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之解析研究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598 浏览:75686
论文导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表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必然性 可能性 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现实需要:二者结合是革命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1848年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中国的有志仁人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这一历史任务,便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提出过不同的理论,进行过不同的实践,如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等。但由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他们既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又没有进行彻底革命的勇气,面对异常强大的反动势力,失败是必然的。正当中国人为选择什么样的文化而上下求索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而富于革命性、真理性的理论勇气和文化魅力脱颖而出,深深吸引了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命运谋计的先进分子。中国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的现实实际和历史实际,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终取得了新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崛起。这种崛起,是中国自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文化标志,也必将以我们中国特色的文化给多样化的世界文明注入鲜活的力量。

(二)理论需要:二者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同需要。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的需要,最终选择了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在继承人类全部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其自身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吸取人类文明新成果基础上发展的。但是,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输入和传播从来不可能全面移植或是简单的叠加,外来文化只有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才能与本民族文化血脉相通、开花结果。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土壤发扬光大,当然离不开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同需要,离不开二者有机的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当代文化,从中吸收营养,丰富内涵,形成真正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面向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体系,能够吸取精华,推陈出新,找到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路径。二者的结合,既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能够之所以能在中国传播、扎根并最终中国化,绝非偶然。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相通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哲学思辨。

首先,从唯物论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把物质理解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且强调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能动性作用。而在中国的传统哲学当中就饱含了丰富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关于宇宙起源的“五行说”,苟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范缜的“无神论”和王夫之的“元气说”等思想,都是这一朴素的唯物思想的生动写照。虽然带有很大的猜测性、直观性和模糊性,但是这种朴素的思想却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之本质精神的。
其次,从辩证法角度来看: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以往旧哲学的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构建起一个科学的唯物辩证法体系。而在中国传统哲学里,辩证的思想精华始终闪现在整个哲学的思辨过程当中,涉及到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各个领域。 如“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孙子兵法》),等等。古代的思想家对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现象作出了全面的阐释;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苟日新,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等格言同样渗透出了传统文化中“尚变”的思想,指明了事物发展的方向。诸如此类,这些都是中国辩论文导读:学说在中国这块大地上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亦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新生、在现实社会发挥巨大作用的需要。上一页12
证法的精髓。对于我们更加深刻、更加灵活的领悟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奠定了良好的源于: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哲学文化基础。

二、“民本”与“人本”的群众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本”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于殷周之际,《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苟子·王制》)、“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宋史·朱熹传》)等格言警句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爱民恤民”等宝贵思想的典范表达。但是,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所关注的“民”,只是一种不具备主体性地位和性质的客体,是实现和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手段和工具而已。而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建立在科学精神的基础之上,它不再把人当作手段,而是当作目的本身,从而维护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在此前提下,马克思主义科学客观的评价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最终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毕竟看到了民众在稳定国家和推动历史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其“重民爱民”、“富民恤民”的思想也表达出了某种具有人道主义味道的政治价值诉求,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群众史观存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正是这样一种割舍不断的一致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创造出了系统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在中国这块大地上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亦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新生、在现实社会发挥巨大作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