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兴趣兴趣封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40 浏览:18320
论文导读:F1|-|PF2|=2a,则P点的轨迹什么?(双曲线的一支)问题3若|F1F2|=2a,则P点的轨迹什么?(两条射线)问题4若a=0,则P点的轨迹什么?(线段的F1F2垂直平分线)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这样多问了几个为什么,克服了思维的表面化,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由浅入深,达到培养思维深刻性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处于“问题情
【摘要】本文从课堂教学方法上通过启发式问题、陷阱问题、应用问题、一题多解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计算机或多媒体等辅助设备进行直观教学,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变得形象、具体,达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 兴趣 培养 策略

一、设置启发式问题,创设探索情境策略培养兴趣

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设疑提问是构建“问题情境”的重要方法,教师要紧扣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台阶式问题,就会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一步一步走向课堂,当学生饶有兴趣地走过教师设计的台阶时,实际问题就解决了,学生既获取知识,又满足好奇心,成功喜悦油然而生。还可激发学生的探求热情,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新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1 在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2a<|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时,可提出
问题1 若动点为P,用集合表示P点的轨迹什么?(P||PF1|-|PF2|=2a)
问题2 若|PF1|-|PF2|=2a,则P点的轨迹什么?(双曲线的一支)
问题3 若|F1F2|=2a,则P点的轨迹什么?(两条射线)
问题4 若a=0,则P点的轨迹什么?(线段的F1F2垂直平分线)
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这样多问了几个为什么,克服了思维的表面化,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由浅入深,达到培养思维深刻性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处于“问题情境”之中,在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积极思考,激发求知欲,经过探索最终获得知识。

二、设置应用问题,创设趣味情境策略培养兴趣

数学学科有其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性。精心设计一些与学生相关的实际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
例2 《西游记后传》新时代的猪八戒不再是贪吃胆小懒做,而是堂堂正正的企业大老板——八戒养猪集团公司,有一天,他要扩大业务,出现资金周转不足,于是他就去找当年的大师兄孙猴子帮忙,猪八戒说:“猴哥,能不能帮帮我…”。孙猴子说:“No problem!我每天给你投资100万元,连续一个月(30天),但有一个条件:第一天返还1元;第二天返还2元;第三天返还4元…;后一天返还数为前一天的2倍。”猪八戒心想,第一天出1元入100万;第二天出2元入100万;第三天出4元入100万元;…;哇哇,发了… 。猪八戒又想猴哥是不是又在耍我呢?于是猪八戒去问秘书, 假如你是八戒养猪集团的总裁秘书,请你帮八戒决策。
题目一出学生探究气氛相当浓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孙猴子要的是多少钱吗?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写出孙猴子要的钱总数为:1+2+22+23+…+229。
教师小结:我们发现,这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30项的和。
学生讨论: 如何求解S30=1+2+22+23+…+229的值?
教师提问:有什么规律?
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可以怎样帮助解决问题呢?
教师提问:S30=1+2+22+23+…+229两边乘以2,得到
2S30=1+2+22+23+…+229,这两个等式右边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活动:学生会发现两式错位相对应的项完全相同,把两式相减,就可以消去相同的项,得到:S30=2030-1解决了情境问题。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求的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30项和。设等比
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怎样求前n项和Sn?
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探讨,动手演算,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适当提示:大家刚
才是怎样消去等比数列中的部分项的呢?
学生会类比刚才的方法,先乘以公比,然后进行错位相减,得到:(1-q)Sn=a1(1-qn)。
通过故事引入,凸现人文气息,培育和预热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和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通过提出问题,引进探究,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问题探究中渐渐走向真相,步步深入,接近成功,有利于突破难点。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情趣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三、设置陷阱问题,创设反思情境策略培养兴趣

数学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因对某些概念、法则、定理等理解不够全面透彻,而表现在判断、推理及解题方法上的失误现象,有的放矢地编一些颇具迷论文导读:
惑性的题目,布设“陷阱”,使学生尝试错误,引起反思。
例3 求经过点12,2且与双曲线4x2-y2=1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方程。
学生经过思考后,甲学生回答如下:设直线方程为y-2=kx-12与双曲线联立方程组,消去y得(4-k2)x2+(k2-4k)x-14(k2-8k+20)=0。 ∵仅有一个公共点,∴△=0,解得k=52,故所求直线方程是y-2=52x-12。
学生乙补充如下:当斜率k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12。许多同学都认为满足要求的直线方程只有两条。再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反思:应用△=0的前提条件是4-k2≠0,而当4-k2=0时,k=±2,此时直线方程为y=2x+1与y=-2x+3,也满足条件(它们是与双曲线渐近线平行的两条直线),所以满足条件的直线方程有4条。
解题并不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应避免题海战术。我们应该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最大限度地发挥例题的教学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品质,通过反思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