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小学数学试论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486 浏览:46207
论文导读:
1007-0745(2013)08-0371-01
摘要:所谓探究性学习,主要强调以学生已具备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为出发点,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自主应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合作讨论、深入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本文就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关于小学数学研究性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性问题
一、前言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国家教学课程标准对探究性学习作了充分的说明,强调“数学学习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的教学活动,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好的情境。设计好的教学提问,提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将学生引入到一个探索的学习状态当中,使得学生能够明确探索的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是“探究性学习”的开始。教师应该:
首先,教师引出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怎样才能够将数学教学内容更好的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从而更好的激发,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讨问题是教师的最主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上的重难点,不断尝试重组教材,设置一个能够衔接新旧知识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此时并不能够解决问题,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
其次,学生提出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都需要教师来提出,学生对于问题缺乏较为深入的认识,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实际来讲,提出问题要远远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教师要善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调查、研究等手段来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2.为学生创设探究氛围。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当中,将静态的知识结论逐渐转化为动态的探究对象,让学生去自己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经历知识的重建及其创造。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创设探究氛围,不断强化学生探究的体验,将数学学习与完善学生的情感紧密的结合起来。
3.联系实际,拓展探究空间。如今数学学习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事情,它需要具备开放性、大众性和社会性。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单一的探究学习逐渐的走向多维度的社会化探究教学中去,使得更多的学生在生活实际当中不断探索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留有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使学生将自身的心理处在一个不平静的状态,不断促进他们在课堂进一步探索问题,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收到更大的效果。
4.多进行分享交流。学生在经过了艰苦的探究过程之后,获得了丰富的主观感受,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表达,想要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与同学、教师分享。这些是凝聚着学生探究辛苦的结果,虽然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小组或者班级内进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行相互交流,从而展示他们自己的思维方法,揭示规律,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了解,使得学生分析思考其他同学的思路,并且作出判断。

三、探究性教学实施策略

1.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

其一,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其二,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最后,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和应用。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2.进行有益的反思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体验、不断实践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反思,感受获得知识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思考、甚至争辩,体验到探究的快乐与成就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了“求两数相差多少”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迸行反思和评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怎样才能知道谁的多?多多少?在学生反思的同时,也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回顾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哪些例题?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有所应用。实际上,学生不仅学到了两数之差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体会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另外,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性语言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知识的愉悦感、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信心。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探究参与对学生学好数学是必须的,教师要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效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形成良好的探究风气,将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探究的机会和,从而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和晓瑜.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之思考.科研平台.2012.01.
孙芝平.基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探究.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3).
[3]李珍.刍议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考试周刊.2012.07.
[4]索朗.新课程小学数学探究性课题教学研究.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