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18 浏览:10413
论文导读: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是中华民族学术文化顶巅之学,《唐诗》《宋词》《论语》《孟子》等都是其中出类拔萃的经典作品。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不管经过多少年风吹雨打的磨砺,这些思想和作品永远能够为我们今日文明的发展指引方向,发出璀璨的光芒。可以这样说,这些散发着沁人清香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近,就越能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正因为如此,这些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精神给养,能陶冶情操、修养品性,对现代青少年自身素养的发展能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而语文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们探究并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通篇讲解课文,授课过程势必变得枯燥无味,使人昏昏入睡。因此,我们必须增加多种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喜欢上传统文化。也就是说,先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都喜欢去读书(传统文化相关的书),那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重现诗词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创作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如教授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单凭想象,对于低年级的多数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但是借用照片或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春天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鲜活的画面,从而轻松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学生通过类似的方式不仅理解了这首诗,还能触类旁通。形象性的体验,既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诗境之美,又能把传统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木兰从军、造纸术的发明、7岁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
从老庄到孔孟,从屈原到李白,从柳永到苏轼,从陶渊明到王安石……我们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三、传承民俗,点滴渗透

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希望通过点滴的渗透,教育孩子传承民俗,取其精华并发扬光大。很多的传统美德在教育过程中都可以用具体的行为来描述:比如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源于:7彩论文网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信,对国家为忠等等,给孩子打下精神的底子,富有的底子,美好的底子。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民俗节日的习俗延留至今,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端午吃粽子的时候,念一首满江红来怀念屈原;九九重阳节的时候要登高并插茱萸。这些内容的教授都能够向学生很好地渗透民族精神的内涵。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何其重要,它能为学生点燃一盏智慧心灯,能雕琢孩子温文尔雅的气质,能塑造孩子知书达理的童年,能奠基孩子德行高尚的一生!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尝试。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竭尽全力,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己任,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开辟出一条通畅之路。
(责编 张敬亚)