。目前,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燃眉之急,因此推进年轻化和后备队伍建设是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为先

(一)转变对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职业界定,努力提高其社会认同度。长期以来,社会对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定位较低,在许多人的成见里,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就是管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的琐碎之事的,甚至有人一提到居民区工作者,首先脱口而出的就是“居委会大妈”。现实中,从事这一行业的多数也确实是年龄偏大甚至退休返聘的女性,这一实际情况又强化了社会的这一认知。这就导致居民区党组织书记这一职业很难吸引素质高、能力强、就业年龄阶段的从业者,甚至一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不愿到居民区任职。对此,应从两个方面去改进:一要加大对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正面宣传力度,逐步提高全社会对这一职业的认同。当前我国的社区发展还不太成熟,与之相对应的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发展也相对滞后。但随着我国城市社区的逐步成熟,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必然越来越高。当前,就是要通过宣传引导,真正把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定位为“小巷总理”、“小巷总书记”。二要逐步改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结构,引导优秀人才到居民区任职。只有这支队伍的素质提高了,社会对其认识才会根本改变。一些区高薪聘请高素质、专业化的大学生到居民区担任党组织书记,一些区选派机关公务员、事业编制干部到居民区任党组织书记,都引起基层方方面面的强烈反响,许多群众觉得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门槛”高了,这是短期内迅速改变人们成见的有效办法。
(二)转变经验丰富的老书记更适合居民区工作的观念,大胆起用优秀年轻干部。一些街道、镇的领导倾向于使用老书记从事居民区工作。理由主要有:一是老书记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突出,尤其是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非常强,遇事不慌,应对突发事件、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强。二是老书记人脉广、人头熟,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这一优势在老旧小区熟人社会中更能发挥作用。三是老书记资历老,有一种因年长而自然生出的威仪,能管好班子、带好队伍。诚然,老书记的优势很多,远不止以上这些。但是,老书记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一是许多老书记知识结构老化,停留于经验式管理,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二是老书记人脉广方面的优势只有在其所熟悉的居民区才具备,换一个居民区尤其是新型商品房小区同样会处于“陌生人社会”,人脉需要从头经营。一些老书记不会使用电脑,更不要说运用新媒介与年轻居民对话,在新小区营造熟人社会的难度挺大。在新型商品房小区,由于弱势群体较少,老书记擅长化解矛盾、访贫问苦的优势无用武之地,而业委会组建、物业管理、停车难等新问题,由于一些老书记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解决得也不是非常好。三是许多老书记身体不太好,长期高强度工作很危险。另外,一些退休返聘的老书记稳定性不高,可能会因身体、带孙辈等原因突然离职。在此,无意比较老书记的优势和劣势,也不必争辩老书记和年轻书记谁更适合做居民区工作,只想强调三句话:一是能力再强的老书记终有退休的一天;二是老书记也是从年轻书记一路磨练过来的;三是要相信年轻干部的适应力和创造力,许多年轻干部到居民区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环境,并在居委会信息化、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因此,目前在岗的老书记干得好,居民区稳定和谐,不代表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不存在了。街道、镇领导要从长远着眼,着力于推进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建设。

