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我乡我乡农业遭受周期性干旱损失理由及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909 浏览:148397
论文导读:采取乡、村、组干部按“四包”的责任制的办法狠抓落实。但是,一到秋播的关键季节,由于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为了抢季节,根本无心去考虑明年再旱怎么办,习惯于惯性运作,根本未按规划去对号入座,只图按常规完成播种任务了事,造成了每年农业改制和结构调整说在嘴上,调在纸上,落实在应付上的现象年年存在。
我乡位于苍溪县城西部,与剑阁县鹤龄镇接壤,国家重点工程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境内,全乡幅员面积46.22平方公里,辖2670户,9676人,8033亩耕地面积40%分布在海拔400—600米的嘉陵江沿岸,其余60%的土地均为阶状台地,分布在海拔600—800米以上东高西低的小山梁上。农业基础条件脆弱,土地贫瘠,一遭天旱,将造成减产减收。为寻求“顺势而为,主动应对”的抗旱减灾措施,确保大旱之年农业不减产,农民要增收,现就我乡农业遭受周期性干旱的成因和必须采取的有效对策作如下肤浅的探讨。

一、我乡农业生产遭受周期性干旱的基本现状

我乡的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气候制约和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每年均要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周期旱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最大。例如2007年我乡冬干连春旱,夏旱接伏旱,从5月14日至9月上旬总降雨量不到20毫米,致使我乡栽植水稻4350亩中,断水开裂3789亩,枯死绝收的2226亩;玉米种植3390亩中,除1200亩早玉米喜获丰收外,其余1800亩中迟玉米全部受灾减产70%;900亩红苕萎蔫;3200亩花生,1500亩蔬菜和豆类作物,2000亩果桑树70%以上干枯绝收,1560人,2465头牲畜饮水困难。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这次农业遭受干旱的持续时间长,干旱强度大,造成的损失惨重。具不完全统计,这次干旱造成我乡大春粮食作物减产1500吨,油料作物减产130吨,经济损失258万元。农业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二、我乡农业遭受周期性干旱损失的基本原因

我乡农业连续遭受周期性干旱损失的主观原因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科学地避免,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危害?确保农业减产不减收。通过我们深刻反思,冷静分析,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自然气候制约

我乡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地处秦巴山脉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但垂直差异大,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频繁,其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雨干旱多寒潮;春季温暖,风高物燥多干旱;秋季潮湿多雨,常有秋绵雨和洪涝。根据县气象资料记载,从1959年至1980年22年间夏旱出现18年,频率为82%,伏旱出现12年,频率为55%,从1980年至2012年这32年间,干旱性灾害性天气呈10年一个小周期出现,每10年间的前5年较为风调雨顺,后5年干旱频繁,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据有关专家分析,2007年遭受的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的成因有三:一是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双重控制四川盆地,大气环流异常,对流活动受阻;二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灾情频发;三是城市化加重了极端高温的剧烈程度。这是造成周期干旱的主导因素。

(二)主观原因---主动应对不足

从客观原因看是大自然气候因素所造成的无可厚非,但从主观因素上看,“顺势而为,主动应对”不足确属事实。
首先从人怎么写论文www.7ctime.com
们思想观念上看,一是不相信科学,对旱灾发生规律掌握认识差。没有预见性,总是不相信和忽视利用好科学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而心存“人算不如天算”的听天由命心理,认为今年遭受了干旱,难道明年还要干旱吗?我就不信!心存侥幸,麻痹大意,所以顺其自然遭损失。二是不吸取经验教训,主动落实应对措施差。对历年遭受灾害性农业气候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去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吸取教训,从中悟出科学的应对措施,而是在那里怨天尤人,哀声叹气,墨守成规,结果来年一遇天旱,束手无策,被动“挨打”。三是不科学抗旱,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落实差。每年小春生产前乡上均要召开一次全乡性的农业改制工作会,提前谋划和精心安排来年的农业生产。重点在以旱制旱,以经制旱,以调制旱,以早制旱等方面下功夫,并要求村、组按一组一册,一户一页,一田一格的方法规划到农户,落实到田块,让农户小春一季安排全年争主动。采取乡、村、组干部按“四包”的责任制的办法狠抓落实。但是,一到秋播的关键季节,由于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为了抢季节,根本无心去考虑明年再旱怎么办,习惯于惯性运作,根本未按规划去对号入座,只图按常规完成播种任务了事,造成了每年农业改制和结构调整说在嘴上,调在纸上,落实在应付上的现象年年存在。
四是不想投入吃老本,水利设施老化蓄水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深论文导读:12
刻的变化,农业基础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但是由于农业基础条件脆弱,水利投入严重不足,全乡234口山坪塘、6座水库、4处机电提灌站,2道石河堰库容量小,带病运行,65公里渠系不配套并严重渗漏,蓄引能力差,浪费严重,稍遇天旱,用水矛盾突出,水利欠帐凸现,但无力回天。这是所有客观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急需改变的关键一环。基于以上因素,深刻反思,我认为预防周期性干旱对农业造成的损失需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三、对策及措施

(一)对策
深刻反思遭受特大干旱的经验教训,清醒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灾情频发这个现实,深度调整农户传统的思维理念,切实改换“人算不如天算”的传统思维,为“人算应对天算”的现代思维,顺势而为,主动应对,强力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充分运用成熟的抗旱避灾技术,努力加大对水利建设的多元化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旱制旱,以经制旱,以调制旱,以早制旱,实现产业结构,作物布局,耕作制度与现有水利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确保粮食持续增产,农民稳定增收,农业连年增效。
(二)措施
1、认真调整思维理念,强化抗旱避灾意识。从灵魂深处认真调整和培育农民科学应对旱灾的思维理念,牢固树立常年抗旱避灾的思想不动摇,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做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
一是把农民群众头脑中固有的“人算不如天算”的传统思维调整到“人算应对天算”的现代思维上来;二是把农民群众中传承多年的种了小麦栽水稻的传统种植模式,调整到科学对旱灾的多种现代种植模式上来;三是把“到了季节再播种”遵时守节的农事季节观念调整到“以早避旱”适当提早农事季节,避开夏、伏旱夺丰收的现代农时节令上来。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农民的抗灾避灾意识,建立和完善抗旱避灾的长效机制,做到灾害之年主动出击,打有准备之仗,旱灾之年夺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