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要运用好新媒体时代话语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48 浏览:21706
论文导读:
【内容提要】 在这个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新媒体时代,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领导干部要了解新媒体,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形象面对新媒体,在第一时间掌握话语主动权,并有效地处理好话语权所涉及的几种关系,真正运用好新媒体时代的话语权。
【关键词】 新媒体 领导干部 话语权
【作者单位】 安徽省全椒县委党校
2095-5103(2013)06-0017-03
“话语权”简言之,就是说话权。现实生活中,谁都有说话权。但从社会学和法律学的角度讲,“话语权”就是能够引导和控制舆论的说话权力,亦即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就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话语权具有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方向的能力。在媒体时代,话语权是通过媒体的传播来实现的。在传统的纸质媒体时代,媒体大都被公权力掌控或者说尽力监控,媒体也就几乎一面倒地成了公权力话语权的传声筒或放大器。而网络新媒体时代却已经完全颠覆了话语权的可控性,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拥有话语权。这势必会给公权力的话语权带来挑战,会给掌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带来挑战。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领导干部运用好话语权,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本身素质能力的必需。

一、领导干部要了解和积极面对新媒体。

新媒体是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一种新兴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它的主要载体是新闻及跟贴、网络论坛、微博、即时通讯群和手机短信等,而据报道,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因此,可以这样说,有5.38亿的人都是潜在的记者、评论员、 监督员,而且每一个网民都像是一个摄像头,他们都各自拥有具有隐性或公开性影响力的话语权。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垄断,为民意表达提供了重要平台,成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的部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指出,新媒体成首曝事件主要渠道,六成事件由新媒体首。新媒体其特有的开放性、自由性、廉价性、匿名性和自媒体性,实现了媒体的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发布信息、发表言论,这促进了社会管理的化,加强了社会对公权力的监督力度,提高了政府的责任意识,例如网络。但多元化的传播也使得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存在随意性、分散性、片面性、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信息的混乱状态,这就造成了话语权的滥用,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甚至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在2009年3月1日党校春季学期开学的讲话中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 即要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这是第一次把媒体提升到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对象的位置。 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政局稳定的现实需要,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体现。那么,作为领导干部,在了解新媒体的基础上,更要积极面对新媒体,这是掌握话语权的前提。
1. 正视而不敌视。现在有些地方领导干部,把“舆情”当作“敌情”,将媒体和记者视作洪水猛兽,有些单位甚至打出“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标语。这正是他们自身有问题、不敢正视媒体、害怕的心理表现。其实,在新媒体时代,即使没有专职记者来,也有许多新媒体的载体来实现这种功能。因此,作为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懂得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任何躲、捂、回避、收买乃至打压恐吓媒体都是极端错误的,要知道,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有问题了,要正视问题,反省工作中的疏漏,更要正视各种媒体的,不能采取敌视态度。
2. 敬畏而不畏惧。新媒体作为某些社会动向的瞭望者,肩负着社会赋予的重任。同时,作为“啄木鸟”,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应该赢得更多的社会尊重。许多地方都把“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写进了当地政府的工作规则,甚至把“学会同媒体打交道”作为一项纪律来要求,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体现了公权力自身的必然要求。作为领导干部,敬畏新媒体,就是高度重视自身工作是否作为、是否合法律、是否规范;尊重新媒体、尊重“媒体人”,就是深深懂得事情来临时要有担当。而畏惧新媒体,就是自身不干净,就是护短,就是逃避责任,就是不作为。说句大实话:越怕“鬼”敲门,“鬼”就越上门。新媒体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特点,让所有的事件从一发生时就已经成为新闻,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并以最快的速度虚虚实实地作为信息传播开来了。
3. 主动而不妄动。潮同志在2012年5月份“中国—新加坡‘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力建设’论坛”上指出,要“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新媒体”。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提高应对新媒体以及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要主动了解网络媒体舆情,并由此发现和洞察各种社会矛盾,争取在舆情发展的潜伏期和初期,化解这些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可以避免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更大的损害。同时及早了解新媒体舆情,也便于抓住舆论引导的时间和机会,尽早地对新媒体舆论进行引导。但积极主动不代表妄动,当事件发生时不应慌忙应对,更不该逆势强行,而要遵循规律进行科学应对。一般而言,发布信息的规律包括:公开比捂盖子强,信息公开透明可以扼制谣言滋生的土壤;早说比晚说强,占据先机,主动发言使谣言无法扩散;主动说比辟谣强,摆出证据比给出结论强,证据可以令谣言不攻自破;允许质疑,让媒体和民众参与、监督调查进程以展示信心。

二、领导干部要运用好新媒体时代的话语权

(一)先入为主,第一时间掌握话语主动权

毋庸置疑,新媒体时代的公权力已经渐失对话语的绝对主动权,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发声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作为掌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如果能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应对新媒体,就依然能够运用好话语权。1. 掌握第一手材料。政府是传媒最大和最离不开的权威信息来源,新媒体时代更加剧了各媒介之间的竞争,它们对政府信息资源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所以,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关注敏感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主动设置议程,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和知情权;进行舆论引导,把公众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吸引到特定的方向。政府网站与政务微博每发布一条信息,都需要众多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否则难以做到准确、及时、有效。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套完备的支撑保障体系,确保领导干部掌握第一手信息。
2. 第一时间发布消息。什么叫第一时间?就是事件刚发生、没被局外人知晓,人们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处于空白的时刻。此时,若公众从正当的渠道知道了真实情况,歪曲性的传播便无机可乘。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澄清事实真相,报告政府对于问题处理的意见、结果等,就能先入为主地占居有利地位。 例如上海地铁10号线出现故障,三分钟之后,@上海地铁shmetro就发布“突发运营信息”,提醒地铁班次间隔延长并敬请乘客谅解。随后滚动发布多条微博,向乘客进行解释并作换乘指引,还公布了当论文导读: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但场上效果的发挥,还得在场下下功夫。要和媒体人交朋友,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功能,提高新媒体舆论的引导能力。同被影响者的互动,同传统媒体的互动,意见领袖之间的互动,是领导者场上场下掌握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4.处理好语言和非语言的关系。“片语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辱国。”领导者的语言

