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浅析浅析新闻娱乐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585 浏览:45061
论文导读: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其中充满了游戏的情节,使受众有非看不可的。这样使新闻缺乏了客观性等。三是新闻报道“星”闻化:“媒介获取注意力的最佳办法就是尽可能地报道和谈论与名人有关的事情。要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就要有一批名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名人,媒介就要把他创造出来,名人的形成依赖媒介的大量宣传,只有这样名人现
[摘 要]因为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传媒领域的地位逐渐提高,媒体逐渐向市场靠拢,新闻市场化,传媒公司化,新闻娱乐化等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自然和必然的现象。
[关键词]新闻报道娱乐化;媒介;受众;受众心理
[]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104 — 02
随着媒介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产业性质凸显,媒介大众化、市场化的潮流日渐盛行,不论是报刊、广播还是电视,节目内容强调“软”、“近”、“新”、“奇” 表现出很强的大众化、通俗化倾向,节目形式则更是丰富多样,不仅有综艺娱乐、谈话还有观众互动、真人秀等等。软新闻大行其道,硬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尽量地被软化,媒体也越来越强调新闻的故事性和娱乐性。
娱乐新闻不同于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它与我们通常说的社会新闻也有很大区别。从学术角度来看,从新闻到社会新闻再到娱乐新闻是有一种逻辑关系的。现如今,我们看到的社会新闻即那些政治性较弱,人情味较浓,趣味性较强的新闻,突出的是事件的反常性。如果说今天的社会新闻还符合传统的新闻定义的话,那么今天的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定义来衡量了,因为它描述的新闻常常是静态的,是关于某些人物的某种变化,可以发现,明星绯闻占据了娱乐新闻的主体地位。什么叫新闻娱乐化,到目前我国对新闻娱乐化还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定义。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媒体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业化趋势,也催生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
提起新闻娱乐化现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一批在政治上、经济上独立的廉价报纸的出现,其内容主要是简短、通俗,政治色彩弱,人情味、趣味性浓的社会生活内容,其中不少新闻还带有故事情节。到了19世纪末,这种伴随大众化报纸的煽情之风达到了最高点,随后是新闻的泛滥。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传媒狂炒辛普森杀妻案、前英国王妃戴安娜之死、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绯闻案,是新闻娱乐化的三大标志性作品。而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始于1981年1月1日,《中国青年报》首创星期刊,将“软手法”引入“硬新闻”中,此后,周末版、星期刊盛行,随后90年代中后期的以社会新闻为主的都市报热潮的出现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推向了,并不断蔓延到各媒体,包括迅速发展的网络。
有人认为新闻娱乐化不单单指新闻本身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各种新闻都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有人认为新闻娱乐化不过是新闻的一种新的叙述方式。这些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但都是片面的。我认为新闻娱乐化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看: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首先,新闻娱乐化的现象有五点重要表现:
一是具误导性和煽情化:为了刺激受众的视觉与听觉,在标题上下足功夫,语不惊人誓不休。比如:《家辉艳福不浅》、《赵薇还想吻刘德华》等等。误导与煽情的效果扩大了,新闻价值的挖掘也就压缩得小了,甚至是忽略了。
二是极力追求情节化:对各大战事的报道上国内各媒介几乎都围绕该事件发展的过程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在围绕战争进行报道的同时,特别加大对该战争“情节化”层面的报道,受众乐在其中。甚至于在战争进行过程中,我国媒介纷纷转述一出有关战争女英雄林奇的故事。报道以严肃的战争为背景,报道了林奇的成长、参军、遇难、幸运逃险的一系列过程,整个故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其中充满了游戏的情节,使受众有非看不可的。这样使新闻缺乏了客观性等。
三是新闻报道“星”闻化:“媒介获取注意力的最佳办法就是尽可能地报道和谈论与名人有关的事情。要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就要有一批名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名人,媒介就要把他创造出来,名人的形成依赖媒介的大量宣传,只有这样名人现象才能成为大众现象。”例如:“杨振宁订婚事件”也成了媒介关注的热点论文导读:在炒作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新闻做“软”上,淡化新闻的舆论导向,缺乏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也缺少挖掘深度和培养高尚审美情趣的能力。其次,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新闻娱乐化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现实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一是从社会因素来看。我国目前正处转型的特殊时期,人们的文化价值呈
。记者们在事件女主角翁帆的学校内外蹲守,专门找到她的家中“拜访”,报道二人生活的尽可能多的细节。如此一来,媒介报道便流于庸俗化,使媒介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介是各类明星的创造者。
四是悲剧事件幽默化:移植文学上“黑色幽默”的手法,以调侃的笔调描述悲剧性事件。在描写很多悲剧事件时以调侃的笔调描写悲剧性新闻,对他人的悲惨遭遇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也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倘若丧失了道义,文章写得再精彩,又对世人何益?
五是舆论导向功能淡化:一味地把新闻娱乐化,反映出媒介从业人员舆论导向意识的淡化,缺乏职业道德感与社会责任感。一些媒介把新闻报道的重点放在炒作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新闻做“软”上,淡化新闻的舆论导向,缺乏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也缺少挖掘深度和培养高尚审美情趣的能力。
其次,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
新闻娱乐化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现实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一是从社会因素来看。我国目前正处转型的特殊时期,人们的文化价值呈现出由统一向分化,由社会活动向私人娱乐,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换。娱乐化媒体使受众能够获得心理松弛和压力缓释,娱乐新闻大受追捧。
二是从市场经济条件来看,作为地域性很强的地方电视台,它在众多频道的收视群追逐中的差异化优势就是本土化,新闻素材与新闻受众均同一地域,那么用当地的语言说观众身边的事就成了最大卖点,因此大量套用当地俗语,夹带当地民间说唱等文艺形式,以调侃、拉呱、聊天形态出现的新闻在地方电视台遍地开花。 三是从受众的心理需求来看,在当今人性的自由被物质的普遍统治的状态下,受众趋向于以本能的满足来追求浅薄的快乐,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为其提供了一块进行精神消费的“第三地”空间。
四是从文化传播的国际背景来看,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处在文化传播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西方国家新闻界所追求的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人情味等新闻价值要素以及运营模式、操作方法的商业化取向都不可避免地对我们的新闻媒介产生影响。

