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工业园生态工业园规划与建设理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939 浏览:33738
论文导读: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如何解决土地供需矛盾,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严格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地的工业新城建设已经由开放型转入节约集约型的土地利用转变。建设工业新城,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珍惜和节约土地资源。必须强化资源意识,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推进集约用地,珍惜每一寸土地,用好每一寸土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文以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例,开启“生态绿园、数字新区、集约新城”新规划项目。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研究
项目概况:
惠东产业园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与大亚湾和红海湾相依,毗邻港澳,紧靠深圳,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和沿海开发区。距广州180公里2小时车程,距深圳95公里1小时车程,距东莞100公里1小时车程,与珠三角联系便捷。惠东产业园区为广东省政府认定的8个专业性产业转移工业园之一。同时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
必要性:1)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广东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是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规律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科学发展难题、实现新一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2)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促进本地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抓住东莞产业外溢的机遇,产业园积极引入特色明显、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如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促进本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
3)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推论文大全www.7ctime.com
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利用珠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惠州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与产业转出地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通过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惠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缩小地区差距;另一方面为东莞腾挪多余发展空间,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土地资源。
4)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实现当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需要。
建立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大量吸纳惠州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居民就地就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同时,结合产业发展需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关规划的指引
1)《惠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与《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惠东县在惠州市产业分区上:位于324国道产业轴线,属惠东县城经济板块,以商贸、物流业为主的综合产业板块。
对惠东县城产业发展的导向:珠三角联系粤东的重要交通枢纽,石化工业及香港、深圳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惠州市五条发展轴中的“广州-博罗县城-惠城区-惠东县城-稔平半岛发展轴”和“深圳(香港)-惠阳-惠东县城-汕头发展轴”经过本次规划区。
2)惠东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
城镇经济区发展指引:包括县城和梁化镇,增强对全县的服务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承接珠三角发达城市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对外加工业。
惠东县城市性质:惠州市未来主核心城区之一;惠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现代加工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山水—生态”城市。
县城总规对本次规划区的职能指引:是惠东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规划用地主要沿广汕公路两侧集中成片发展,以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为主,发展综合集成、深度加工等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工业园区。
3
生态景观结构规划
结合规划总体构思,将园区规划为倚山傍水,绿廊相楔,绿心点缀的“一心、两轴、三纵、四横、多节点”的生态结构。
一心:重点保护园区中心自然绵延的山体——谭爷岭、姑奶岭,规划建成整个工业新城的生态核心;
两轴:严格控制规划区内部沿着莞潮高速公路和西二环路所构成的生态绿轴,利用绿廊和水系,联系各个功能组团,使得产业和生态有机、协调发展;
三纵四横:结合规划区中心景观大道、高压走廊等,形成沿主要干路和高压防护绿带的三纵四横的绿色生态网络,与周边山体及园区生态核心相互融合和渗透;
多节点:结合规划区内公共绿地、街头绿地、论文导读:
滨水绿带,以及保留山体形成多个生态节点。
规划区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山体保护和水体梳理的工作,利用整个规划区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景观,形成良好、有序的生态网络。
图9-2 景观系统规划图
9.4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区的绿地系统分为生态绿地、公共绿地二部分,根据规划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区特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尽可能挖掘特色优势,科学安排各类绿色空间,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绿地系统。
“点”: 位于规划区内结合居住和工业地块布置的一系列点状绿地、活动场地、绿化开敞空间等,是组成绿地系统内的最基本元素。
“线”: 以沿着高压走廊和道路两侧分布的防护绿地为主,利用贯穿规划区的水系布置了滨河绿带,加之分布于各功能片区内的绿化步行道、自行车道等绿道网的建设,形成了“面”状绿地和“点”状绿地之间的联系纽带。
“面”:位于规划区中部的大型中心绿地,是整个规划区绿地系统的核心。此外,大量保留下来的自然山体,也形成了大片的“面”状生态绿地。
9.5生态绿地系统
生态绿地:自然生态绿地包括规划区周边的山体、水面、林地和规划区中部保留的丘陵。生态绿地通过自然山脉在组团间形成自然生态走廊,并且与规划区内的绿地系统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规划区的绿地网络。网络化的绿地系统是保持良好的规划区生态环境的有力支撑,也为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稳定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共绿地: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建设公共绿地,同时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保证公共绿地分布的均衡性。与此同时,沿规划的河涌边预留大量绿化带,结合水面设小游园,使之成为滨河休闲带和园区重要的生态廊道。 文初有提到,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
生态工业城的建设可以以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规划区内的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能够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工业城给企业、环境和社会带来可观的效益:给企业提供了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再生利用废物和避免进行违法行为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的机会,同时也能使企业生产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将减少许多污染源和废物源,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轻环境负担;对社会,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使生态工业城成为所在社区经济发展的基地,也为所在社区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小结: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问 题有一般性,更有特殊性,有继承性,更有时代性,是可能照搬照抄任何现成的发展理论的。应把建设生态产业城,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本项目重中之重。以“分工、融合、联动、一体”的新理念,合理配置产业功能和类型分区,促进生态产业间的互动。积极创造条件,使企业投资从制造加工领域向研发、销售、服务领域延伸,最终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的最大占有,从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年)
7)《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2005年)
8)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认定深圳盐田(梅州)等2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函》(粤经贸函[2006]1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