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舆论新媒体时代舆论格局下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26 浏览:14098
论文导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大众传媒和舆论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媒体经历了从翻页时代到点击时代,再到划时代的历程,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深深地改写了整个传媒业的进程。面对这样的时代舆论格局,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传播更要紧跟时代,创新求变,真实诚恳,以达到良好的传播目的与社会效果。
关键词:新舆论格局 少数民族地区 传播
2008年6月20日,同志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时指出,要“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要“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从而对我国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定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监督,倡导网上主旋律,这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构建和发展现代媒体传播体系,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大众传媒和舆论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媒体经历了从翻页时代到点击时代,再到划时代的历程,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深刻地改写了整个传媒业的进程。面对这样的时代舆论格局,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传播更要紧跟时代,创新求变,真实诚恳,以达到良好的传播目的与社会效果。

一、传统舆论格局特点

传统舆论格局中,报纸、电视、广播这三大传统媒体构成舆论格局的三足鼎立。三种传统媒体分别发布新闻,传递信息,提供资讯,引导舆论导向,具有以下特征:
1.强硬确定导向。三种传统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导向。因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单

一、只能从传统媒体中获取新闻与信息,主流媒体发出的唯一声音就成为最强音。

2.引导方式僵化。传统舆论引导方式有时僵化、简单、生硬,总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告诉你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口气训斥,态度冷漠,方法简单,方式粗暴,缺乏人性化的探讨,缺乏温情,多是冷冰冰的说教与训诫。
3.忽视传播规律。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上常有两大误区:一个是正面宣传上的“倾盆大雨”,“大造舆论”,这种“一哄而起”式的宣传,常常成为标语口号式的重复,停留在一般化的说教上。另一个误区是负面宣传的随意禁止。人为阻塞信息渠道,以为“控制”住了主流媒体就等于“控制”住了舆论,特别是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尤其如此。

二、社会舆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在新媒体影响力的时代,不难发现,我们所处的新闻舆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1月份,共有来自54个国家及国际机构的378家新闻机构约700名记者在华常驻,这个数字比2002年驻华外国新闻机构增加了100多家,记者人数翻了一番多。这说明,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所处的历史方位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点,西方越来越多地把眼光投向了中国。
2.舆论环境更加复杂。据CNNIC发布的数据,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升至31.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手机用户接近7亿,世界第一。有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全国有6000万人习惯于在各种论坛里“发帖灌水”、交换信息、发表时评,3000多万人热衷于自己报道社会、评论世事与人生。专家称,数年后将有50%的新闻来自论坛、博客、播客等。这种“个人编发、公众阅听、大众评论、集体交流”的传播方式,形成了互联、互动、开放、海量、简易等特征。
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使得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更加明显,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意识形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7ctime.com
态领域深刻变化,导致舆论引导难度加大,使舆论引导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社论文导读:达国家一面拓展新兴舆论阵地,一面巩固传统舆论堡垒,“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呈现出不断强化的态势,新兴媒体的崛起强化了“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

2.舆论主体碎片化。伴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信息的生产、传播的上一页1234下一页

会舆论引导工作难度加大。我们已经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正如同志所说,“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正在催生了新的时代舆论格局。互联网与手机媒体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新闻传播方式与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信息技术的进步已经使现时代中国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的新闻舆论环境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3.文化软实力要求更高。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一个国家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魅力,也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但要真正成为强国,需要在文化、在人类价值观上,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的能力。应该说,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在世界范围形成了独特的魅力,但是我们还缺乏先进的、强大的传播手段,去使这种声音、这条道路更好地传播。
2010年,从30秒的“中国制造”广告到“国家形象宣传”系列推广,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国家公关时代,也意味着中国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
4.以人为本呼唤新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一观念带来新闻事业观念的变革和思想的进步。从报道选题到版面的编排,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关注民生的报道逐渐增多。受众通过不同形式媒体,如互联网、手机等表达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的方式多元化、自主化,通过新闻跟帖、普通网民的个人博客、微博客、BBS和虚拟的社群等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民间舆论场,改变着中国政治生态环境,推动了我国的进程。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变化对媒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 人民群众要有知情权(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凸显,提出五个统筹, 兼顾效率和社会公平,调整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社会需要解压、解气、解惑、解闷) 。从前的新闻宣传,呈现两极现象。一方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新闻,一方是自下而上的呼唤群众诉求。上边的宣传群众不听不看, 下边的官员也头痛不喜欢,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中间缺少一个能把两极联通起来的平台,这和媒体总是站在两个极端说话有很大关系。当前,根据“三贴近”原则,根据“五个统筹”的思想,媒体应当从原来“宣传+批判”的模式向沟通和建设方向转变。 5.世界舆论依然西强我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经研究得出结论:西方三大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五大电视网(ABC、NBC、CBS、CNN、FOX)和6大新闻报刊(《时代》《新闻周刊》《经济学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构成全球国际新闻主要供应商。这些西方主流媒体,通过对国际问题设置议程和舆论宣传,控制着国际舆论的主导权。国际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斗争将继续存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渗透和反渗透斗争仍然尖锐复杂。所以,加强我国的传播能力建设,加强自己的声音,宣传中国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打破西方媒体垄断的格局和话语权力,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三、新媒体舆论格局正在形成