三、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影响

新闻娱乐化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作用。而新闻娱乐化的最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媒体、受众和整个社会。
1. 新闻娱乐化对于新闻媒体的影响。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媒体顺应市场化潮流、迎合受众的产物。但不可否认,新闻娱乐化也给媒体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媒体格调的庸俗化造成媒体公信力的下降是最为严重的影响。受众对于媒体报道的新闻持有怀疑态度,使得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大幅度下降。
2.新闻娱乐化对受众的影响。软新闻可以使受众轻松地就获取信息,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休闲的过程。另外,一些软新闻可以使人从紧张的工作生活中得到适当的放松,缓解一定的压力。
新闻的娱乐化虽然切合了众多受众的需求,但如果过量过度,也是对受众的一种摧残。长期接触这类新闻,会使受众丧失思考能力和判断力,也会使受众品位降低,反而造成精神上的迷茫。
3.新闻娱乐化对于社会的影响。软新闻所报道的新闻大部分含有暴力、犯罪以及信息,新闻娱乐化使新闻和暴力新闻不断增加。为了吸引眼球,很多媒体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7ctime.com
都充斥着“很黄很暴力”的标题和内容去迎合低俗。尤其是对于没有判断能力的青少年,更是会在思想上造成误导。新闻的娱乐化现象会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非常强大,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的娱乐化会使媒体的引导方向不准确,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新闻娱乐化应兴利除弊

新闻娱乐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满足观众对新闻信息与娱乐的双重需求,也有可能对社会风气及社会安全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笔者认为,对新闻娱乐化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刀切地支持或反对,它的评价标准应该是是否增加了可读性论文导读:
可看性,是否对受众、对社会有积极作用,这两者缺一不可。笔者认为在把好“度”和“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尝试。
防止新闻报道过分娱乐化,既要靠媒体及从业者的自律,还需要主管部门引导与规范。如今媒体市场已经进入市场细分时代,媒体也在为不同受众量身打造不同的节目。娱乐节目是有大市场,但那应该是做足娱乐功夫、用足娱乐元素与娱乐信息的娱乐节目。同样,在当今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新闻节目更有大市场,人们期待从媒体上看到有关外部世界变化的最快、最真实、最原生态的新闻信息。市场期待的应当是及时、准确、全面、深刻反映社会各领域真实变化的主流新闻。
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曾经说过:媒体“要平衡社会情绪,提示社会最重要的东西,它和受众之间是‘诤友’、‘益友’和‘挚友’,而不是‘酒友’、‘腻友’和‘狎友’”。我们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记者,应当有追求真理的精神、独立自由的精神以及勇担责任的精神,以一种对人民的良知与责任,不懈坚持新闻应有的价值,去为一种社会信念和理想而呐喊,而不是只对反映收视阅读率的商业数字或商业图表感兴趣;应该将眼光投向底层,让弱势者有声,使无助者得力,让仿徨者前行,而不应只顾一味娱乐所谓的大众,将眼球放在一些庸俗低级、光怪陆离的事件追踪上;应该惩恶扬善,揭黑扶弱,承载信息,传播文明,达民情,怡民心,启民智,树民风,而不是用琐碎的、庸俗的、浅薄的信息垃圾去混淆视听。
新闻报道娱乐化的出现,是我国社会转型及媒体观念变革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首先,娱乐化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过去我国传媒被限定在“宣传”的最小范围之内,不承认媒介的信息功能、娱乐功能,严重影响了新闻传媒的正常发挥。目前的新闻娱乐现象立足于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意味着我国传媒媒介由传者中心向受着中心进一步专一,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媒介变革。其次,媒介经营性质及观念的改革必然导致新闻娱乐化。长期以来,我国传媒受计划经济影响,只强调其政治属性,不承认其产业属性和经营属性而现在我国媒介目前处在转型的特殊时期,原已建立的价值体系瓦解了,而新的价值体系又没有建立。媒介由政府“包办”,在资金上缺乏积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媒介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各种成本上涨、财政补贴骤减的情况下被真正推向了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媒介难免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并且随着人类交往的扩大,不同文化间在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大加速,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处在文化传播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跨文化传播迅速地改变着固有的社会文化的构成。但是,新闻娱乐化还是要有一个“度”的问题。首先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以严肃新闻、重大新闻为主,新闻以提供真实信息为本,这些信息应该更加有助于受众清楚地认知环境、认知社会,任何时候严肃新闻都是“硬新闻”,而娱乐新闻这能出于次要地位,其调节情绪、唤起情趣之类的作用。此外娱乐新闻应该坚持高尚的趣味,目前大量的娱乐报道偏离了正常的方向,一味的追求猎奇、隐私、暴力等低级趣味的新闻,所以,传媒不应只看重经济效益,更好的履行好责任和使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责任编辑:郭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