二、实践中的三点对策

综合各区县的探索,笔者认为,加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年轻化建设、需要落实选聘一批、选派一批、储备一批这三项举措。
(一)选聘一批。要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一批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人员充实到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之中。这里强调两点:一是选聘的范论文导读:来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适应了居民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普遍表现出精神状态好、转变角色快、干事热情高的良好势头。许多同志从对居民区工作一无所知到渐渐了解再到有所创新,在居民区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绩。如:一些选派干部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新平台,创新与居民尤其是年轻白领居民的沟通,团结凝聚了一批年
围应面向全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讲,范围越广,决定了选拔到的合适人才的概率越高,但也决定了选拔过程的成本和风险越高。如果仅在本区范围内的各类社工、党群工作者队伍中选拔,虽然选出的人较熟悉区情也有一定的社区工作经验,但却排除了社会上其他优秀人才。实际上,许多企业、社会组织中也有许多能胜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人才。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制时,就有一大批原来在国企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员转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功实现了角色转变,涌现出许多“明星书记”。二是根据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岗位的特质要求选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岗位虽没有标准化的职位说明书,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从事这一工作,所以我们要通过笔试、面试找出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的人。社区工作经历很重要,但只能作为参考,许多在居民区工作许多年的干部就是不具备担任书记的能力。我们选聘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不应唯经历论,而更应看其性格特质、党性觉悟、工作能力。性格豁达热情,热爱居民区工作,才会有工作,也才会很好地与方方面面沟通协调。党性觉悟高、品性修养好,就会公道正派,在群众中有威信。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具备组织协调、化解矛盾、带班带队、开拓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当好居民区的“班长”。
(二)选派一批。一些老城区半数以上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都是退休返聘人员,短时间内难以培养或招聘到上百名合适的年轻人才担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可以从机关、事业单位现有科及科以下人员中选派一些优秀年轻干部到居民区担任党组织书记。一方面,增强居民区的工作力量,为居民区党组织带去新的理念,从而推动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的创新;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锻炼成长。这里强调两点:一要明确选派干部是到居民区“任职”而不是“挂职”。选派干部的人事关系不变,工资等待遇不变,选派期间也不应影响其正常的职级晋升,这样,就能使选派干部安心在居民区工作,无后顾之忧。选派期间,选派干部的组织关系应转到居民区,因为他们是担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全面负责居民区党组织的工作,要“挑大梁”,是真正的“一把手”。选派时间不宜过短,应至少干满一届,鼓励干满两届。下去一两年,仅仅熟悉了居民区的工作情况,还没能真正进入角色,干出一些成绩,与挂职的效果相似。但在居民区干上三五年,就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推动工作创新,有所成就。另外,时间过短,也不利于居民区工作的稳定性、连贯性。二要为选派干部更好地在居民区工作创造条件。选派干部是从机关、事业单位到居民区工作的,以前的工作和居民区工作的性质不同,普遍有不熟悉居民区工作的问题,刚开始转变角色方面有困难。街道、镇党(工)委要安排党性觉悟高、经验丰富的老书记进行“一对一”带教,让他们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跟着不同风格的老书记见习,并尽可能安排他们在新、老小区实践,使他们迅速提升居民区工作能力。见习期满,应根据不同选派干部的个性和能力,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居民区,并为其配强班子,配好助手。对于选派干部的创新性举措,应鼓励其大胆尝试,并尽可能给予经费等方面的保障,确保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2012年以来,闸北、杨浦等区已经选派了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居民区任党组织书记,从这些选派干部一年多来的工作情况来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适应了居民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普遍表现出精神状态好、转变角色快、干事热情高的良好势头。许多同志从对居民区工作一无所知到渐渐了解再到有所创新,在居民区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绩。如:一些选派干部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新平台,创新与居民尤其是年轻白领居民的沟通,团结凝聚了一批年轻的居民群众。一些选派干部还利用自身曾在条线部门工作的资源优势,积极整合优质资源服务社区群众。比如:在H7N9禽流感肆虐期间,为消除居民群众的恐慌心理,卫生系统的选派干部组织党员医生们走进社区宣讲禽流感常识和防范措施,并为特困人群免费检查和治疗白内障,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针对新型高档商品房小区业委会组建难的问题,一些选派干部发挥法律专业特长,成功组建业委会,并赢得居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实践证明,只要给年轻干部们在居民区搭好工作平台,他们能够在这里挥洒汗水、建功立业。源于:大学生论文网{#G论文导读:其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能力无疑得到较好历练,这样的干部再回到机关、事业单位就可以胜任一定的领导岗位。总之,要通过畅通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发展通道,上一页1234下一页
etFullDomain}
(三)储备一批。要重视并抓好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后备队伍建设,形成“蓄水池”效应。实践中,社工队伍抓得好的街道、镇,选拔出来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就更为优秀。要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提升社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从各类社工及党群工作者队伍中发现一批素质好、潜力大的后备干部,放到居委会主任助理、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助理、副书记等岗位上锻炼,有计划地加以培养,丰富他们的岗位经验,增强他们的基层领导能力,帮助他们尽早成长为合格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确保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后继有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新老书记交替机制,老书记要对新书记和后备干部进行带教,“扶上马、送一程”。老书记到规定年龄应退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对于一些身体较好、工作积极性高的优秀老书记,可通过成立个人工作室或安排其到社区协会、群众团队等自治组织继续发挥余热。对不适合继续在居民区任职或因个人原因不愿意继续在居民区工作的,可按工作年限给予一次性的慰问金后退出岗位。总之,既要发挥好老书记的优势,也要让老书记退得安心、退得舒心。

三、两项保障机制

(一)提高津贴待遇。目前,一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区仅给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每月两千多的津贴,这样的待遇很难吸引就业年龄阶段的优秀人才。从职业化建设的角度看,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岗位要在整个职业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吸引优秀的青年人才,关键要提高这一岗位的津贴待遇。当然,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津贴待遇和区级财政实力以及街道、镇的经济条件相关,上海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一年的津贴待遇可达六七万元,经济条件较差的区县短时间内还赶不上这样的水平,但应树立“财力有一份增长,基层党建就多一份保障”的理念,推动区级财政、区管党费的使用向基层一线倾斜,提高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及其他基层工作人员的津贴待遇,把钱花到夯实基层基础这一刀刃上。区级层面要统筹设计科学合理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津贴体系,既体现公平性又体现激励性,逐步将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津贴待遇提高至街道、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待遇水平,甚至实绩突出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可以超过事业编制人员的待遇,从而形成导向,推动优秀人才到居民区任职。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书记,还可通过设立“金奖班长”、“银奖班长”等特别奖励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从而激发整个队伍比学赶超的活力。
(二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7ctime.com
)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要让年轻人愿意到居民区工作,在居民区长期干、干得好,会有很好的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职业发展体系。聘用制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是整个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主体,应按其任书记的年限和绩效考核情况,对他们实行分级管理,并将书记的级别与津贴待遇挂钩。比如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级别,书记每干满一届或两届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向街道、镇党(工)委申请晋升级别,经街道、镇党(工)委审核同意后,可晋升一个级别,其津贴待遇也提升至更高一级的水平。这样,就形成干好干坏发展不同、待遇不同的良好氛围,使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岗位本身具有晋升发展的空间,而不是一二十年基本不变,从而提高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积极性和队伍稳定性。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绩效考核优秀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在符合相关政策和条件并通过市统一考试的前提下,优先纳入街道、镇事业编制,特别优秀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在公务员招录、领导干部公开选拨等方面还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笔者不主张把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岗位设成事业编制,因为编制的稳定性会带来更大的惰性,且街道、镇事业编制岗位本身的发展空间不大,反而会使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失去活力。对于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到居民区任职的年轻干部,要将他们在居民区的工作表现和培养锻炼使用年轻干部结合起来。试想,如果一名年轻干部能够把一个居民区治理好,其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能力无疑得到较好历练,这样的干部再回到机关、事业单位就可以胜任一定的领导岗位。总之,要通过畅通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发展通道,论文导读:让优秀的年轻干部愿意到居民区工作,在居民区干得好,同样可以发展得很好。作者单位:上海市闸北区委组织部责任编辑:古悦上一页1234
让优秀的年轻干部愿意到居民区工作,在居民区干得好,同样可以发展得很好。
作者单位:上海市闸北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古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