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群众路线走群众路线试述试述创新经济报道研究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295 浏览:85653
论文导读:
【摘 要】由于经济新闻本身专业性“强”、题材“硬”,且诸多见报稿件形式老套、缺乏深度,导致内行不屑看,外行看不懂,广大群众更是不爱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记者、编辑的实践,分析了经济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弊病及解决之道。
【关键词】经济报道 群众路线 弊病 解决
由于经济新闻本身专业性“强”、题材“硬”,且诸多见报稿件形式老套、缺乏深度,不是“概念+数字+例子”,就是“过程+措施+效益”,导致内行不屑看,外行看不懂,广大群众更是不爱看。笔者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多年,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即是走群众路线,这不仅是我党的基本路线,也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宗旨,更是经济报道的成功秘诀所在。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已由“经济信息主导制”过渡至“受众接受主导制”,不夸张地说,群众满意不满意,直接决定着经济新闻报道的成败。只有以“群众视角”去捕捉经济新闻亮点,以“群众思维”去考量经济新闻内涵,以“群众满意”去衡量经济新闻优劣,才能破除经济新闻报道中的诸多弊病,不断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经济新闻。

一、以“一切为了群众”为目的,经济新闻受众主体不定、报道思想陈旧弊病

尽管当今传媒业发展迅速,经济报道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但“打官腔”、“码数据”、“学术化”等一些旧时“弊病”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经济报道中。还有一些经济新闻报道思想陈旧,仍是较为生硬的经济信息的上情下达,许多报道类似“工作简报”,其内容形式远离广大群众,实用性、贴近性、服务性不强。更有甚者,对读者定位都不明确。这不仅使单篇的经济新闻报道失去了生命力,长此以往,更是让一份报纸、一家传媒失去了鲜明风格,失去了群众关注,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深入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人民群众是媒体最广泛的受众群体,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基。在当前信息爆炸时代,经济新闻要想出彩,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就必须以“一切为了群众”为目的,牢固确立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三个意识”,真正让“受众主导”取代“信息主导”。
一要强化身入群众意识,走出文山会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社情民意,采集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的经济信息,逐步弱化专业性过强的行业经济新闻。二要强化深入群众意识,让经济新闻报道能够为读者提供寻求财富和创造财富的更多有用信息,强化影响普通人生活、工作的社会化经济信息。三要强化“心入”群众意识,切实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充分发挥经济报道服务民生、维护民利的作用,不断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

二、以“始终围绕群众”为方法,新闻源狭隘、视野不宽弊病

经济新闻不好写、难出彩,追根溯源是这些报道的新闻源过于狭隘、新闻视野不够宽广。一些新闻工作者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报道思路,主要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协会)寻找新闻信息,诸如“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等开篇语常见于经济报道中。这种新闻源的狭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新闻的枯燥、难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记者角度来讲,是缺乏深入群众的“魄力”,毕竟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渠道提供的新闻素材大多是“成品”,只要带个优盘、传份邮件,稍加处理就能登报纸、上电视。从媒体角度来讲,是缺乏群众主体地位意识,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于理论宣传工具,没有从群众、市场的角度关注经济。
解决这些弊病,一方面要求记者克服“惰性”,深入经济事件现场,善于在群众中搜集新闻素材,并对这些无序、粗糙的“原材料”进行整理、总结、提炼,最终写出出彩的经济新闻作品。另一方面,媒体要强化群众的主体地位,对那些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权威”新闻说“不”。同时,要“始终围绕群众”,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让群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能活跃于经济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中,使经济报道更具交互性、即时性、集成性、广泛性,最终达到新闻报道效益的最大化。如《铜陵日报》近年来在做强平面媒体的同时,在全省率先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开设“铜陵新闻网”、“铜都论坛”、“铜陵手机报”,建立新闻微博微信平台,以全媒体形象吸引各年龄段、各阶层群众参与到经济新闻的创作过程中来,并取得积极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成效。
视野不论文导读:化”包括形式和内容两层含义。形式方面,即要转变报道写法风格,丰富表达“面孔”,合理使用图表、漫画等多种表现元素。内容方面,即要突出故事中人的活动。人是各种经济工作和经济活动的主体。采写经济新闻时,要把人的活动与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经济工作进程结合起来写,力求做到既见政策又见人,既见经济工作进程又见人;要
宽也是经济新闻常见的弊病。诸多报道的对象和范畴仍然定格在狭小的范围之内,报道的重点停留在几家大、中型企业或金融、商贸、流通、生产领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至今时今日,经济报道的对象和范畴已扩大到各行各业,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增强经济新闻的含金量、影响力,就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捕捉新闻事实。
一方面,用“千里眼”拓展经济新闻广度。经济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区域外的经济信息或事件也会波及本地,本地的一些经济事件同样能扩散到更广区域,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经济信息或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国际经济大事件。在经济报道中,要立足于时代前沿,目光远大,胸怀全球,既全面客观地揭示事实,又准确地结合经济事件所处的背景环境,使经济新闻传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另一方面,用“眼”拓展经济新闻深度。经济领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很抽象的领域,一个看似简单的经济现象、经济数据背后可能隐含着复杂的经济理论、利益博弈。这就要求经济新闻要写“透”,从群众关注的角度去深挖新闻内容,善于研究、分析新闻素材,把“究竟发生了什么”写清楚、写明晰、写通俗,令专业人士读了“解渴”、广大群众看了明白。今夏我省大旱,铜陵供电公司前8个月发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相关报道见诸媒体,但仅仅表述了这一个信息点。其实,“50亿”数字背后有许多经济信息可挖,既可顺藤摸瓜,分析区域电力供求形势、能耗结构及用电高峰期对企业影响;又能采写夏季“电力消费”给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生活带来的诸多影响,增强报道人文关怀。