新媒体环境下构成舆论格局的几个要素都发生了变化,旧的舆论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舆论格局正在形成,表现为以下特征:
1.舆论传播全球化。互联网打破了信息沟通与文化交流原有的时空限制,也打破了新闻信息和舆论传播原有的地缘壁垒和政治壁垒,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趋同,其发展势头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印证。然而,西方发达国家一面拓展新兴舆论阵地,一面巩固传统舆论堡垒,“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呈现出不断强化的态势,新兴媒体的崛起强化了“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

2.舆论主体碎片化。伴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信息的生产、传播的论文导读:

手段以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网民数量超过报纸读者数量、网络影响力逐步接近乃至超过传统报纸影响力,已经成为现实。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自身的逐步成熟,社会认可度大大增强,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交互式的传播方式、专业化的传播内容以及数据存储的高质量和大容量特性,使受众摆脱了过去只能单纯接受信息的模式,自己也成为内容的生产者、信息的制造者和媒介的“使用者”。当每个使用者都可以成为媒介中心、传播中心的时候,舆论主体“碎片化”时代已经来临。主体“碎片化”的信息选择方式又带来了品牌、消费以及媒介的碎化,这就给传统媒体过去三分天下的优势地位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的舆论格局逐渐由传统媒体垄断转化为多种媒体并存发展。
3.舆论传播机制变化。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异军突起,网络宽频、网络电视、手机报纸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层出不穷,网络媒体、手机媒体造成的舆论影响越来越大,社会舆论形成不同的舆论场,汇聚成不同的声音,博客、微博等自媒体形式也在对传统的主流媒体形成冲击。新媒体发展和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方式个性化、传播内容多元化,舆论生成传播机制变化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舆论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状态。
4.舆论内容多元化。由于新媒体的自由性、共享性、个性化和开放性,特别是网络和手机媒体对普通民众话语权限的解放,舆论主体获得了一种表达的安全感和前所未有的自由,舆论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近年来,网络言论涉及到为农民工“讨工钱”、“三农”问题,批评教育乱收费、学术腐败、文艺界之怪现状等,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权益和切身利益给予了深切地关注,甚至影响到政府的相关决策。
5.舆论场重心转移。互联网及手机媒体等新媒体显示出巨大的舆论能量,它所形成的舆论场纷繁复杂,已经由过去的“”舆论场一统天下,转变为“民间”舆论场也在发挥巨大作用,网络舆情影响日大,民间舆论声势渐大。
6.舆论管理方式改变。在新的舆论格局中,管理舆论的方式要疏多于堵,要使主流网站成为人民群众最具有说话的地方,让普通网民的话语尽可能地被党和政府听到,政府决策在出台前能够被更多人的智慧所审视和评估。既不因强调主旋律而强求舆论一律、排斥多样;也不因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而放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而要力争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生动局面。

四、新舆论格局下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策略研究

1.走在前面,争取主动,在现代、开放、多元的舆论空间中树立起风向标。新兴媒体的崛起使社会舆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新兴媒体在影响事件走向方面,可以改变事件的进程、硬化事件的性质、能够影响司法的判决、推动制度的创新、足以颠覆政府、诱发社会动荡等造成各种无法预料的后果,因此要充分重视新兴媒体的作用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新媒体的影响力,掌握好两级传播规律,充分发挥意见领袖、把关人的作用,议程设置合理有效,预防偏见和预设观点走在前面,争取主动打好一场场漂亮的舆论攻坚战。
2.抓住重点,吸引眼球,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舆论传播中文化辐射对意识形态的渗透功能,即在具体的舆论传播中借助文化信息的交流和渗透,从而可以影响目标群体原有的观念认知,最终让对方理解和认同已方的价值观。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要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抓取重点与难点,抓取亮点,树立正面的典型事件与典型人物,高扬主流价值观、人生观、思想观的大旗,发挥积极、正面、有效的舆论引导。
3.宽容胸襟、友好姿态,积极融铸多种话语体系的融合度。现时代舆论格局下,新媒体信息容量极大、传播与更新速度极快、开放性与传受平等性强烈,具有这些特征的新媒体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和观点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传播权泛化导致议程设置效果弱化、公众从众心理减弱导致沉默的螺旋难以旋转、政府和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有所下降。这些影响导致传统舆论控制方法难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作用。
因此,要积极探索新的舆论引导形式,探索新的舆论传播路径,可以多方尝试从文化视角、情感视角、融合视角切入,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向目标群传播,使目标群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舆论输出中文化因素的激励和感染,从而慢慢接受传论文导读::褚亚玲,系石家庄学院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责任编辑:邰山虎上一页1234
播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最终达到预期效果。文化与情感熏染是通过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使个人在无意识中获得正规教育之外的复杂人生知识、技能。舆论传播中的文化致效就是将要输出的舆论与文化因素进行有效整合,让要表达的舆论披上文化的彩衣,促使目标群体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自然地接受舆论观点。舆论传播中的文化致效也是文化意识的战略传播,具有很强的熏染性。
4.坦诚相待,真切感人,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透明度决定公信度。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要注意在各种信息真假未定时一锤定音,积极主动传递真实信息,主动传播,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真诚传播,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依据Galam观点动力学模型和消息传播模型对流言的传播、意见领袖和群体偏见对舆论的影响理论,实行实时监控预警网络舆情、社会舆情,建立有效的舆情反应机制;加强网络主流舆论阵地建设;全面及时地公开信息,防止谣言传播;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完善提升少数民族政府公信力等舆论引导对策。
作者简介:褚亚玲,系石家庄学院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