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抒情性《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之抒情性探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584 浏览:136306
论文导读:
作为真学术之文学艺术研究所指向不外有三:一填补空白,就某一专题在此前尚未有人所涉猎或研究不够深入的,研究者凭借所掌握的新材料进行研究,填补研究之空白而推动学科研究的发展;二探求人性,文学艺术无论古今中外的流派多复杂、风格差异多大皆不外乎人性之发掘与探寻,研究者凭对人性的把握与体认,来展现文学艺术中人性的纵向历史流变和横向复杂蕴含;三求大全之道,我们所面对的研究对象,不仅有人类自身也有其他有生命之物和无生命之物,各自有其命之道其性之理,研究者凭一己之“灵明”领悟“万物一体”以求得宇宙人生之大全“天地”之大道。为了言说方便此三者看似泾渭分明,但在具体研究中实为相互交错而融合为一体的,作为初入研究之门的文学硕士研究生来说,首先要理清自己兴趣和性情之所在,而明确自我为学之大方向,选择以一种研究方法进入某一文体中自己所能把握的具体文本或关键词作为基础学术入门训练,本期三篇论文,一为诗歌文本细读,刘薛蒂通过细致入微的多角度解读为我们展现了徐志摩诗歌文本的复杂与丰富;一为诗人的核心意象分析,朱春彩通过对林徽因独特“花”意象梳理很好地把握了作家一生的情感流变与时局变化;三为诗人创作精神把握,熊璐以北岛的“崇高”感为中心展现了朦胧诗人心态前后变化和时代精神转向。这三篇习作作为初入门者的学术训练,均从具体细部入手试图把握大问题虽然显得稚嫩,但也不乏可取之处。
——罗绂文 (哲学博士,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 要:《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是徐志摩后期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此诗歌的创作很好地诠释了徐氏提倡的“三美”理念,形式与内容的交相辉映更好地展现了诗人的抒情视野,在对诗歌的具体剖析中能更全面地以主体为维度观照徐氏独特抒情意味。
关键词: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 抒情性 三美
一直以来,徐志摩都是一位颇有争议的诗人。多少年来学界对他的评价差异很大,郭沫若则说他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小丑{1},而陈西滢则认为他是“一手奠定了中国诗坛的‘诗哲’”;有人称他是“六十年来仅有的三个半诗人中的一个”,又有人说他的诗“既恶毒又迷人”。{2}可见徐志摩无论是其生平还是创作所引发的评述都是如此地有张力。然而在众说纷纭中,徐志摩其人其事的争议性主要是在于他的思想与阶级立场,而对他的艺术成就,则多持的是肯定态度。朱自清先生就曾指出:“当时诗人除了郭沫若,当首推徐志摩。”{3}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评论界开始以更加客观的文化视角与政治立场来重新评定徐志摩及其诗歌创作。笔者认为,徐志摩诗歌艺术的突出成就,是在于诗人通过极具创新的诗歌形式和表现技巧,营造出出神入化的优美意境,准确而又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那浸润着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诗歌情感,使诗人的情感抒发达到了一个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新境界。
胡适曾经评价徐志摩:“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汇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而借以寄托这种信仰和心灵追求的则唯有他的诗和文了。所以,我们探讨徐志摩作为一个“文学存在”的价值,最根本的是要研读他的诗和文,从而获得一种审美上的愉悦、情感上的共鸣以及艺术上的借鉴。本文试图以徐志摩后期创作的《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为文本依托,在其所倡导的“三美”理念下分析诗人的抒情视野,使我们可以以主体为新的维度观照徐诗的独特抒情意味。

一、典雅形式下的炙热情感

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对诗歌“三美”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和觉察能力,他十分妥当地调整了自由与均齐之间的微妙关系,形式上或追求变幻的自由,或力求单纯的统一,基本上抛弃了种种外在的整齐,在一种不太整齐的参差错落中构织着内在的和谐,使他的诗显得匀整而多变,在一种和谐中又蕴含着跌宕起伏的炙热情感,使得形式与内容恰如其分地交相与融合。徐诗的外在形式的最大特征便是以诗节之间在段式和韵式的对称来构造自己的格律诗。这种形式,一个诗节是自由诗,两节以上的诗(全诗),就显现出对称,从而以严格的格律给人以均齐划一的建筑之美。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为例: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论文导读:
温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一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主旋律反复出现,回肠荡气,在这里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添上几分“梦”态。与陆小曼结婚后,妻子捧名角、吸,尤其是情感上的背叛,使诗人写出了这首《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熟悉徐志摩家庭悲剧的人或许可以从中捕捉到关于这段罗曼史的影子,但它始终是模糊不清的,被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吹的劲风冲淡了,以至于欣赏者也同吟唱者一样,最终被一股强大的旋律感染而忘记去追寻旋律背后那一个个具体的事件。此诗聚焦的范围看似如此狭小,实际上张力却非常大。它给我们一个暗示性的、广泛的心象空间,而“我是在梦中”既是诗人的理想世界的象征,也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弥漫着焦虑彷徨的心绪与炙热迷茫的情感。笔者看来,他“入梦”,实则是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在现实爱情中撞得伤痕累累,所以在梦的昏迷下把痛苦变淡,变成“轻波”那样淡。只怕若非在“梦的悲哀里心碎”,便会在现实的悲伤中心死似的。尽管徐志摩是公认的对爱十分执着的人,但既然是人,就会有彷徨的时候,有人会在彷徨后选择放弃,而徐志摩显然不会。
与全诗形式上的自由与均齐相对应的徐志摩的情感收放自如,他可以把“暗淡”当作是“梦里的光辉”,继续拿自己的全部生命去爱去投入。在这几段对应的诗行里,音顿数目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7ctime.com
与字数都是大体相同的,这便是所谓的“内在和谐”,一种包容了局部自由的、具备整体意义上的均齐感的和谐。有人就把这一诗体称为“对称体”。{4} 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