下事故原因。上海地铁微博第一时间滚动播报事件进展情况来安抚民众情绪,可以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危机公关。
3. 客观公正地陈述。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公开,越是坦诚客观地陈述事件,便越能得到理解。对网络媒体 “闭口不言”、不说明真相,一些猜疑和谣言就会使得“假相” 取代“真相”,广大群众就很容易被“假相”所蒙蔽。一旦群众情绪被“谣言”、“假相”所引导,事态就很难控制了。“最可怕的不是记者抢发新闻,而是记者抢发的不是出自政府发布的新闻!”如事件的谣言四起最终导致了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地方政府。
4. 讲话留有余地。发布信息不等于发布真相,在第一时间把事实传出去,可把已经、正在、准备做的事情都讲出来,但不要贸然下结论。遇到有迷惑的问题,应以“个人观点”来转移矛盾。例如西方官员常常声明这是他个人观点,然后即可轻松应对记者采访。如果个人观点与有分歧,或引起媒体误解,他则声明记者报道有误。

(二)谨言慎行,恰到好处地处理几种关系

1. 处理好受权和授权的关系。作为一个行政单位的发言人,必须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你是代表党、政府和人民来讲话的,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当然,处理好受权与授权的关系,必须坚持原则。政治原则:紧跟政策保守国家秘密,可以用:“我们还没听说过有这件事”或者“这个情况还没得到过证实”等;法律原则:所有表态有法律法规依据;组织原则:与领导和上级保持一致;自律原则:确信获得授权,严禁超越权力;摆正关系:为领导和记者两个方面服务;驾驭媒体:引导媒体不自觉地按照你的设计,设置他们的议程;满足记者:提供照片资料等供记者“发稿”需求;永远不说谎。
2. 处理好可知和不可知的关系。作为领导干部,是信息掌握者或发布者,第一时间较为全面地掌握信息的材料固然为好,但同时对于不可知的信息应有应急的技巧。当媒体提出的问题超出自己提供的信息时,可以这样说“对不起,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现在还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我会记下来了解情况后再告诉你”。但必须处理好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息、妨碍民众知情的沉默不是金;避重就轻、避而不谈消极面只谈积极面的不是立场坚定;惹是生非、违背政策法律议论他人是非的(如对法律以外有争议的道德问题评头论足,大发议论,引起反对者斥责)不是有责任心;口径不

一、自相矛盾的不是有智慧;无可奉告、出口伤人的不是有道德感。

3. 处理好场上和场下的关系。在发布信息的现场,作为领导干部要有担当的精神,要敢于正视问题,敢担责任不怕事。说话时既要在乎群众的利益,也要在乎群众的感情,设身处地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以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但场上效果的发挥,还得在场下下功夫。要和媒体人交朋友,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功能,提高新媒体舆论的引导能力。同被影响者的互动,同传统媒体的互动,意见领袖之间的互动,是领导者场上场下掌握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4. 处理好语言和非语言的关系。“片语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辱国。”领导者的语言艺术,是新时期领导干部行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不少政府部门或公务人员在与媒体沟通时,还在用体制内的官僚性语言,从亲和力来讲效果非常不好。新媒体大众更关心平等话语权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7ctime.com
的问题,所以政府机构人员一定要注重人性化的语言表达。如:“摊贩”“打工的”等。当然注意着装、情绪、体态语言等非语言要素也很重要。如要发布一件突发人员遇难事件时,相关领导干部就不应该打红色领带,就不应该神态轻松。
5. 处理好个人情绪和公众情绪的关系。一件突发事件的爆发,势必会引起相关人员的情绪的波动,那如何对待这种情绪,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的讲话起到“减压阀”的作用。“减压阀”是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民众宣泄负面情绪的通道,为维护稳定提供社会学上的安全阀功能。只要领导干部引导得当,可以实现:小牢骚,大认同;小宣泄,大凝聚。使得“隔离带”变成“缓冲带”,由“喉舌”(传达)变成执政的“通道”。当然,领导干部要注意面对新媒体的个人情绪,既不能随自己的脾气与大众情绪对立,又不能在大众情绪中迷失自己行政的职责。如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因在车祸现场的表情被称为轰动网络的“微笑局长”,就是没处理好个人情绪与公众情绪的关系。
6. 处理好现时和延时的关系。一件事情的发生,其信息的发布应该注意及时性,掌握新媒体发言的“黄金4小时”法则,用时间为政府赢得主动权;再次还应该强调发布信息的延续性,即对事件的后发处理结果、相关受众的反应做必要的处理,跟踪发布信息,以免出现后遗症;还有就是与新媒体的沟通要建立一种常态化的机制。
当然,在网络时代运用好话语权,领导干部还必须掌握许多专业性的知识,形成自己技巧性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勇于与新媒体打交道,以自己坚定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运用好党、政府、人民交给我们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孙庆聚.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能力[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7).
晋鸽.对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能力问题的几点思考[M].—昆明:2012,(18).
责任编辑:达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