三、以“让群众满意”为标准,经济报道专业性强、内容硬、不实用等弊病

在采写经济新闻时,要充分考虑群众感受,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衡量报道质量。

1、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便于群众阅读和接受

首先,“硬题材”要“软着陆”。即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宏观的事物微观化。采写经济新闻时既要收集宏观的、综合的、概括的“硬性”材料和数据,又要收集感性的、形象的、典型而生动的“软性”素材;在写稿时,尽量采用故事性强、感彩鲜明的材料说明观点,从利益和感情上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同时,积极寻找生活视角,突出“落地意识”,让群众可感、可知。如反映改革开放30年百姓生活变化的综述,时间跨度大,框架大,数据多,但一篇《小账本记录大时代,30年收入翻51倍》的新闻报道,就一下子鲜活起来了。
其次,“专业化”变“通俗化”。即多使用群众语言,把复杂、深奥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深入浅出、亲切自然地表述出来,善于将经济生活中的新现象、新情况与社会、文化等联系起来,注意寻找“经济现象的非经济视角”,实现经济报道从“专业维度”向“多元维度”的突破。如《人民日报》在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提出的“技术生理演变”概念时,取了一个通俗的标题:《为什么休闲多的人反而富有》,形象地阐释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经济学问题,因为休闲时间较多的人大多受过良好教育,从事比较复杂的脑力劳动,收入既高又休闲。
第三,“模式化”转“故事化”。经济新闻“故事化”包括形式和内容两层含义。形式方面,即要转变报道写法风格,丰富表达“面孔”,合理使用图表、漫画等多种表现元素。内容方面,即要突出故事中人的活动。人是各种经济工作和经济活动的主体。采写经济新闻时,要把人的活动与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经济工作进程结合起来写,力求做到既见政策又见人,既见经济工作进程又见人;要注意刻画经济活动中人的情感和精神风貌,借以增强经济新闻的思想性;要从写一般人的经济活动或经济生活入笔,通过交代人的活动过程,阐明某一经济成就或某一经济理论问题。如《北京晚报》一篇新闻《美失业高管变时薪12美元清洁工》,通过采写年薪7万美元的公司高管马克·库珀成为时薪12美元的清论文导读:,使广大受众趋利避害。《铜陵日报》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期间,刊发《“冬储人才”有见识》新闻,报道一企业借危机引人才。此稿深刻剖析了“经济危机”与“人才资源”的关系,最终得出“冬天终会过去,春天必定要来,但机遇并不是到了春天才姗姗而来。‘冬储人才’正是转瞬即逝的机遇”的观点,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和前瞻性。
洁工等故事,让读者触摸到了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形势脉搏。

2、增强经济新闻的实用性,满足群众工作生活需求

最基本的“实用性”,是通过经济新闻报道提供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实用信息,既包括市场行情、物资供求状况和生产状况,也包括经济决策、法规、管理状况等,还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科技发展和规划状况、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心理及习惯等。
深层次的“实用性”,是赋予经济报道更多的前瞻性,使之更多更好地融入并引导群众生产生活,帮助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经济生活中的变化,预测未来经济趋势,并将有关零散而无序的信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地作出分析、判断、解释、预测,使广大受众趋利避害。《铜陵日报》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期间,刊发《“冬储人才”有见识》新闻,报道一企业借危机引人才。此稿深刻剖析了“经济危机”与“人才资源”的关系,最终得出“冬天终会过去,春天必定要来,但机遇并不是到了春天才姗姗而来。‘冬储人才’正是转瞬即逝的机遇”的观点,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和前瞻性。
笔者认为,经济报道的“实用性”可以向更深层次延伸与发展,那就是将政府视角、民生视角、专家视角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风向标”作用,体现媒体的社会担当。今年7月,新华社刊发系列报道《十问中国经济》,对当下中国经济走向、国家出台的应对政策及成效等进行了全方位报道。该报道有效维护了市场信心,解答了群众疑惑,明确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宏观经济走势。媒体也通过报道赢得了更多人的关注,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铜陵日报社)
责编:周蕾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